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楼梦》哪个章节最适合入教材

时间:2014-06-03 07:00 来源: 作者:曹宗国 点击:
《红楼梦》理应节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但实际情况是有些年代选了,有些年代又没有选;而且即便是选了,也是东扯西拉,很不规范,很不如人意。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中学教师以及学生,都对此议论纷纷,因此提出来说说。 经典名着节选入教

《红楼梦》理应节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但实际情况是有些年代选了,有些年代又没有选;而且即便是选了,也是东扯西拉,很不规范,很不如人意。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中学教师以及学生,都对此议论纷纷,因此提出来说说。

经典名着节选入教材,当然一是要适合中学生的教育情况,二是要能体现作品的思想艺术精华。有些经典作品就选得很好。比如《三国演义》把“蒋干中计”一节选入,就通过赤壁大战中曹操和孙刘对垒、周瑜巧施离间计的生动情节,很好了代表了小说展现英雄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那里面周瑜酒醉舞剑放歌的精彩细节深深地刻在了一代又一代学子的记忆里,从而对《三国演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如《水浒传》节选了“林冲风雪山神庙”, 在大雪纷飞中戴着破毡帽、枪挑着酒葫芦的林冲的形象就让学生对水浒英雄深深着迷。还有《西游记》节选“孙悟空大闹天宫”,那一节被绑在柱头上的孙悟空呼风唤雨的文字真是经常极了,让学生乐得咋咋咂嘴、手足舞蹈。《儒林外史》选了《范进中举》,从此谁人不知范进,那个不晓《儒林外史》。

然而《红楼梦》入选的情况就有些糟糕。且不说1957年到文革中有十多年完全没有入选,也不说文革中因为毛泽东评论说《红楼梦》是讲阶级斗争的,就把第四回“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或将“护官符”作课文题目)选入 成为相当一段时间里的“传统教材”,这是多么的不合理;就拿历来入选过的和现在入选的“林黛玉进贾府”、“刘姥姥—进荣国府”、“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林黛玉之死”、“宝玉挨打”、“香菱学诗”、“抄检大观园”等等,其实都不是最恰当的。

据网上资料,台湾现行教材中, 高中《国文》第二册有“刘姥姥”一课,香港现行教材中,高中《中国文学》第三册选了“接外孙贾母惜孤女”为课文,而新加坡华语学校所使用的中学华文课本中则初、高中均选,初中有“贾母宴请刘姥姥”一课,高中有“晴雯撕扇”一课等等,我认为也都不算最佳选择。

要论入选的标准,用极左的所谓“封资修”和“阶级斗争”观点来衡量当然应该抛弃,但很重要的一点还得考虑能否代表《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色,而且最好是采用曹雪芹本人的文字。“林黛玉之死”、“抄检大观园”显然是属于高鹗的续作,所以我认为不大合适。“林黛玉进贾府”、“刘姥姥—进荣国府”,虽然能展现荣国府的荣华富贵和许多人物性格形象;“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宝玉挨打”、“香菱学诗”,“晴雯撕扇”虽然是曹雪芹的文字,也比较干净,有点红楼的味道,但都不能体现《红楼梦》的基本思想主题。

《红楼梦》的基本思想主题到底是什么?有的说是反封建,有的说是大文化百科,有道理,但大而不当。具体点说,多数读者所感受到的,最明显的,应该还是宝黛爱情。只有宝黛的故事才最能代表《红楼梦》,才最能让学生知道《红楼梦》,这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上述所有选节恰恰都回避了这个主题,那怎么能代表《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色呢?不能代表《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色,怎么能算是最合适的节选呢?

也许有一种考虑是对初高中学生不适合涉及爱情的内容,我认为这个问题也要适当对待。中学生早恋当然不宜刺激,但采取完全封闭隔绝避而不谈的办法也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正面引导,掌握好分寸。如果破除了保守观念,《红楼梦》中也不是没有适当的文字可供选择。

比如《红楼梦》32回中的一节(据说五十年代曾经节选过的),内容是描写处于初恋状态的宝黛富有戏剧性表白爱情,他们的心理和话语行为既反抗封建意识,又不失纯真,很能代表《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色,也比较适合高中学生阅读。我认为这一节应该是最适宜节选入中学教材的,建议今后的教材加以采用。

为了说明问题,我把这段文字名为《宝黛诉衷情》抄录于后,大家看怎么样。

宝黛诉衷情

林黛玉知道史湘云在这里,宝玉又赶来,一定说麒麟的原故。因此心下忖度着,近日宝玉弄来的外传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鸳鸯,或有凤凰,或玉环金佩,或鲛帕鸾绦,皆由小物而遂终身。今忽见宝玉亦有麒麟,便恐借此生隙,同史湘云也做出那些风流佳事来。因而悄悄走来,见机行事,以察二人之意。不想刚走来,正听见史湘云说经济一事,宝玉又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若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不禁滚下泪来。待进去相见,自觉无味,便一面拭泪,一面抽身回去了。

这里宝玉忙忙的穿了衣裳出来,忽见林黛玉在前面慢慢的走着,似有拭泪之状,便忙赶上来,笑道:“妹妹往那里去?怎么又哭了?又是谁得罪了你?”林黛玉回头见是宝玉,便勉强笑道:“好好的,我何曾哭了。”宝玉笑道:“你瞧瞧,眼睛上的泪珠儿未干,还撒谎呢。”一面说,一面禁不住抬起手来替他拭泪。林黛玉忙向后退了几步,说道:“你又要死了!作什么这么动手动脚的!”宝玉笑道:“说话忘了情,不觉的动了手,也就顾不的死活。”林黛玉道:“你死了倒不值什么,只是丢下了什么金,又是什么麒麟,可怎么样呢?”一句话又把宝玉说急了,赶上来问道:“你还说这话,到底是咒我还是气我呢?”林黛玉见问,方想起前日的事来,遂自悔自己又说造次了,忙笑道:“你别着急,我原说错了。这有什么的,筋都暴起来,急的一脸汗。”一面说,一面禁不住近前伸手替他拭面上的汗。宝玉瞅了半天,方说道“你放心”三个字。林黛玉听了,怔了半天,方说道:“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不明白这话。你倒说说怎么放心不放心?”宝玉叹了一口气,问道:“你果不明白这话?难道我素日在你身上的心都用错了?连你的意思若体贴不着,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林黛玉道:“果然我不明白放心不放心的话。”宝玉点头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林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却怔怔的望着他。此时宝玉心中也有万句言语,不知从那一句上说起,却也怔怔的望着黛玉。两个人怔了半天,林黛玉只咳了一声,两眼不觉滚下泪来,回身便要走。宝玉忙上前拉住,说道:“好妹妹,且略站住,我说一句话再走。”林黛玉一面拭泪,一面将手推开,说道:“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早知道了!”口里说着,却头也不回竟去了。

宝玉站着,只管发起呆来。原来方才出来慌忙,不曾带得扇子,袭人怕他热,忙拿了扇子赶来送与他,忽抬头见了林黛玉和他站着。一时黛玉走了,他还站着不动,因而赶上来说道:“你也不带了扇子去,亏我看见,赶了送来。”宝玉出了神,见袭人和他说话,并未看出是何人来,便一把拉住,说道:“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袭人听了这话,吓得魄消魂散,只叫“神天菩萨,坑死我了!”便推他道:“这是那里的话!敢是中了邪?还不快去?”宝玉一时醒过来,方知是袭人送扇子来,羞的满面紫涨,夺了扇子,便忙忙的抽身跑了。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真思想:马克思哲学的超越之维

    作者:胡伟

    本书结合西方哲学,以更为“接地气”的马克思哲学解读现代社会的各种文化困境,回答青年人在日常生活的心灵困惑,对现…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