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街道的城市》,这部短篇小说集的前半部分基本上都在讲述苏先生和他的朋友们的情史、趣闻,至少我的感受是如此。单就回忆情史这事而言,对于苏先生这样的文艺男青年来说,几乎是天经地义的。每一位文艺男青年的心底,都埋葬着一位曾经的梦中女神,莫言埋葬了他的冰雪美人孟喜喜,蒲宁埋葬了那位散发着轻盈气息的奥利娅?麦谢尔斯卡娅,苏先生也埋葬了他的女神们。 当文艺男青年手头的笔哪天变成了齐天大圣的金箍棒之后,关于这些梦中女神的回忆,会像梅雨季节的雨水一样汹涌泛滥开来。读着书中某些文字的某一刻,令我突生好奇和浮想联翩的是,他们的女友、妻子会怎样看待自己男友、丈夫用文字来祭奠那些早已逝去却又永不磨灭的青涩恋情呢? 文艺男青年喜欢把未能得偿所愿的恋情写进自己的文字和生命中,喜欢把一位普通的异性描写成超凡脱俗的女子,这一做法的始作俑者难以考证,不过追随的拥趸历来难以计数,而最令人印象深刻,或许是但丁。在但丁那里,这位文艺男青年把自己暗恋的对象贝雅特丽齐化身为了上帝的使者。无论对于但丁本人还是对于《神曲》的读者,这都是一件高尚荣耀的事情,其中缘由,读了《神曲》你自然就会懂了。不过,现在的文艺男青年如果把自己曾经的梦中女神(譬如初中的同桌小芳)描述成上帝的使者,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那意味着自己身边的女友、妻子可能就会成为你生活中的撒旦,你曾经温暖的家可能也就成为了你的地狱。让梦中女神从文艺男青年的神坛上走下来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苏先生在《少女秀枝》中告诉我们的,让她们去街边讨价还价地买油条。 令我伤感的是,当一位文艺男青年以这样的笔触去选择他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时,他已经懂得如何在心底给自己塑造一尊完美的偶像,以抵抗这个世界给自己带来的幻灭感,毕竟,严酷的现实终将会把贝雅特丽齐从洁白的云端拉到贫瘠的黄土地上来的。正因为如此,我才觉得,《少女秀枝》可能不是书的前半部分中最好的,却是最令人动容的。 在读了《没有街道的城市》这本书的前两篇时,我猜想这可能是一部关于乡愁,关于回不去的故乡的故事集,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将会把我们带到遥远的过去,那里还保留着白色的炊烟,保留着清澈的泉水和淳朴憨厚的笑脸;而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们会像一个老人一样,坐在炉火旁掩卷沉思,少年时爱慕的姑娘,故乡的月亮和麦地里的谷穗都会沉淀下来,等待着哪一天,比如再闻到故乡的油条味的那一刻,所有的情感和泪水都如同沉渣般泛起。而读完整本书之后,我的印象也没做多大改变。像我们这些从乡镇上走出来,又被孤独地挤进大都市的一代人来说,故乡的一切早已逝去,最后,连我们自己也会把故乡从坚实的记忆中抹去。我们可能会在大城市里找到自己心爱的人,就像苏先生最后找到了他的苏豆芽,在北京相互依偎生存着,心态上也会如同孩童回到故乡。然而,命中注定的是,我们仍会以一颗漂泊的心,像孤魂野鬼一样游荡在这些钢筋水泥的森林里。这或许也是苏先生给我们写下这本《没有街道的城市》的理由:让我们重新回到久违的故乡,追忆起故乡的那些人。博尔赫斯说,街道是天空中崩裂的一道伤口。北京,苏先生如今生存着的这座城市,或许是书中那座没有伤口的城市,不过,对于我们这些在外漂泊着的人来说,雾霾和对于故乡的健忘仍然足以扼杀我们。因此,读一读这本《没有街道的城市》吧,穹顶之下,那至少在百分之五十的意义上拯救了我们。 《没有街道的城市》的第四、五部分,尤其是第五部分,是作者最用心的部分,展现了一位认真的 在创作方面的诸多优秀特质。这些优秀的特质,譬如人物在苦难的生活中保留的那份温暖的幽默,再譬如在行文和遣词造句上,给我的感觉是,它们是从余华的三部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和《活着》中跑出来的。不过,那又能说明什么呢?当我们遇到一位令自己欲罢不能的 时,我们身不由己地就随他而去了,就像使徒跟随基督一样。每一位 的创作与其追随者其实也是彼此丰富自己的。在阅读书的第五部分时,我想起了很多《许三观卖血记》中的情节,而当我去重新翻阅它时,发现有些情节是我自己臆想出来的,原书中并没有相应的文字或段落,余华根本没有写下它们。这种阅读的感受和体悟是我从《没有街道的城市》的第五部分中获得的,对于我而言,这种阅读的体验和我当年坐在学校图书馆冰冷的地板上流着泪读完《许三观卖血记》是类似的,它们都丰盈了我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