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让隋炀帝看走了眼的“红二代”

时间:2015-03-18 08:14来源: 作者:古韵天香格格 点击:
杨玄感是典型的“红二代”。 据野史《格格春秋》记载,杨玄感是隋朝开国功臣杨素的长子。而杨素不但是隋朝的开国功臣,后来还做了隋炀帝杨广的铁杆粉丝,为杨广篡位夺权很是卖了把子力气,他也因此成了大红大紫的朝廷重臣,史书上说那叫股肱之臣,皇上的左膀

杨玄感是典型的“红二代”。

据野史《格格春秋》记载,杨玄感是隋朝开国功臣杨素的长子。而杨素不但是隋朝的开国功臣,后来还做了隋炀帝杨广的铁杆粉丝,为杨广篡位夺权很是卖了把子力气,他也因此成了大红大紫的朝廷重臣,史书上说那叫股肱之臣,皇上的左膀右臂。既是股肱之臣就得官高位显,《格格春秋》上说,杨素官至司徒,还被封了个假楚公。到了杨玄感这一辈上,他家威风不减,照旧是出入宫廷的红人。杨玄感一直做到礼部尚书、柱国,袭封楚国公。柱国是一个勋衔,相当于元帅哦!可是,就是这样一个骨子里都流着革命者血液的“红二代”,后来竟然也当起了造反派头头,拉起一帮弟兄造了隋炀帝的反。只不过他的造反很像一场闹剧,没有多长时间就被专了政,他自己也落了个请亲生兄弟对自己动刀子的下场。

《格格春秋》上有一首诗,题目是《秋风载尽杨玄感》,那首诗是这样写的:

杨木喧嚣西风狂,

玄云惊天追秋凉。

感知魏王三重计,

难觅史册万古芳。

朋友们不难发现,诗里嵌着这样一句话:杨玄感难。这杨玄感也确实够难的,造反以后那是难上加难,不难能让亲兄弟把自己捅了吗?《格格春秋》上说,隋大业九年——即公元613年春,隋炀帝杨广发动了第二次征讨高句丽的战争。杨广是个战争狂人,打仗还总爱跑到前头去,这次也不例外,他亲自带兵去前线作战,让杨玄感在黎阳督办军粮,把后勤上这点事全交代给了杨玄感。这个黎阳是什么地方啊?《格格春秋》上说,它就在今天的河南省浚县东北。这时,全国各地的造反派已纷纷行动,这个一帮那个一伙的扯起了大旗。而杨广却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并没有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红二代”杨玄感变了质,也想加入到造反派的行列中来。《格格春秋》上说,有关史料上记载的杨玄感造反的理由非常站不住脚,以正史《隋书》为例,那些说法竟是这样的,说杨广是个小心眼儿,整天疑神疑鬼的怀疑大臣,杨玄感是怕被怀疑而造了反。就这样的理由,恐怕连杨玄感自己都不会相信。兵马未到粮草先行,这是连普通人都明白的军事常识哦!后勤工作是战争的生命线,让你全面负责这项工作该是多大的信任哦!人家杨广要是怀疑你还能叫你干这个差事吗?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隋书》的编纂问题。要知道,这本书是唐太宗贞观三年——即公元629年由魏征做主编、颜师古等人撰写的一部史书,名义上是秉承了直笔修史的宗旨,却基本上没提隋炀帝的好处。让人一看就觉得这个坏家伙可恨至极,把他砍了剁了才是大快人心的事,不管是谁造他的反都应该点赞,都应该高呼一声“革命无罪,造反有理”。可是,今天格格却要“逆历史潮流而动”,不怕被人称作保皇派,也不怕被人骂做封建皇帝的孝子贤孙,据《格格春秋》上说,当初杨玄感要做造反派头头时,革命群众的斗争热情并不是十分高涨,就是《隋书》上也不得不承认这一历史事实。杨玄感的造反队伍是怎么成立的呢?说起来很可笑,他是以保皇派的名义成立的造反派组织。大业九(613)年六月,海军司令员来护儿将要从东莱出发经黄海奔袭平壤,杨玄感借来护儿尚未发兵之际,派人假扮隋炀帝杨广的特使,谎称来护儿要造反,最主要的是说皇帝命令杨玄感马上组建一支队伍参加平叛战斗。接着,他就依靠这道假传的最高指示挨户派丁,甚至采取逼迫方式捆绑扩军。一支基本队伍总算组建起来了,而贵族李密的入伙又为这次行动添了一把火。李密为杨玄感提出了史上着名的上、中、下三策:占据幽州断隋炀帝后路,是为上策;西进长安据守潼关,是为中策;近攻洛阳胜负难料,是为下策。据《格格春秋》记载,“革命小将”杨玄感尽管也一心想成为造反英雄,却不知道该怎样造反,他把李密所说的下策看成了最好的办法,理由是洛阳乃隋朝陪都,把它拿下来会产生极大的政治影响,还有就是大部分政府高官的家属都在这里,可以藉此胁迫这些干部。书中分析,如果按头两种计策行动,杨玄感的造反也许会有些亮点:占据幽州等于掐住了隋炀帝杨广的脖子,杨广挣扎不了几下就得玩完;占领长安据守潼关更是个稳妥办法,即使不能立刻取得全国胜利,也能占据一块有利的地盘,那叫红色根据地哦!可你看看这个杨玄感都是怎么想的哟:扣押人质,那可都是恐怖分子的做法哦!其实,那些没有正义性的造反未尝不是恐怖活动。历史上的造反大都是从打、砸、抢开始,甚而发展到掳掠烧杀、无耻奸淫,这不是社会恐怖又能算什么?虽然那句“官逼民反”的口号始终伴随着农民起义的历史,但真正的农民又在这些造反中得到了多少好处呢?从中渔利的大多还是前朝贵族哦!就说贵族李密吧,这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社会恐怖分子。他先投奔杨玄感,见这棵大树倒了又投了瓦岗寨,哪一回不是想乱一气?哪一回不是想火一把?最后没办法归顺了唐朝,还想再火再乱,终于因此掉了脑袋。

《格格春秋》上说,杨玄感之所以和李密成了朋友,还是他老爸杨素领的路哩!杨玄感小时非常不成器,大伙都说这孩子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只有老爸杨素看好他。杨素发现李密是个勤于思考又爱学习的好青年,就让杨玄感以李密为榜样,俩人经常在一起畅谈人生,激发志向。杨玄感的学问是见长了,可也沾染了一些不好的东西。最后,两个看似有为的贵族青年都没得到好下场。

杨玄感的造反还真产生了应有的影响,因为他这是反戈一击、后院起火,又让一部分人产生了革命高潮真正到来的感觉。一时之间,又有几个造反派组织加入到他的队伍中来。据《格格春秋》记载,其中有余杭人刘元进,还有贵族杨雄的儿子杨恭道、韩擒虎的儿子韩世谔,真是一派革命群众大联合的新局面哦!杨玄感确实给隋王朝造成了很大的震动,隋炀帝不得不停止征讨高句丽的战争回兵救援。不回来不行哦!杨玄感这一造反,谁还供应他粮食?再说,他也不能眼睁睁看着杨玄感在后院放火哟!《格格春秋》上说,隋炀帝这一回兵,杨玄感立刻就顶不住火了,再加上洛阳久攻不克,最后竟落了个腹背受敌的局面。革命低潮来了,一支雄心勃勃的起义军变成了满世界乱撞的流寇。到这时,造反派头头杨玄感真正发扬了“革命小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每有战阵必身先士卒,倒是打了几次胜仗,却始终没能扭转被动挨打的局面,队伍越拼越少,不得不向西逃进商洛山中。到了八月初一,走投无路的杨玄感实在想不出一点办法了,竟让亲兄弟杨积善给他来一刀,理由是他不想被俘受辱。据《格格春秋》记载,杨玄感死的那地方叫葭芦戍。

“革命小将”杨玄感就这么糊里糊涂的死了,他没有死在反革命分子的屠刀下,没有慷慨悲壮的就义诗,甚至没有一句“再过二十年爷爷还是一条好汉”;他没有死在封建专制的铁拳之下,而是让阶级弟兄颤颤巍巍的刀子捅死的。这一切看来都是那样的不值,而紧随而来的惩罚他却永远不会感觉到了:公卿都以杨氏出了这样的叛臣逆子为耻,杨姓可是国姓哦!论起来他还是隋炀帝杨广的远房哥们儿。鉴于这种情况,满朝上下都建议将杨玄感从杨氏家族中开除出去,让其改姓枭姓。对这样一条“合理化建议”,隋炀帝杨广自然是立即点赞。老革命家杨素倘若九泉之下有知,当是何等的痛心疾首哦!

如果要说革命小将杨玄感的历史贡献,那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开启了隋朝贵族扯旗造反的先河,使得公子王孙再也不把向隋炀帝舞刀子当回事,大业十四(618)年三月,贵族出身的将领宇文化及在扬州发动兵变,隋炀帝杨广被逼得上了吊。一个强大的王朝从此灰飞烟灭。但是,《格格春秋》上又有这样的疑问:“红二代”杨玄感成为造反派固然可笑,但是,他又是被什么因素引上了这条道路?难道仅仅是想过把“革命小将”的瘾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阅遍繁华的经典生活美文

作者:邓秀珍

邓秀珍编著的《阅遍繁华的经典生活美文》收录了近两百篇20世纪100年中成就较高、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美文,所选作品…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