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古旧书业观察]润州古书坊:与旧书“打断骨头连着筋”

时间:2015-04-14 17:32来源: 作者:孔夫子旧书网供稿 点击:
2005年,正是网络销书的高潮,当时镇江本地已有好几家在孔夫子旧书网上开店的先行者。杨圣之因为担心自己学不会电脑,一直迟迟未动。后来在一位朋友的劝说下,俩人合作上书,杨圣之先在家列举好书目,再由朋友上传到网上的店铺,这样的状况持续了一年左右,因

绝处逢生

十年前的镇江旧书市场还是一片繁荣的:南门夜市、周六博物馆五十三坡上、星期天的花鸟市场等地,卖书的地摊有很多,买书的人也很多。

1996年下半年,杨圣之的女友在当地的一家服装厂上班,但由于年底老板卷铺盖走人,导致妻子半年的工资没有领到,当初交的500元押金也没能要回,这让才认识不久的他们一时间陷入窘境。

两个人商量后,决定摆摊卖书来缓解生活“危机”。当时销售的书籍,都是杨圣之自己喜欢的书,平日在书店精挑细选后所得。第一天夜市摆摊,俩人就收获了近两百元,杨圣之认为“或许是时代的原因也或许是时间的原因”。市场需求大,这让他们干劲大增,,但令他们犯愁的是,能提供的书却越来越少。

在那段摆摊卖书的时间里,杨圣之结识了几位交往至今的朋友。他说:“命运的利好在这个时候给了我一个绝好的契机,尤其是有幸结识了几位收废品的老乡,不管有钱没钱,只要我看中的书都可以先拿走,在他们的真心帮助下,我算是真正的开始了自己的贩书生涯。”

润州古书坊实体书店图/受访者提供

转型网店

经营旧书是一条未知的路。2000年杨圣之辞职后,揣着兜里仅有的一百多元钱,开始专职的旧书经营,通过几年的摸索积累,他的贩书生涯也从地摊转入了书店。2004年开启书店经营模式,而这近十年间,令他最头疼的是搬家问题,杨圣之提到:“我开的书店搬家5次,书的总量一次多于一次。限于自身经济状况,本地阅读层次和有限的旧书来源,我无法让自己走‘领导’(妻子)一直念叨的所谓‘精品路线’。本着‘百货中百客’的原则,书店里的旧书一直很杂。”

几年下来,进店里看书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进来看书的人之中,多数又是抱着看稀奇的心态。实体书店经营难,这给杨圣之带来的生存压力可想而知。

2005年,正是网络销书的高潮,当时镇江本地已有好几家在孔夫子旧书网上开店的先行者。杨圣之因为担心自己学不会电脑,一直迟迟未动。后来在一位朋友的劝说下,俩人合作上书,杨圣之先在家列举好书目,再由朋友上传到网上的店铺,这样的状况持续了一年左右,因为衔接上的原因,网店的经营状况一直差强人意。随后在妻子的鼓励下,他们买下了第一台电脑,并下决心要坚决学会——“在跟好朋友学了半天上网后,当晚我向领导邀功:已经学会了,可是第二天,我在家忙活了一天,也没有找到自己的网店在哪……”

勤能补拙

慢慢积累,杨圣之的网店也开始走上正轨。与此同时,他会约上几个贩卖旧书的同行,每周末都到南京朝天宫去赶“鬼市”。杨圣之说:“这不仅消化自己书店的库存,也锻炼自己的眼光,还有了不少收入。因为去的次数多了,我们这几个镇江旧书贩子,大有‘镇江开花南京香’的势头,不管是淘还是卖,都会小有斩获,即便是到了现在,我手上还留有当年‘虎口夺食’的宝贝.....”

润州古书坊现位于江苏省镇江市阳彭山村10号,近十年来,网店的经营波动与实体书店5次的搬迁有关,每次搬迁都打乱了网店的原有格局,这对生意的影响很大。贩卖旧书属于“小众”的生意,在这个竞争无处不在的大环境下,他更能体会到压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含义,“维稳”成了杨圣之面临的一大难题。而聊到实体店和网店的不同时,杨圣之说:“实体店还是网店都不要轻易变动,而怎样培养读者或顾客是实体店和网络店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在实体店,因为看书面对面,不一定必须但因为一时喜欢,可能就买了,还无需担心品相等问题。而网络店里,你多是有了需要比质比价后才买,但旧书的成色究竟如何,你可能又心里没底。”

“货源”是古旧书经营者一直在谈论的问题,杨圣之提到自己看过周越然的一本书,书中言,民国某年,上海滩的旧书商也表示“货源”难觅,可见这个问题的存在不是一天两天了。杨圣之认为:“绝大部分书友所指的这个货源是指那些回报率可观的旧书吧,大路货至少目前还不是太缺乏。限于资金和水平,我注定已经无法走上‘宁藏一橱子不藏一屋子’的高大上的收藏境界,那我干脆就‘沉’下来,多收普通旧书,勤快些,尽量多的及时上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那些普通旧书的普世价值。”

藏书书影图/受访者提供

爱书入骨

书,是一种文化载体,因为时代标签和人为因素,一直在读与藏之间转换。作为书商,杨圣之有自己的收藏的理念,他认为做生意的人最终是留不住东西的,在商言商,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留书,藏书的类型偏向眼下的热点,新文学和与毛主席有关的红色文献等。“因为阅读去买书,因为有“用”的需求去买书,买的多了自然就成收藏,认与不认,书都在那里!藏的多了或者巧了,书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可能就通过购藏者得以体现。”关注书的本来意义,注重它在社会延续上的润滑作用,这也许是旧书经营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不再以纸质书为主导,古旧书市场日渐式微。与其他人的担忧相比,杨圣之的看法乐观,但也不无道理:“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人们以后买卖旧书,可能收藏的意义就远大于阅读的意义,当纸质书在人们的视野里渐行渐远时,古旧书就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品,而这一切,也许正在悄悄的发生。”

经营旧书这些年,杨圣之将其解释为命运。命运推着他走,他就走了,并一直走到现在。杨圣之多次提到,这中间离不开一批朋友的帮忙:“帮我这个电脑盲随时修理电脑的本地朋友;收到书了能第一个打电话给我的老乡朋友;几个直言快语或偶尔进店来看书却能指出我经营上的不足的眼前或天南海北的朋友,那些浏览我的网店不管是买书或者不买书的朋友,等等。正是有了这些朋友的热心,好评,我才能依靠这个网店,维持了一个家。”

从最初为了生活经营旧书,到现在十年过去了,杨圣之感慨道:“贩卖旧书足以养家,从骨子里爱书,与旧书那种‘打断骨头连着筋’的爱恨纠缠,才正是我的生活热情!孔夫子旧书网是卧虎藏龙之地。有水平的书友多不显山露水,无论是读写藏用或为人,皆为我师。能有这样的被采访机会,是我的荣幸,十余年的贩书经历,得到了五味杂陈的丰厚的人生回报,自当珍惜,感谢孔网 ,感谢书友,感谢多年来与我风雨共度的妻子!”

/受访者提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大自然的故事

作者:涂滢

涂滢编著的《大自然的故事》是阅读中成长系列之一,《大自然的故事》讲述了大自然中的神奇与美好,包罗趣味的科普知识…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