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中国人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饮茶的呢? 据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载:周武王于公元前1115年联合四川各民族伐纣之后,巴蜀所产的茶叶已被列为贡品,诸部落首领的贡品中就有茶叶,有人认为,这是我国有关茶叶的最早记载。而得到广泛认可的是唐代陆羽《茶经》中的观点:“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这是陆羽根据《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的记载而得出的结论。传说神农氏在野外用釜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入水中,使得水色微黄,入口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从此人们就开始饮用这种植物了。 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饮茶习俗的? 也许是古人习惯将于农业、植物、药物相关的事情都附会在神农氏的身上,所以,陆羽的说法被多数人接受就不足为怪了。 饮茶之风究竟始于何时,恐怕难以找到准确的答案,但国人的饮茶习惯有着悠久的历史却是毋庸质疑的。现存最早的饮茶资料出现在汉代。在西汉王褒所撰的《僮约》终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荼”等记载,“荼”就是指“茶”,可见当时社会已经有饮茶习惯,而且是待客的珍贵饮品。另外,长沙的西汉马王堆墓葬中也有记载饮茶的竹简,证明了西汉时已有了饮茶的习惯。 从西汉到三国时期,除巴蜀之外,茶通常是供上层社会享用的珍惜之品,饮茶限于王宫朝士,民间很少饮茶。茶作为四川特产,进贡朝廷,先传到长安,后逐渐传播到周围,茶也从四川沿水路传播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三国志·吴书·韦曜传》有“密赐荼荈以代酒”的记载,说明吴国宫廷也已经开始饮茶。 到了唐代,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饮茶之风扩散至民间,茶已经成为家庭饮料,且饮茶的方式也出现了重大的变革。 《旧唐书·李玉传》中提到:“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于人所资,远近同俗,既怯竭乏,难舍斯须,田闾之间,嗜好尤甚。”关于饮茶的风习,在时人的一些笔记小说中有比较生动的描述,当时的不少城市里,已出现了专门卖茶的茶馆。江西的浮梁(在今天的景德镇附近),就是当时着名的茶叶集散中心之一,唐诗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 而饮茶方式的改进,使饮茶成为了一种高雅的文化。据载,在唐之前,人们将茶叶和水一起倒入锅里,加入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佐料烹煮,水开后,去沫喝汤,这种方式有损茶叶的清香。到了唐代,饮茶的方式开始逐渐改变,人们总结出了一套新的方法:先煮清水,或在清水中加少量食盐,等水半开,倒入茶叶,沸后,取水饮用。对于饮茶使用的器具,已颇有讲究,陆羽指出:茶具以瓷器为好,瓷器又以青瓷为上,其中最好是浙江产的越瓷;而煮茶用的水,以山泉水为最佳。 到了宋代,饮茶之风更盛。不仅城市,就连乡村也出现了以卖茶为业的茶肆、茶坊。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序中说:“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熏陶得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顾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蒸点之妙,莫不早其极。”饮茶之风可见一斑。宋昊自牧《梦梁录》中更是将茶提升到了“开门七件事”的高度:“盖人家每日不可厥者,柴米油盐酱醋茶”。 到了元代,饮茶的方式又有了新的变化,唐以后,煮茶时虽不再往里加葱姜等佐料,但制作方式还是像以前一样,先将茶叶碾成细末,加入米粉之类的东西,制成茶团或茶饼,饮用时将茶团捣碎煎煮。从元开始,散茶逐渐取代了茶团、茶饼,人们在饮用时,就直接用焙干的茶叶煎煮,并且还出现了泡茶,一直延续到今天。 更为有趣的是,茶竟与婚俗的关系十分密切。自古以来,茶就具有爱情之树常情、婚姻之果常甜的寓意。唐宋时出现了“下茶”订婚的风俗,即男方把茶作为一种求婚的聘礼,如果女方接受了婚聘,就叫做“受茶”。《红楼梦》中,王熙风说林黛玉:“你既然吃了我们家的茶,还不给我们家当媳妇?”指的就是这种风俗。直到现在,有许多地方还保留着这种风俗。 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饮茶习俗的? 附:[宋] 蔡襄《茶录》 茶录 <wbr> <wbr> <wbr>宋·蔡襄 《茶录》是蔡襄有感于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而特地向皇帝推荐北苑贡茶之作。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为北宋着名茶叶鉴别专家。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任福建转运使,负责监制北苑贡茶,创制了小团茶,闻名于当世。 【原文】茶录 <wbr> <wbr> <wbr>宋·蔡襄 朝奉郎右正言同修起居注臣蔡襄上进(1):臣前因奏事,伏蒙陛下谕臣先任福建转运使日,所进上品龙茶最为精好。臣退念草木之微,首辱陛下知鉴,若处之得地,则能尽其材。昔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丁谓茶图(2),独论采造之本,至于烹试,曾未有闻。臣辄条数事,简而易明,勒成二篇,名曰茶录。伏惟清闲之宴,或赐观采,臣不胜惶惧荣幸之至。仅序。 【注释】 1.朝奉郎、右正言、同修起居注:朝奉郎、右正言,皆为北宋官职名。起居注,我国古代专门记录帝王言行的册籍。《隋书·经籍志》说:“起居注者,录记人君言行动止之事”。2.丁渭茶图:丁渭(966~1037),字谓之,苏州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曾任福建漕使,督造贡茶,创制大龙风团饼茶。着有《北苑茶录》三卷。 上篇(论茶) 【原文】 色 茶色贵白。而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善别茶者,正如相工之瞟人气色也(1),隐然察之于内。以肉理实润者为上,既已未之,黄白者受水昏重,青白者受水鲜明,故建安人开试(2),以青白胜黄白。 香 茶有真香。 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建安民间皆不入香,恐夺其真。若烹点之际,又杂珍果香草,其夺益甚。正当不用。 味 茶味主于甘滑。惟北苑凤凰山连属诸焙所产者味佳(3)。隔溪诸山,虽及时加意制作,色味皆重,莫能及也。又有水泉不甘能损茶味。前世之论水品者以此(4)。 藏茶 茶宜箬叶而畏香药(5),喜温燥而忌湿冷。故收藏之家,以箬叶封裹入焙中,两三日一次,用火常如人体温温,则御湿润。若火多则茶焦不可食。 炙茶 茶或经年,则香色味皆陈。于净器中以沸汤渍之,刮去膏油一两重乃止,以钤箝之(6),微火炙干,然后碎碾。若当年新茶,则不用此说。 碾茶 碾茶先以净纸密裹捶碎,然后熟碾。其大要,旋碾则色白,或经宿则色已昏矣。 罗茶 罗细则茶浮,粗则水浮(7)。 候汤(8) 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9),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辩,故曰候汤最难。 熁盏(10) 凡欲点茶。先须熁盏令热。冷则茶不浮。 点茶 茶少汤多,则云脚散(11);汤少茶多,则粥面聚(12)。钞(亦作抄,用匙子,小勺挹取)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故较胜负之说,曰相去一水两水(13)。 【注释】 1. 正如相工之瞟人气色:相工,以替人占相为职业的人。瞟,邪视。 2.建安:汉时县名,唐称建州,即今福建省建瓯县,其县境有建溪、凤凰山等,以产"北苑贡茶"闻名。 3.北苑凤凰山:凤凰山在福建建安县西二十里,为"北苑贡茶"的主要产地。 4. 前世之论水品者:指唐代张文新撰《煎茶水记》。 5. 茶宜箬叶而畏香药:箬,读音ruo,柔嫩的香蒲。畏香药,茶叶有很强的吸异味性,所以最怕和别的香料药物搁置一起。 6.以钤箝之:钤,炙茶器具。见下篇:“茶钤屈金铁为之,用以炙茶。” 7. 粗则水浮:水浮,指茶未粗大,水不能侵透,水和茶未不融溶。 8.候汤:古人点茶专用木语。指掌握煎水的适度,则陆羽《茶经》“五之煮”中的“二沸之汤”。后世人说:“汤嫩则茶力不出,过沸则水老而茶乏”。可见,点茶水要煮到恰到好处,不老不嫩。 9. 前世谓之蟹眼者:唐代人多用“鱼目”、“蟹眼”比喻煎水的程色。如皮日休《煮茶诗》:“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浮”。 10.熁盏,古人点茶专用术语。即在注汤前光用沸水或炭火给茶盏加热。熁,《集韵)解释说:“火迫也”。 11. 云脚散:古人点茶专用术语。指茶少水多时茶末有的浮在水面,有的漂浮水中,如同云脚一样散乱。12. 粥面聚:古人点茶专用术语。指水少茶多时。茶叶未聚在水面,如熬的粥面一样。曰相去一水两水:古人斗茶,决胜负不止一次,例如斗三次有两次先见水痕者为负。宋晁补之有诗云:“建安一水去两水,相较岂知泾与渭?” 下篇(论茶器) 【原文】 茶焙 茶焙编竹为之裹以箬叶,盖其上,以收火也。隔其中,以有容也。纳火其下去茶尺许,常温温然,所以养茶色香味也。 茶笼 茶不入焙者,宜密封裹,以箬笼盛之,置高处,不近湿气。 砧椎(1) 砧椎盖以砧茶;砧以木为之;椎或金或铁,取于便用。 茶钤 茶钤屈金铁为之,用以炙茶。 茶碾 茶碾以银或铁为之。黄金性柔,铜及喻石皆能生鉎(2),不入用。 茶罗 茶罗以绝细为佳。罗底用蜀东川鹅溪画绢之密者,投汤中揉洗以幂之(3)。 茶盏(4) 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5),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 茶匙 茶匙要重,击拂有力。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为之。竹者轻,建茶不取。 汤瓶 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或瓷石为之。 【注释】 1. 砧椎:砧,读音zhen1,砧板。椎,捶击具,如木椎、铁椎。 2. 铜及喻石皆能生鉎鉎:鉎,《集韵》解释说:“铁衣也”。即金属的锈。 3.授汤中揉洗以幂之:幂,覆盖、罩住。 4. 茶盏:茶杯。《方言》“盏,杯也”。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绀,深青带红的颜色。纹如兔毫,黑釉表面有细丝状白色斑纹,形如兔毫。按,此杯名叫“黑釉兔毫杯”为建安贡品,北宋时皇家专用。 后序 茶录 <wbr> <wbr> <wbr>宋·蔡襄 臣皇佑中修起居注(1),奏事仁宗皇帝,屡承天问,以建安贡茶并所以试茶之状。臣谓论茶虽禁中语,无事于密,造茶录二篇上进。后知福州,为掌书记窃去藏藁(2),不复能记。知怀安县樊纪购得之,遂以刊勒行于好事者,然多舛谬(3)。臣追念先帝顾遇之恩,揽本流涕,辄加正定,书之于石(4),以永其传。治平元年(5)五月二十六日,三司使给事中臣蔡襄谨记(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