《陈楚歌进步记》是我们年轻人的一面镜子
时间:2012-10-31 14:18来源: 作者:煮酒论剑 点击:
次
近两年来,官场小说热高烧不退,但其中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许多作品号称超越某某经典,事实证明不过是出版方玩的噱头而已。而这部《陈楚歌进步记》在出版之初没有听到太多的牛皮宣传,也没有号称有谁谁大腕的推荐,却悄无声息地在图书市场上口碑相传,
近两年来,官场小说热高烧不退,但其中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许多作品号称超越某某经典,事实证明不过是出版方玩的噱头而已。而这部《陈楚歌进步记》在出版之初没有听到太多的牛皮宣传,也没有号称有谁谁大腕的推荐,却悄无声息地在图书市场上口碑相传,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声势。
我亦是在朋友的极力推荐下读完此书。老实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读王跃文的《国画》开始,再到阎真的《沧浪之水》、肖仁福的《仕途Ⅰ歧路》《仕途Ⅱ密径》、浮石的《新青瓷》系列,以及后起之秀黄晓阳的《二号首长》、小桥老树的《侯卫东官场笔记》,官场小说经典之作几乎已尽收笔者眼底。读得多了也不免心生“曾经沧海难为水”的矫情,以为新不如旧,今不如昔,官场小说再写也不过如此。而这本《陈楚歌进步记》读完之后,却令我耳目为之一新,虽然主人公与侯卫东一样,都是起自基层,再到县市,再到省里,但意义却与之迥然不同。笔者认为,陈楚歌的仕途进步历程,比侯卫东更加值得研究学习。
这本书新就新在塑造了一个与一般官场小说里截然不同的官场“许三多”的形象。陈楚歌在毫不知隐情的情况下被乡党委书记牛大伟看中,调入到乡政府工作。被上司打压,被同事讥笑,替领导背黑锅,成为书记和乡长斗争的牺牲品,陈楚歌可真是四面楚歌、十面埋伏。可他的傻劲、忍劲、干劲和韧劲最终能使得自己在复杂的办公室政治中化险为夷,一步步得到乡、县、市、省里主要领导的青睐,坐收别人打破头都没有抢到的渔利,几年一个台阶往上进步。比如说书中的一个情节,陈楚歌在大雪封路不通汽车的除夕当天,挑了一担自家产的各种年货,走了二十多里山路给县城里的牛大伟家送去。年货收拾得干干净净,使正发愁办年饭麻烦累人的牛妻大为高兴,牛大伟也感动不已。牛大伟感动的是什么?不是那一担年货,而是陈楚歌的这份心。同僚们都流行送红包了,谁还这么笨,跑这么远来送年货?可陈楚歌刚到乡里工作,没有资本跟别人比红包的厚度。他只是出于一种朴素的感激之情,将自家最好的东西送给自己的恩人。在牛大伟看来,名烟名酒他家不缺,红包也常收常送,可陈楚歌的这份忠心和态度是真诚的,是别人不能比的。送礼是送什么?浮石在他的《新青瓷》书中说道,送礼就是送心情。送礼的人送出了自己的心,收礼的人体会到了这份心,就自然会领你的情。陈楚歌也因此成为了牛大伟的所谓“自己人”。
在本书中,陈楚歌将那种大智若愚、以拙胜巧的从政智慧运用得简直令人惊叹。而这种高明的政治智慧,是那些不择手段、不要廉耻的勾心斗角、明枪暗箭所不能比的。这本书,好就好在说明白、说透彻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吃亏是福”“有舍才有得”“得意不快心,失意不快口”“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等等道理。这些道理不是大道理,而是通过陈楚歌一点一点实实在在做出来的道理。真正融会贯通这些道理并能灵活运用的人,在这个社会上才能所向披靡。这本书既是入世之书,也是出世之书。说它是一本官场励志书也很贴切。《陈楚歌进步记》是我们年轻人的一面镜子,无论你混在官场、职场、商场,乃至于情场、交际场、学术场……总能从本书中找到你没有的、不懂的、忘记的、失去的一些东西。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