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蒲松龄大师笔下的狐狸美女们
时间:2012-06-27 20:35来源: 作者:湖南刘昌春 点击:
次
《聊斋志异》中积极健康的女狐形象的塑造,从本质上说,是对女性的一种褒扬。在为妇之道上,中国有两句很有名的话:女子“颜色不必美丽”,“女子无才便是德”。然而蒲松龄笔下的狐女们却成为了几乎完全不顾礼教,自由与男性结合,甚至向男性自荐枕席的非人类
每个女人都想当一个潇洒的狐狸精,而每个男人心中也都想拥有一个相知的浪漫的狐狸精。《聊斋志异》蒲松龄笔下的狐狸精赋予了人性中善良、智慧等特点,改变了传统文化中对于狐狸精“恶”的观点。作者蒲松龄从外貌、性格、思想和形象塑造等方面对女性形象进行了重新探讨,蒲松林为何把狐狸精女性都美化成理想的化身?笔者通过阅读《聊斋志异》,认为狐狸精美女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魅力。
狐狸美女外貌美丽狐媚动人。在《聊斋志异》中,蒲松林笔下的狐狸精们是美丽的,美丽可以说是狐狸精的基本特色。在《聊斋志异》中有八十三篇故事都是描写狐狸精的,他笔下的狐狸精就像我们邻居家可爱的女孩,一个个年轻貌美、极富诱惑力。正是应了“狐狸五十岁变成女人,一百岁就会成为美女”这个美妙的幻想。她们多年轻美丽、善良、纯洁。且看蒲松龄如何摹状她们的容貌:娇娜,“年约十三四,娇波流慧,细柳生姿。”正面描写还嫌不够,又用了侧面描写:“生望见颜色,呻吟顿望,精神为之一爽。”古有秀色可餐,蒲翁如此笔法,若个女子真如面而忘饥也。
蒲松龄笔下的狐狸精们身上,更多的却是一种狐媚。狐狸天生具有曲线优美的身姿,尾巴丰实漂亮,它的眼睛大而清澈,鼻子细而笔挺,显得非常聪颖,因此说狐狸精的狐媚是与生俱来的。在《聊斋志异》之前的狐狸精,人们的文学描写,更多的是把狐狸妖魔化和邪恶化。是蒲松龄第一次把狐狸精人格化了,他笔下的狐狸精就像我们邻居家可爱的女孩,一个个年轻貌美、极富诱惑力。蒲松龄笔下狐狸精美丽,但是狐媚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狐狸美女性情率真纯洁善良无私奉献。《聊斋志异》中的女狐大多具有封建女性温柔善良的一面,但是她们也不乏粗犷直率的性格。《小翠》中的狐女小翠,是一个率真、任性、无拘无束,不遵守闺范的少女,她“善谑”,什么玩笑都敢开,尊卑长幼,夫为妻纲那一套,她似乎也不顾及,哄自己的痴呆丈夫玩耍,竟至于将球踢到了公公的脸上,也不怕杀头之罪,把丈夫打扮成皇帝模样,以为戏谑。
“《聊斋志异》里众多的狐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多是蒲松龄在落寞的生活处境中发出的幻影……不受人间伦理道德特别是所谓‘男女大防’的约束,蒲松龄借着这种自由,写出了众多带着非人的符号、从而摆脱了妇道闺苑的拘束、同书生自主相亲相爱的女性,也写出了为道德理性所禁忌的婚姻之外的男女情爱”。她们与穷书生们交往不图钱财,不图男子俊俏的外表,更不计较是否能够长生不老,是否能够得道升仙。这类狐女一出场多是以其纯洁、美丽、善良、聪慧为特征的。《聊斋志异》中著名的狐狸精小翠、婴宁、娇娜、青凤等,无一不心地善良,她们恩怨分明,乐于助人,对人忠诚可靠而又不求回报,她们都有一个曲折感人的故事,显示了她们的善良品质,正因为善良,她们的形象才永驻人们心中。
狐狸美女敢爱敢恨敢于反抗封建礼教。中国传统的妇女观主张婚姻之事要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妖精却毫无此禁忌。《聊斋志异》中的女狐自觉离开仙界,走进平凡生活,追求凡夫俗子的幸福。聊斋女狐们意识到爱情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她们在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上带有很强的主动性。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女性处于被歧视、被压迫的地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把女性打入与“小人”同类的行列,“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奉行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信条,给女性套上了难以解脱的精神枷锁。但是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所塑造的女狐形象却打破了这个难以解脱的枷锁,她们不仅外表美丽,而且大多足智多谋,甚至善于玩弄权术,有自己独立的政治见解,对腐朽统治表现出强烈的不满与讽刺。
《聊斋志异》中积极健康的女狐形象的塑造,从本质上说,是对女性的一种褒扬。在为妇之道上,中国有两句很有名的话:女子“颜色不必美丽”,“女子无才便是德”。然而蒲松龄笔下的狐女们却成为了几乎完全不顾礼教,自由与男性结合,甚至向男性自荐枕席的非人类“自由”女性形象,与中规中矩的封建女性相比,聊斋女狐终于打碎了套在脖子上的精神枷锁,这无疑是一种进步。因此作者在塑造女狐形象的时候始终是带着一种褒扬的感情。
蒲松龄以火一般的激情塑造了这些勇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而又个性鲜明的狐女形象。写她们聪明、智慧、执著地追求人身自由和个性解放;写她们爱憎分明,对美好的事物和幸福的生活有着热烈的向往;写她们不怕艰险,不畏强暴,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去帮助那些遭受天灾人祸的小人物。他有美好的人生理想,但是以其个人能力几乎无法实现,因此他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寄托在了小说中一贫如洗的书生身上。而在穷困潦倒的书生周围总是有无所不能的狐女相伴。作者以狐写人,赋予她们以灵性,她们神出鬼没,不受任何社会、自然条件的限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帮助别人达到目的。她们身上这种美德和神奇力量,正是作者美好理想的艺术再现。(文/刘昌春)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