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新诗海中的一盏导航明灯(2)

时间:2014-07-14 05:55 来源: 作者:野雪博客 点击:
留守儿童 他喊了一声:妈 然后红了一下脸低下了头 他喊了两声:妈 接着又追出一个女人老远再悻悻地回来 他一连喊了三声:妈 直到——喊醒了自己的梦 奶奶一边抹泪一边喃喃地摇着头: 这孩子,这孩子…… ——选自20

留守儿童

他喊了一声:妈

然后红了一下脸低下了头

他喊了两声:妈

接着又追出一个女人老远再悻悻地回来

他一连喊了三声:妈

直到——喊醒了自己的梦

奶奶一边抹泪一边喃喃地摇着头:

这孩子,这孩子……

——选自2014年4期《文学港》

【赏析】这首诗像一朵美丽绽开的花朵,把一个留守儿童思念母亲的情感之花,通过诗点一瓣一瓣展开,最后展露出动人的深意。第一个诗点,“他喊一声:妈/然后红了一下脸低下了头”,这个诗点揭示留守儿童有多长的时间才能见一次妈妈,以至于见了妈妈像见了陌生人一样红了脸;第二个诗点,“他喊了两声:妈/接着又追出一个女人老远再悻悻地回来”,长时间见不到妈妈的而产生了错认别人为妈妈而且执着的追出很远的情景,进一步打动读者的心灵;第三个诗点,“他一连喊了三声:妈/直到——喊醒了自己的梦”,事不过三,孩子的这三声妈,也没有把妈妈喊回家,却喊醒了自己的梦,诗的主题终于显露出来。这首诗写到这里,已是一首好诗,让所有读诗人能代表的社会群体为此喊痛,可是诗人并没有放过我们。诗人和读诗人之间并不是像接力赛那样,把接力棒传给读者就完,他要充分彻底让读者与自己的诗意情感脉搏一起跳动。这位老道的诗人,最后又呈现出这样一个诗点,“奶奶一边抹泪一边喃喃地摇着头:这孩子,这孩子……”,最后一句诗点够狠,彻彻底底的把读诗人的情感击中,驱使你的情感不得不关注留守儿童,而不仅仅依靠那些该颐养天年更需要有人照顾的老人们。此诗之美,不仅仅是诗点点缀,更是诗的主题揭示留守儿童的梦,以梦展示艺术效果更具有普遍感染意义。

关于梦对诗歌的影响,《好诗妙品录》第五辑有详细地论述:“梦境,是诗歌的乐园,诗歌创作不能丢失这一视角指向区域。实践证明,让人震撼令时间记住的大诗歌,大都富有梦幻特征。而它,绝对是超现实的,甚至让人不可思议,似乎是与眼前的一切毫无关系的。但,它又确实存在着,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令人向往与着迷。而在诗歌创作中,如果我们恰如其分的捕捉到了它,也就拥有了我们常说的‘神来之笔’。”用此诗学观来分享张庆岭的这首《黑夜》:

黑夜

天 伸出手把自己的眼睛捂住

就什么都看不见了

星星说着梦话 一闪一闪地在

诉说萤火的委屈

醉生梦死的手们依然在伸向深处

多么害怕指缝儿里长出黎明

——选自2014年第4期《文学港》

【赏析】古今中外,诗人与梦就分不开的。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李贺的《梦天》、陆游的《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李清照的《渔家傲·记梦》、泰戈尔的《在一个梦中的朦胧的道路上》等等举不胜举。现实是黑暗的,诗人通过幻想来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梦无疑是最好的依托形式。诺奖获得者特朗斯特罗姆也有一首《巴拉基列夫的梦》的诗,诗中叙述俄国的一位作曲家巴拉基列夫,他的生死命运是必须要演奏一个古怪的乐器,“你会吹这个,就可免遭一死!”于是,他不得不向那些不懂音乐的身边一位水手求救。“……掌声!巴拉基列夫从梦中惊醒……马车在黑暗中飞快的奔跑。”是梦还是现实,作为读者,我的感受是自己过往人生那些噩梦,还要继续进行没有停下来的迹象惊心动魄的现实。一谈到梦,就很容易把问题扯远,从而规避和远离现实。回过头来,我们分析这首关于梦的诗歌。这首《黑夜》呈现了两个主人公,一个是天,一个是星星。在诗中,天和星星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天自欺欺人的用手捂住自己的眼睛,做着掩耳盗铃的欺世大盗行为,星星在苟且偷生中发着萤火的微弱光芒做着恢复个性的梦想,或者说在梦中发着自己的牢骚。这些可怜的星星们啊,就连委屈的苦水也只能以梦话的方式自我倾诉呀!这是怎样的一个所谓天道统领的世道啊!一手遮天是长久不了的,即使是代表的天之手也会泄露真相,光明一定会从那些醉生梦死的既得利益者的手中滑落出来。这首诗,读着读着,你就会从梦中醒来。因此,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诗人特朗斯特罗姆说:“诗,是我让它醒着的梦。”

一首好诗,通过梦幻和神秘来呈现,的确有效果,然而诗和人一样需要骨骼,骨骼展示诗的灵魂,请看张庆岭的《好诗妙品录》第四辑的诗学观:“诗写,所直面的对象,是大海,而要想驾驭它,就必须先学会驾驭大海中的一滴水。这里有两点含义,其一,诗源于细微,它是一滴水所洞见、所折射的巨大光芒,奋勇地打破习惯文化的甲壳,回到无意识,回到下意识,回到潜意识,回到生命的原点,回到先验,回到前文化,回到细节,回到小;其二,从事物形成的关键点上、起始点上、元素点上,看事物,观世界,从而捕捉诗意,臻成诗章。”以此诗学观来赏析张庆岭的《星星》诗刊全国大奖赛获奖作品:

情丝丝意丝丝

名字,突然喊了自己一声,

一切便在记忆里,幡然复活了。

木屋。大野。夕阳。没有流水,小桥留在唐朝。月亮,猫在心里,刚刚发芽,就长成了一颗小小的星星。草丛,不想停止疯长,小声地锯着自己的胆魄。

沉浸在清凉里的赤、橙、黄、绿、青、蓝、紫,各自怀抱着的大、小、胖、瘦、老、嫩、芳、香,全都探出头来……

可,大幕还没有拉开。

梨,不好意思。苹果,红着脸。香蕉,一直在伸长脖子。马奶子、巨峰,将葡萄们一粒一粒团结得像一堆爱情……上帝在翻阅《圣经》,时间

一动不动

语言是多余的。心思是多余的。微笑是多余的。就连游离的目光,都是多余的。

就这样,我的那句话,还未冲出喉咙,就在

去唐朝的路上

夭折了。

——选自中国红海杯全国散文诗大赛《星星》散文诗?下月刊

【赏析】这首诗有气魄,几乎把古今与中外、宇宙与自然、历史与政治、梦想与现实、个人与民族等等囊裹于内,比大海要辽阔的多。这么辽阔的内容,诗人却只是在描述一滴水一样的诗点。逐一分析,“名字,突然喊了自己一声,一切便在记忆里,幡然复活了。”这里的“名字”可以是一个人的乳名,也可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传统文化及梦想。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刚刚解决温饱,从匍匐的地上爬起来、从依赖和跪拜的迷信中醒来、从为生存自相残杀互相愚弄的野蛮中冷静下来,那些与世无争的、无忧无虑的、美丽童话般的故乡召唤急切中被提上日程。“木屋。大野。夕阳。没有流水,小桥留在唐朝。”水,乃万物生长之依靠,这里却没有水。没有水,意味着没有希望,意味着一切美丽都是梦幻和假象。没有水,有桥。这桥,仍然是民族辉煌的故乡时期唐朝的桥,这才是真正的小桥,现实中不存在,只有回到唐朝才能找到一座真桥。“月亮,猫在心里,刚刚发芽,就长成了一颗小小的星星。草丛,不想停止疯长,小声地锯着自己的胆魄。”月亮,本是黑暗中最美丽的镜像,然而,在人们的内心对光明的追求中,只能零零星星的发一点小芽儿。即使想做一株小草,也不能动静太大的繁殖草丛疯长的实力,不敢反抗或争取自由和空间,即使是自怨自艾、自我毁灭、自摘胆魄也要小声一点,不能弄出一点声音。即使这样,“沉浸在清凉里的赤、橙、黄、绿、青、蓝、紫,各自怀抱着的大、小、胖、瘦、老、嫩、芳、香,全都探出头来……”这个多彩缤纷充满个性的世界,还是一个个的“全都探出头来……”真骨头来了,“可,大幕还没有拉开。”这一句话,就足够了。黑幕没有拉开,在黑暗中,作为独立个性的生命们如何伸展各自的美丽?“梨,不好意思。苹果,红着脸。”梨,像那初次犯错的小家伙,还不好意思,时间一长,没人监督下和欲望鼓动下,一定会长成一个贪得无厌的大果子;苹果,红着脸,就像那留守儿童见了自己的妈也眼生中红着脸。“香蕉,一直在伸长脖子。马奶子、巨峰,将葡萄们一粒一粒团结得像一堆爱情……”香蕉,再好吃,也有纪律限制,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各种各样的葡萄,都紧密团结在一根根木枝周围你挤我我挤你,泛滥着一堆一堆同志恋般形式上的爱情。“上帝在翻阅《圣经》,时间/一动不动/语言是多余的。心思是多余的。微笑是多余的。就连游离的目光,都是多余的。”掌控我们命运的上帝在翻阅西方的《圣经》,不是我们盛唐时的佛祖在翻阅《佛经》,也不是我们诠释文化命脉的圣人在翻阅《诗经》、《易经》、《内径》和《道德经》。时间、空间、语言、微笑、目光都产生在东方的土壤里,然而掌控命运的上帝却在西方(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和资产阶级自由化在东方大搞内战或者和平演变),这种社会精神和文化裂变下,要想活出真实的个性,只能成为一切主流文化中的多余人(或者放大一点说,成为一个多余的国家)。“就这样,我的那句话,还未冲出喉咙,就在/去唐朝的路上/夭折了。”一滴水,能洞见大海;一个人的苦闷,能呈现一个民族的整体无奈。带着上帝翻阅《圣经》的目光,我们大家只能一起夭折在返乡于唐朝的路上。让上帝下课,换成老子、孔夫子等我们自己的祖宗老师,能否改变人的内心混乱?个性化年代已经来临,每个人都想当上帝,也都有条件当上帝的。正如自媒体时代,每个人手指一动可以把你的话语通过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发到互联网上。有很多人并没有机会学习有资格成为上帝,却一步登天,混乱是必然的,只能通过治理,不可再来一次屠杀!拉开那张遮掩的大幕,瞧瞧这些可爱的脸。这首诗里,埋了骨头,轻轻地看上去,风平浪静,很美;掂一掂,有些沉重,有些消极;再掂一掂,掂出诗人埋藏的那根骨头,那黎明前的黑暗渴望光明的骨头。

张庆岭的《好诗妙品录》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诗学着作,对于初入诗门的写作者、诗歌创作处在突破阶段者、喜欢新诗的那些读者等等爱诗者,是中国茫茫新诗海中一盏导航的明灯。用张庆岭的诗学观赏析他的诗歌,棋逢相当,的确都很精彩。不仅诗学观令人叹为观止,而且一首一首的好诗,更是令人百读不厌。在诗歌史上,诗学的研究和诗歌创作并驾齐驱的人的确不多。诗学,在于传播、在于授业、在于奉献和支持。张庆岭的诗学思想和理论,正是建立在不断发现好诗、不断说诗评诗、不论好诗出处、支持好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诗歌创作的成功,在于诗人对自由的张扬、个性生活的独立和革命创新。从张庆岭的诗中可以看到,他一直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也以很低的姿态关注着社会和国家的变化,写出许多内涵丰富的诗作。真正的诗人拒绝雄辩,拒绝说理,拒绝解释。他们的任务只是在塑造精神,在于揭示神秘,诗如同梦幻。诗是书写未来的一门艺术,诗人是通过诗艺泄露天机者。诗学的特点,是说明白,是把诗人泄露天机的艺术解释清楚。古今诗学大成者,难见写诗也能大成。因此,张庆岭的诗学研究成果,敢于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对他的诗歌创作来说是一种牺牲和奉献。中国当今诗坛的不景气和郁闷现状,正需要这样的诗坛担当者作为一个领军人物出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危机改变人生:危机是生活的影子

作者:易云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危机意识,这个国家迟早会遇坎,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危机意识,这个企业迟早会垮掉,一个人如果没有…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