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读《人与知识》:撒播明天的希望

时间:2015-07-20 13:57来源: 作者:风君 点击:
说了那么多本书的“深”与“难”,似乎给人造成了汪丁丁的文字深不可读的印象。事实上,这也确实是许多新读者对汪老师作品的第一观感。这种感觉自然不是全无道理,汪老师的行文,有时会过度徜徉于思想的海洋之中,以至于对读者的接受能力略欠考虑。但这绝不意

与《青年对话录》的结缘是在2013年的上海书展,当时借书展之机与东方出版社的几位编辑小聚一番,其中一位便提起了这套颇有些令她“犯难”的书籍。由于前任编辑调职,这套书的整理工作就搁置了下来。而这套书的作者汪丁丁老师,又是一位思想体系比较“驳杂”的学者。他的稿子,一般人还真不敢接手。于是这位编辑便想到了“读书较多、知识面较广,又有材料整理经验”的我(听起来颇有点自吹自擂的味道~)来负责本书原始文稿的整理。而对于我来说,这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于是便欣然应允下来。

在此之前,虽然也读过不少文辑类作品,但参与编辑还是头一回。评论此类书籍时我最常说的就是“这类书的通病就是不成体系”,待到自己亲自上阵,能够对此有所改善吗?这也是整理材料时我定下的目标。说起本书作者汪丁丁老师,以前对他的文字接触不多,仅有的认知是“他是位经济学教授”。然而开始整理工作后,才发现这一认知远不足以涵盖汪老师的思想体系。在他的文稿中,不仅有对经济学的探讨,更不乏对政治制度、知识体系、哲学架构,以及科学观和人生观等各方面的解读和诠释。其思想体系之全面,在如今这个讲究分工化专业的时代,堪称异类。而且,这种多学科的知识构建并没有带来浅尝辄止与浮光掠影,而是在广博的基础上进行深刻的探讨,这一点在他对政治制度和有限理性的阐释中表现尤为突出。可以说,用“博大精深”来形容汪老师的思想体系是毫不为过的。

当然,这种博大也的确给编辑整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虽然我的前任已经定下了大的框架,让我不至于从零开始,但要把各式各样的原始材料装进既定框架中,分门别类,确定章节,理顺逻辑关系,仍然是极费工夫的一件事。虽然“制度与人际关系”“经济与市场”“知识与有限理性”是这次的青年对话录所涵盖的主要领域,但具体到某篇文章,却可能同时涉及不同方面……为此也曾数次调整结构,推倒重来。最后的完稿编排,虽不能说完全令人满意,好歹大致厘清了层次。当然,最后的评判权,还是要交给这套书的读者的。

说了那么多本书的“深”与“难”,似乎给人造成了汪丁丁的文字深不可读的印象。事实上,这也确实是许多新读者对汪老师作品的第一观感。这种感觉自然不是全无道理,汪老师的行文,有时会过度徜徉于思想的海洋之中,以至于对读者的接受能力略欠考虑。但这绝不意味着他的作品“高大上”、“不可读”。要问原因,首先因为这种难读,并非故弄玄虚的晦涩,而是有着真正的“干货”在其中;其次因为这并不是象牙塔里的自娱“专著”,而是处处与现实相联系的教益;再次还因为汪老师并非居高临下,只以灌输为要的权威,而是采取平易近人的交流态度,这也是本书为何取名《青年对话录》的缘由。书中还收录了不少他在博客上与网友讨论交流的片段,显出“对话”的真意所在。对于想从阅读中有所收获的读者,我想读汪老师的书绝对不会后悔。

其实,作为本书编者,我也是本书特殊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我可说是获益良多。虽然有许多头疼犯难的时刻,但更多的是一份愉悦和共鸣。他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的偏好,对“复杂自由主义者”的自许,以及对“生命的意义就是产出属于自己的唯一性”的表述,都令我由衷认同。而通过汪老师的引荐,又使我有幸认识了艾智仁、塔勒布、布坎南、卢卡斯等智者,接触到全新的思想。和这一过程本身的乐趣相比,开始阅读时遇到的小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我觉得,能成为汪老师的学生,是幸运的,可惜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走进北大去聆听他的授课。而这套书便是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让有向学之心的年轻人能够通过书本与汪老师交流对话,坐而论道,这才是本套书的初衷所在。对此,有人说,如果能够把这些思想弄得通俗易懂点,岂不更能迎合读者?对此我持保留意见:能深入浅出是好事,但思想探讨毕竟不是娱乐选秀,又岂能迎合大众?攀登知识高峰,又岂是可以不费一番功夫的?对于不愿动脑子之人,这套书本来就不在其阅读之列,也无甚可惜。如书中所说“思想本就不能传播给不思之人”。

说成为汪老师的学生是幸运的,还因为他不仅是位教授知识的学者,更是注重健全人格与“灵魂”的教育者。在他的字里行间,时刻闪现的是对人生价值的探讨,对生命意义的叹问,对“真知”的追求。这在如今这个充斥着功利与浮躁的社会,是多么难能可贵?胡舒立曾评价汪老师是“真知识分子”,可谓公允。只可惜,在如今的社会,连“知识分子”也已经成了一个戏谑的称呼。汪老师强调“生命的意义就是产出属于自己的唯一性”,可如今许多人却把“产出属于自己的金钱”当做自己的唯一使命。物质主义、拜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价值观在年青人中弥漫,人们丧失了灵魂,忙于追逐幻觉,在“错置实境”的迷途中越陷越深而不自知。对于这样的世界,我也难免会有悲观,会怀疑谈论人生价值和信仰是否还有意义。然而,毕竟我们还有像汪丁丁老师这样的思想者和传播者,去为我们保留一丝明天的希望。本书便是在这样一片绝望的荒野中所撒下的希望种子。这种子其实很微小,正如这套丛书在如今庞大的出版市场中不过是沧海一粟,转瞬便会被淹没了身影一样。但这种子毕竟已撒播了出去,撒到了每个读此书的读者心中。它是否能如同《圣经》中的芥菜种子那样顽强不屈,生根发芽,使荒野最终变为良田?不得而知。但我们有理由去保留这份乐观。而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便是我之大幸。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阿坝阿来:心灵的奇特旅行

作者:阿来

这部以《阿坝阿来》命名的小说集是以阿来的出生地四川阿坝为全部背景,凸显出他有别于其他汉语写作者的“文学田地”…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