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挽具、黑指甲和西方的扩张

时间:2016-04-27 09:29来源: 作者:疙疤秧 点击:
再次阅读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及“1500年以后的世界”。作者认为,世界史的产生,是西方扩张的结果。至于西方是如何扩张的,宏大的原因种种,记不真切,倒是有几个细节印象深刻。 作者不止一次地提到,西方人对畜力挽具的改进是

再次阅读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及“1500年以后的世界”。作者认为,世界史的产生,是西方扩张的结果。至于西方是如何扩张的,宏大的原因种种,记不真切,倒是有几个细节印象深刻。

作者不止一次地提到,西方人对畜力挽具的改进是促进农业生产率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过去的人们不知道为啥那么傻,挽具明明勒住马脖子导致马儿窒息,这么简单的一点儿道理,人类楞是费了几个世纪才明白过来,先是弄了一个软软的颈圈套在马脖子上;接着,把勒在马脖子的皮带改为肚带和背带组合,马儿的脖颈从此才被解放出来,才能够放开手脚为人类更加卖力地拉套。

白皮肤的古人这么傻,黄皮肤的古人也聪明不到哪里。想起了古农书中的牲口耕作插图,也是那么简单的两条绳索,套在牛马驴骡的脖颈上,赤膊农夫挥舞着皮鞭,抽打着就要窒息的拉套者。

另一个细节:修士们指甲里的泥污。

今天国人的印象中,西方神职人员尤其中世纪的神职人员,一个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他们站在阴暗中,苍白浮肿或尖削的胖脸刀把子脸上刻着一道道的阴鸷奸诈,一手拿本黑色的《圣经》,一手挥舞烧红的烙铁,对着火刑柱上的渎神者哇啦乱叫。

事实上,很早以前,西方修士们有点像中国古代的乡绅,耕读传家。他们双手不但捧着《圣经》,还常常沾满草末和马粪;他们的指甲缝中尽是黑泥污。他们当然是精神至上的信仰者,然而,他们同时认为,“劳动就是祈祷”,体力劳动是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艰辛的体力劳动,精神世界会更加健全,也才能够更进一步接近上帝。

牲口挽具和修士们的黑指甲,与基督教的西方在全球的扩大,有多大的联系呢?

有深刻的、内在的联系。改进的挽具和修士的黑指甲,体现的是基督教的科学观念、人道主义精神。

基督教的人道主义精神被认为是西方世界科技进步的重要观念因素之一。人道主义的关怀对象是民生,精神修炼的目的是改善民生;改善民生不能仅仅靠玄想,更要靠实打实的科学技术。一位主教大人惊叹于一种消除手工劳动的水力锯机的魔力,主张派遣十几个聪敏能干的青年人,到异域观摩偷艺。

同时,在欧亚大陆最东端,樊迟向孔子问农桑,孔子假装不懂,鄙夷不屑,将其嘲笑为小人俗事。两千年来,中国人一直认为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并将这种病态美当做劳心者的荣耀。

事实上,孔子并未鄙视体力劳动,他强调的是一种社会管理的分工理念。遗憾的是,孔门子孙接过孔氏衣钵,却把钵中金灿灿的小米倒掉。他们得意于自己两手白嫩,“贵人十指软如绵”,头脑中则被反复摆弄的几根干草充塞。他们和黑指甲的基督教传教士角斗,难怪被搧得鼻青脸肿,落荒而逃。

不过,钱宾四先生说,中国文化的核心恰恰是人道主义的,突出表现在一整套严密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方面,一切后人感觉为桎梏的伦理观念,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等,在钱先生温情脉脉的说教中,恰恰都是人道主义的表现。

其实,钱先生所谓的中国特色的“人道主义”的实质侧重对于人与人关系的制约,也就是说,关于如何规范人的行为的观念体系,是用来对付人的。对付人的套套,以人为中心,钱先生便觉得类似于西方的人道主义。

遗憾的是,尽管均以人为中心,但中国特色人道主义的目的是束缚人,西方特色人道主义则是为了解放人。因此,彼道与此道貌合神离。钱先生的“人道主义”说法也许只是东西不同语境中的词语错讹借用。

一切脱离了促进民生的 “道”,很容易滑入荒诞无稽的玄想泥淖,沦为装神弄鬼的巫婆神汉的巫术和谶语。西方人比中国人更加重视精神世界的修炼,但他们的思维习惯却不喜欢在狭隘无谓的玄想上浪费精力和时间。

中国人的道,一方面表现为国家政治的统治观念,另一方面,即便在知识分子中间,他们所构建的精神价值体系,也与民生没有直接的联系,更多体现为一种个人修养行为。于是,一边哀鸿遍野,强虏临城,一边,士大夫们却能吟诵出空灵优美的风花雪月,念念有词的玄而又玄成为众妙之门。所谓的“道”,就像边塞的长城和每座城市的城墙一样,他们更主要的不是智慧的结晶,更多体现为缺少技术含量的苦力堆砌。

今天,中国知识分子表现出比任何阶层都更加狂热的学习西方的激情,然而,其行为暴露出,他们只是一群浮躁的斗嘴者,他们的口号与其表现,总是对立的,分裂的。

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说,他三五年不到农村了,这次下乡,收获不少,回来写了一本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书。

不知道三五年不曾下乡的学者们的杰作对于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有多大的指导价值。

学者们书斋中即便所谓苍白的玄想,不但是必要的,也是有用的。一条条科学原理正是在脱离了现实表象干扰的纯粹理性的实验室里诞生的。中学时上哲学课,老师嘲笑西方经院派哲学家,“他们宁愿躲在书斋里唇枪舌剑地争论玫瑰是否有刺,也不愿动弹身子走两步,到门口看看玫瑰究竟有没有刺”!

肉眼看到的玫瑰有没有刺和思辨出来的玫瑰有没有刺,不是一码事儿。从某种意义上说,思辨出来的玫瑰木刺比肉眼看到的现象更有价值。

然而,这种权利只能是极少数天才和知识精英们的特权,不应该成为整个知识阶层和大众的癖好。如果整个知识阶层沉溺于玄想和观念的口角,那他们就不再是知识分子,而成为巫师和政治战士了。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用闲适对付人生: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作者:孙银芳

《用闲适对付人生: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内容简介: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

发布者资料
疙疤秧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5-03-22 13:03 最后登录:2020-05-21 13:05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