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还在想,太多太多的以文学作品名义出现的文字,压根就不是文学。鲍尔吉原野在成都讲学时曾说,有好多人在糟蹋散文。原话记不得,大致是这个意思。其实,被糟蹋的何止是散文,整个文学都在被糟蹋,就像一个良家妇女被弄到卖笑场,东一家西一家地零售。 就这样想的时候,忽然读到《文学报》上陈劲松先生的文章,题为《文学的泛滥与经典的匮乏》陈先生说—— 客观地说,当下中国文学面临的现实处境并不乐观。一方面,从事文学写作的人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激情越写越多,互联网的兴起更让文学几成泛滥之势,但面对时代的复杂与斑驳、荒诞和疼痛,多数 却“自愿放弃心灵对某种真实的探求,不去主动让灵魂抵达社会现实的最内部,抵达人的最真实的内心”,而是选择和市场同流,与世俗合污,以致出现“回避崇高,情感缺失,以量代质,近亲繁殖,跟风炒作,权力寻租,解构经典,闭门造车,技术崇拜,政绩工程”的恶俗景象。因此,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的好作品仍然匮乏;另一方面,耐着性子阅读文学作品的人越来越少。在当下许多人的阅读生活中,成功学、厚黑学、养生学类读物占据了主流,即使涉及文学,也基本局限于玄幻、盗墓、官场、职场为主题的类型文学。一言以蔽之:“务实性”成为时尚,“娱乐化”成为流行。所以,有论者认为,我们今天有小说、诗歌、散文等等,但是却鲜有文学,文学的存在方式被连根拔起,不再从其历史的土壤中汲取任何的营养,不再有存在的任何新发现,文学发展的历史停滞了,而依其惯性产生出来的只是非艺术性的文字作品而已。如此情形,敢问经典何在? 我喜欢这样的客观,而不喜欢把某几位 的作品主观地说成了可以与“郭鲁茅巴老曹”并列的经典。陈先生的话也是很准确,现在文坛泛滥的不是文学,而是狗屎。不妨问一下,“那些东西真的是文学吗?” 不是说非要创作出经典不可,但却决不能硬说自己的东西是经典,更决不能没有经典创作的追求。我想说的是,太多文学从业人员,根本就不是文学人,不过是靠文学来化妆来包装的恶俗之人,或者叫以文学的名义装大象。为什么这样说,原因有两个。一,作品里没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二,作品没有文学性,要人物没人物,要语言没有语言,要意境没有意境。一言以敝之,傻瓜吃狗屎并且一边吃一边张扬。 那么,什么是真文学,什么是经典作品,请听陈先生说—— 唯有经过岁月淘洗和时间考验的文学作品,才能成为经典。或者换个角度,借布鲁姆的话来说:“一项测试经典的古老方法屡试不爽:不能让人重读的作品算不上经典。”文学经典如果有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就在于不同时代的读者,愿意对其进行反复阅读和阐释。而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在于它既塑造了经典的人物形象,譬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和祥林嫂,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和高老头; 又积淀了丰富的思想,譬如曹雪芹的《红楼梦》 和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 还体现了独特的审美追求,譬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从而达到文学性、思想性和审美性的完美统一。 我认同这样的标准。因为舍此不会有别的标准。我们再探索再颠覆,基本的常规的东西是不会变的。 文学自文革后,不再是受岐视的东西,八十年代的创作自由,让它一下子成了宠儿,并且成了明星。于是,谁都想与它套近乎,沾一下光。于是,文学泛滥成灾。 甚而至于,将一团团狗屎公然放在神案上,公然说:“这是经典的祭品”这是当下文学没有经典的根本原因。文学不能自设有形的门槛,但前来的人应有个门槛,上面最好挂一个牌子,清楚写道:“我是谁?我到底是谁?我是那块料吗?”如能这样,形势就大可以乐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