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平波不尽蒹葭远。清霜半落沙痕浅。烟树晚微茫。孤鸿下夕阳”,就是此时景象。蒹葭是芦苇。 露以润草,霜以杀木,这是露与霜的区别。露因阴冷凝而为霜,万物沾霜色变,这就是“树叶霜红日”。秋色因此是伤残色,古人也因此说霜为“丧”。写秋色的诗中,我喜欢杨万里的“荒荒瘦日作秋晖,稍稍微暄破晓霏。只有江枫偏得意,夜挼霜水染红衣。”荒荒是黯淡迷茫,杜甫用“野日荒荒白”,杨万里用“瘦日”,更显晚秋惨淡。挼是揉搓,李群玉是用过“霜水”的:“九月莲花死,萍枯霜水清。船浮天光远,棹拂翠澜轻。”杨万里以此想象出霜水与红衣之关系,真是出其不意。 九月肃霜。这个肃是缩,霜降收缩万物而落叶纷纷。叶落天清水寒,这就是庾信所说的“霜风乱飘叶,寒水细澄沙”。叶落枝疏山空,这就是李白所说的“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霜降意味着一季结束了:“九月霜秋秋已尽,烘林败叶红相映,惟有东篱黄菊盛。”新雁一声风又劲,一派萧条。 气肃霜严,林凋草劲。豺祭隼击,潦收川镜。枯草而劲,“草劲”乃疾风所激。菊黄豺祭,豺嗅霜风杀兽四陈,隼迎霜风而击长空,都是应时而动。而“潦”是积水,镜水萎缩了。 木落霜飞,渺渺飞霜夜,寥寥远岫钟,这就是“霜鸣”。苏味道的描写是,“孕冷随钟彻,飘华逐剑飞”,马戴的描写是,“鸟归霜磬静,僧语石楼空”,还是李白最超凡脱俗,他用“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夜霜散为流霜,萧萧霜月寒。空里流霜却不觉飞,到了清晨,晓陌飞霜定,飞霜定为霜条、霜枝,霜枝冷如玉。露沾叶兮泠泠,霜凝条兮漼漼,这个“漼漼”是垂泪貌,白居易写晚春,就用过这“漼漼”:“春深微雨夕,满叶珠漼漼。”别春夕照下的细雨,被雨水浸透的枝叶到处都垂着泪珠,多美啊。 《诗经·魏风·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屦是鞋,葛屦是葛丝编的草鞋。掺掺同纤纤——“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而夏葛屦,冬皮屦,葛屦履冰而知寒,因此才有《履霜操》。《履霜操》传为伯奇所作,伯奇是尹吉甫之子,尹吉甫听信了后妻谗言,疑其孝,把伯奇赶出门,伯奇编荷叶为衣,采萍花而食,清早履霜而自伤,援琴而鼓之:“履朝霜兮采晨寒,考不明其心兮听谗言。孤恩别离兮凗肺肝。何辜皇天兮遭斯愆,痛殁不同兮恩有偏,谁说顾兮知我冤。”这里的愆是过失、罪过,痛殁的“殁”是沦没。伤悲至极。 霜之白为皑,这没什么疑义。但古人还称甘霜、绀霜,杜甫诗“破甘霜落爪,尝稻雪翻匙”,令人浮想。绀是深青透红之色,青霜只有权德舆用过:“寂寞深夜寒,青霜落秋水”,青霜被晨红映透,大约就是“绀霜”,也就是范成大形容的“晓雾朝墩绀碧烘”吧。 素采冰华,絺文霜洁。絺在这里是指霜纹之细腻。霜天美,最美大约是梁简文帝的“浮云舒五色,玛瑙应霜天”。李商隐的“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也令人向往。 迎霜柿叶殷,秋町郁蒙茸,霜畦吐寒菜,霜打后的菜甜而好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