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闲话说官

时间:2014-10-31 17:32来源: 作者:夜之鹰 点击:
现在“仇官”和“仇富”的心理实在是很泛滥,只要是涉及官员和富人的话题,必定是引来口水一片。富而不仁,官而不清(这里的清,已经不仅仅是清廉的含义了,似乎只要是当官的,老百姓都认为他不清不楚了,当然包括执政能力方面、经济方面也包括生活方面。),已经畸形得

“官”是老百姓对处于统治地位的一类人的俗称,现阶段比较书面的说法叫“领导”。“官”这种东西,确实是个神奇的东西,因为对于官,大多数人实在是又恨又爱。

现在“仇官”和“仇富”的心理实在是很泛滥,只要是涉及官员和富人的话题,必定是引来口水一片。富而不仁,官而不清(这里的清,已经不仅仅是清廉的含义了,似乎只要是当官的,老百姓都认为他不清不楚了,当然包括执政能力方面、经济方面也包括生活方面。),已经畸形得近乎正常。而且总的来说,仇官比仇富更甚。对官员说三道四的,一般都是平民百姓,而且每每骂完当官的如何贪污腐败之后,都要加上一句:要是老子当官了就如何如何之类的感慨,内心又对“官”充满向往。

“官”从一开始就意味着更高的身份和地位,意味着高人一等和更多的特权,国人的特权思想一直都是根深蒂固的,归根结底就是对“官”的向往和膜拜。“官”据说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糟粕,既然这东西古已有之,那么搞清楚他的来龙去脉是非常有必要的。

据我所知,关于“官”,有记载的历史恐怕有追溯到尧舜时期,那时对“官”的要求是“贤”和“能”,说白了就是德才兼备,而且把德放在了首位。那时“官”的上位方式叫做“禅让”。最著名的就是大禹因治水有功被禅让当上部落联盟的首领。不过在此之前他的父亲则是因治水不力被处死了的。可见当时对于渎职的处罚之严厉甚至可以被判处死刑,这个对于当前一些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因该是一种根源的鞭挞。

那么,禅让是否是古代比较理想的政治模式呢?根据孙中山先生所说的:历史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理论,社会总是朝着更加先进的方向发展的。那么也就是说,后来“禹”的儿子“启”所开创的“世袭”制,应该是一种进步了。也就是从这以后,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官”基本上没有老百姓什么事了。当官的大多数都是和君王有血缘关系的或者裙带关系的所谓皇亲国戚。换句话说,只要你和上层沾亲带故,哪怕你生下来就是个痴呆弱智,你也是官,否则即使你学富六车,你也就是个屁。

这种情形一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稍稍有所改观。灭六国之后,秦始皇为了避免诸侯割据,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从这时开始,王族之外的人才有了步入官的行列的可能。注意,只是可能。到了汉朝,官员的任用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选拔制度,而是采用所谓的“察举制”。就是我们通常所熟知的“举孝”和“举廉”,这样的官员选拔制度一度使孝道和廉洁之风盛行,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对于官员的选拔制度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发生在短命的隋朝。隋朝虽然在二世就灭亡,但却做了一件影响至今的大事,那就是考试制度,当时称之为“科举”制度。隋炀帝治国无方甚至可以说昏庸无道,但就是在他老人家做皇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这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他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科举制度客观上为平民百姓参政提供了机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并被之后的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在随后的唐朝武则天当政时期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增加了“武举”和“殿试”。为什么独在女皇当政时开创武举和殿试,恐怕是女人对男人天生的好奇,即使女皇也不能免俗。估计武则天她老人家也想看看这个最有力量和最有文才的人到底是什么个东西,就好比聊久了的网友老想见见面是一个道理。(胡诌,权当一笑)这个从当时的官员选拔标准的第一条“体貌丰伟”上可见一斑,所以说长得好实在是得天独厚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不曾再见的旅行:旅游 攻略

作者:黄兴 主编

  本书内容选取国内充满小资气息的十个热门旅游景点,不同的人物在每一个景点发生的或艳遇或邂逅或赶赴约定等不同的…

发布者资料
夜之鹰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4-10-18 16:10 最后登录:2014-11-04 11:11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