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谨慎其实是被逼无奈的结果
时间:2012-04-30 00:12来源: 作者:赵炎 点击:
次
与其说诸葛亮自诩谨慎,倒不如说他后半生不得不谨慎。在这种形于外的谨慎背后,还交织着太多的无奈与成熟、责任与地位等复杂因素,可见其心里面不一定就乐意事事谨慎。比如他经常搞出一些“奇技淫巧”的发明,难道不是想排解内心那种挑战“刺激”的追求吗?
在前《出师表》中,诸葛亮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这句话显然是诸葛亮自己体会出来的,跟刘备没关系。刘备托孤的真正动因是“君才十倍于曹丕”,也就是说,刘备心目中的诸葛亮,是“才高八斗”,却不一定谨慎。实际上,诸葛亮的自诩谨慎,可能只对了一小半,赤壁之战前,他可是一点儿也不谨慎的。
躬耕南阳的时候,诸葛亮“每自比於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这是什么性格?老夫聊发少年狂,分明是不谦虚嘛。所以,当时许多人对他的这种“骄傲”很不以为然。一个不谦虚的人,何谈谨慎?我们常说,是金子,搁在哪儿都会发光,有真才实学,还怕找不到出路?
客居荆州时,“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问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
这里的“笑而不语”很值得玩味,“不解释”背后的潜台词,就是一句话:哥们比诸位强多了。这叫什么?这叫不低调,显得很不谨慎。他居然不担心“文人相轻”之陋习带来的后果。好在徐庶等人均非小心眼之人,否则,他必然要会为他的不低调而付出代价。
刘备驻屯樊城,“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
老实说,诸葛亮的“攻琮”之策,是个彻头彻尾的馊主意,毫无谨慎可言。跟庞统一样,你说能打下就能打下?也不怕自己被射成刺猬,也不怕曹操就在眼前,也不怕将来少了一个栖身的去处,真是够轻狂的。
后来,刘琦受到排挤,“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於吾耳,可以言未?’亮答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
此时大概是吸取教训了,开始谨慎起来,跟刘琦来了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在赵炎看来,此计依然不够谨慎。其一,刘表和蔡家兄弟均非傻子,诸葛亮知道的典故,人家能不知道?如果有人识破了该计谋,刘琦的下场可想而知;其二,一旦刘琦出了问题,供出主谋,必将牵连到刘备,刘表下一纸逐客令,叫刘备一家老小到何处安身?
出使东吴时,诸葛亮跟孙权有过言语交锋,亮曰:“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云云,权勃然。亮又曰:“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於今日。”权大悦。
我看到这儿的时候,心情也是先紧张后舒缓的。所谓“伴君如伴虎”,敢公开“玩弄”孙权,搞得人家一会儿勃然,一会儿大悦。拿生死玩刺激,实在谈不上谨慎。
上述五次不谨慎,说明诸葛亮早期大部分时间里都很高调,真正逼他养成谨慎性格的原因,恐怕跟三件事有关。
一是刘备伐吴失败,蜀汉国本动摇,这对诸葛亮的触动极大。从他说到法正的问题时,我们能够感觉到其中的谨慎意味。他那句话,赵炎用白话来理解就是:“东吴是必须要伐的,但是想法要周到些,不要太冒失,不要被意气用事,务必考虑周全”。前半句是站在刘备的立场上说话,因为否定老大的做法,肯定不行;后半句是总结教训之后得出的结论:谨慎。
二是肩负托孤重担,压力大了,动力自然就有了,不谨慎不行。以前属于闲居和草创阶段,无论如何搏一搏总是必要的,过于谨慎,无异于坐吃等死;如今不一样了,小皇帝年幼,国家兴亡,系于自己一人之身,到了该谨慎的时候了。
三是第一次北伐的惨败,也即著名的街亭之役,此役堪称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军事失利。血淋淋的教训,迫使诸葛亮不得不在以后的历次战役中更加谨慎和小心。
与其说诸葛亮自诩谨慎,倒不如说他后半生不得不谨慎。在这种形于外的谨慎背后,还交织着太多的无奈与成熟、责任与地位等复杂因素,可见其心里面不一定就乐意事事谨慎。比如他经常搞出一些“奇技淫巧”的发明,难道不是想排解内心那种挑战“刺激”的追求吗?(赵炎)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