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宋江杀死阎婆惜去找花荣的路上在清风山遇到刘高之妻,改写了自己的命运。书中写到: 当时腊月初旬。山东人年例,腊日上坟。只见小喽啰山下报上来说道:“大路上有一乘轿子,七八个人跟着,挑着两个盒子去坟头化纸。”刘高之妻对宋江说“为因母亲弃世,今得小祥,特来坟前化纸。”,可以看出宋朝腊八节是一个给父母先人上坟烧纸祭祀的节日。好像宋代比今天要开放,妇女也能独立上坟。 农历十二月初八,民俗谓之腊八,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此后“年味”日渐浓郁起来,在我国已有千年之久了。 古时的“腊”是祭祀的意思,是一年的岁终大祭。远在商周时代,我国就有连天地、神灵、祖先一起祭祀的习惯,把这种综合祭祀,叫做“合祭”。于每年的腊月初八日用干物祭祀八谷星神,进行祷祝,称为腊八祝或称蜡八祝,故称腊八节。 腊八节的腊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祭祀;二是祷祝。祭祀是祀祭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水庸神水沟、昆虫神等八谷星神,同时民间连带祭祀。《水浒传》中写到: 当时腊月初旬。山东人年例,腊日上坟。只见小喽啰山下报上来说道:“大路上有一乘轿子,七八个人跟着,挑着两个盒子去坟头化纸。”刘高之妻对宋江说“为因母亲弃世,今得小祥,特来坟前化纸。”,可以看出宋朝腊八节是一个给父母先人上坟烧纸祭祀的节日。好像宋代比今天要开放,妇女也能独立上坟。 祷祝是腊祭的一个重要方面,内容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确保农业丰收。借用腊八粥来谐音腊八祝的意思,每年的腊月初八日用干物煮粥,敬献农神,进行祷祝,祈求保佑,以庆丰收。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宋朝吴自牧撰《梦梁录》卷六载:“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此时,腊八煮粥已成民间食俗,不过,当时帝王还以此来笼络众臣。元人孙国敕作《燕都游览志》云:“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以米果杂成之。品多者为胜,此盖循宋时故事。”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到了明清,腊八节的宗教色彩淡化,人性化色彩增加,熬煮、赠送、品尝腊八粥成为腊八节的主旋律。而后拉开春节的序慕,忙于杀猪、打豆腐、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