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朋友圈发了段总结和反省,我觉得赞,经她同意截图发在群里。遗憾的是,没一个人抓住重点。 群友的反应是:她一天阅读五六十万字,夸张了吧? 然后就叽叽喳喳讨论是否可能。这就糟糕了。这叫眼不正。禅宗说,只贵子眼正,不贵子行履。给你一本书,一段话,你得迅速抓住要害。要害是一种精神,一种思路,它没法独立呈现,必须依托文字、修辞和铺排。要借助文字抓住精神,再把文字弃掉。 拿啃鸡腿比方,正常人读书,鸡腿嘴中一过,肉剔得干干净净,骨头留下。不擅读书的人,肉带骨头一起吞下,拉出来还是一块鸡腿。擅长读书的人,就像《射雕英雄传》里面黄蓉做的菜,“二十四桥明月夜”,把香肠的味留下,香肠弃掉不食。 但问题是,味依肉而存在,如何剥离肉而不损失味,这是学问,也是功夫。 《庄子?天道》讲,轮扁见桓公读书,问读的什么,桓公说圣人的书。轮扁说,那些全是糟粕。桓公大怒,说你得拿出个说法,有说法就活,没说法就死。轮扁说,我是个做车轱辘的,做了几十年,哪地方要多补一刀,哪地方要少削一下,一看就明白,一砍就到位。但这种本事,连我儿子我都没法传给他,说是说不出来的。圣人的精华都在脑子里,说出来的只是些渣渣。圣人都死了,再读他的话,可不是读渣渣。 禅宗也是这样,有人问向上第一机,祖师就一耳光扇过去,叫他体会一下现量。 这个意思很精深。我们读的好多书,连鸡腿都不算,只算鸡肋。市面流行的书,都是攒起来的。攒,就是东找些材料,西扒些故事,一堆,捋顺了,就成了。连渣渣中的渣渣都算不上。这种书没有灵魂,好比一个人,你跟他亲近,是因为他有说有笑,有温度。聊天软件就不行。攒出来的书,从头翻到尾,就像聊天软件,找不到复杂的情绪和灵魂。 但很多人抓不住要害。比如我在群里发的截图,意在赞其态度,适时反省与总结的态度。至于总结的内容,全不重要。其中尤其不重要的是她一天读多少字。只盯着这个,岂不舍本逐末,买椟还珠。 “一天读五六十万字”不重要,是因为这句话什么都无法说明。 两百人的聊天群,一天至少产生1000条消息。每条20字,就是2万字。我有50个这样的群,每天只需要看一遍聊天记录,就相当于阅读100万字了。高考作文判卷,一篇不到30秒。按一分钟判两张,1600字,一小时96000字。而网站贴吧管理员的速度是高考判卷的五倍以上,他们全负荷工作,一小时就有50万字的阅读量。 这有意义吗?他们的知识会增长吗?见闻会提升吗? 不能说完全不会。但要说会,也是大错特错。这样的工作,干一周,知识见闻就很难再有什么提升——因为那些信息是同质的,碎片的,是白噪声。 而读纸质书最多的人,是出版社的编辑和校对。老校对天天都在读书,但见闻和视野也不见得有多宽广。 要明白阅读的意义何在,谈阅读量才有意义。但真懂了阅读的意义,就不会在乎阅读量了。 我有个同学是计算机博士,朋友电脑坏了找他,找完告诉我,他什么都不懂。我说,不懂就对了,但如果他去公司工作,年薪会超过50个修电脑的。 什么都懂的,是民科。越专业的人,越是只懂一小块。 我对阅读的理解是,它是在构建你心中的世界地图。小学的时候,它是一幅比例尺500万分之一的地图。你可以看到各省的形状、边界,甚至主要的铁路干线。但别的就看不清了。 当你的阅读深入,就是在将比例尺放大,放成100万分之一、50万分之一。放得越大,工作量就越大。如果你想对一个城市特别了解,就不能再看中国地图,而要看那个城市的地图,五千分之一,甚至一千分之一的。 比如经济学教材,硕士的课本,框架和本科一样,但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就细密了些。博士的教材,框架依然一样,但分析工具更加细密,聚焦的问题也更加细致。一个读500万分之一地图的人,郑州到武汉的路线,他知道,但郑州的区划图他就肯定不知道。 地图是二维的。真实的世界是多维的。每个领域就是一个维度。互联网叫“万维网”,这个名字很值得玩味:World Wide Web。真实的世界有无穷个维度,它们不是各各独立的,彼此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比如,依据一个人的专业、爱好和兴趣,给他贴上标签,每个标签都是一个维度,这样就可以建立起多维度的坐标系。 互联网公司给用户做差别化推荐就是采取这种思路。先选取一些相关性较弱的标签(即不同指标之间要尽量相互独立),建立起多维度的坐标系,再依照用户浏览习惯给他一个定位,动态调整,进而用海量数据预测他感兴趣的话题。 算法的复杂,源于世界的复杂,人的复杂。所以阅读也需要复杂的阅读,深度的阅读。复杂的阅读才能建立起对世界更深层次的认知。 另外,专业也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一个中文系的人,整天子曰诗云,和经济系的人整天研究货币经济,看待世界的视角会有很大差异。比如有些人坚持认为解决春运的问题就是火车票涨价,并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基于他们由专业背景形成的坚固世界观。 每个人都由于独一无二成长环境、经历、专业,站在独一无二的坐标点上。维度越少,这些点就越密密麻麻重合在一起,相当于一幅小比例尺的地图,把个体间的诸多差别抽象掉了。而所谓的大数据,就是将世界在更多的维度展开,将比例尺放大。这样,从前聚在一起的密密麻麻的点开始铺开,有如灿烂的星空。 因此,如能打破壁垒,看世界的角度会开阔很多。这种打破,不是流于形式地搞什么跨领域研究。专业之所以叫做专业,就在于有其边界、方法,和工具。但一些思路和想法,则可以超越专业,在更高的一层具备意义。这样,不同的专业,会有一些相近的想法可以类比,可以由专业的外部得到启发。这正是宋儒常说的“理一分殊”。 比如有人问贾樟柯,哪种剧作理论对他影响最大。贾樟柯说,傅山的书法理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假如有编剧听了这句话就去研究傅山的书法,想从中得到编剧的技巧,那可谓傻到透顶了。——毛都不会得到的。这是因为,傅山的话与其说是启发了贾樟柯,不如说是印证了贾樟柯。是贾樟柯在具体修改剧本的时候,通过无数次的尝试,越来越认同“宁拙毋巧”的道理,而不是反过来。就像从一幅大比例尺的地图上,可以得到小比例尺地图的信息,但反过来却不行。因此王阳明的“事上磨练”也是这个意思。是经由对许多细微之处的认知,打成一片,形成对世界的看法。而非上来就谈大局观,那样只会蹈入空虚。 只是计划今天读书要读多少页,今年要读多少本书,是没有意义的,意义全在于如何展开,如何将书中的精义摄取出来,到自己脑子里,再把其余的抛掉,尔后,读书才会对你产生意义。至于阅读的具体方法,有空再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