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亚洲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 是谁

时间:2014-05-08 06:52来源: 作者:洪烛 点击:
  1912年,泰戈尔亲自将诗集《吉檀迦利》译成英语,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是亚洲的第一位获奖 。

诗人很多。能够有幸被称作诗哲的,则屈指可数。泰戈尔无疑是其中的一位。他的诗歌所阐述的,井不是什么深奥的教义,而是一种最单纯的哲学:爱的哲学。爱几乎浸透在他笔下的每一个字里。经过了洗礼之后的诗篇,自然带有经典的意味。

他终生吟咏的是广义的爱:不仅存在于男性与女性之间,人与人之间。甚至还普及到人与神之间。“你已经使我永生,这样做是你的炔乐。这脆薄的杯具,你不断的把它倒空,又不断的以新生命来充满。这小小的苇笛,你携带着它翻山越谷,从笛眼里吹出永新的音乐。在你双手的不朽的安抚下,我的小小的心,消融在无边快乐之中,发出不可言说的词调。你无穷的赐予只倾入我小小的手掌。一个时代过去了,你还在倾注,而我的手里还有余量待充满。”这是诗集《吉檀迦利》的首篇。你猜它是写给谁的?是写给神的。“吉檀迦利”在印度语里是“献诗”的意思。泰戈尔的许多诗篇都孜孜不倦地表达着人对神的爱,而不仅仅是崇拜与敬畏。

泰戈尔本人也解释过:“在印度,我们的文学大部分是宗教性的,因为与我们同在的神井不是一个遥远的神仙,属于我们的寺庙,也属干我们的家庭、我们在所有恋爱与惠爱的人际关系中。都感觉到他与我们亲近。而在我们的喜庆活动中,他又成了我们尊敬的主人。”泰戈尔,不像沉思冥想的哲学家,更像是神的祭司,甚至把自己都当作祭品了,供奉在神的面前。他的诗歌里是没有阴影的,只有浪漫、欣慰、回忆与感怀。哦,透明的诗人。

“泰戈尔的这些诗歌的散文译本使我心潮起伏,多年来还没有什么作品这样打动过我……这些抒情诗——以其思想展示了一个我平生梦想已久的世界,—个高度文化的艺术作品,然而又显得极像普通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值物,仿佛青草或灯芯草一般。一个和宗教同为一体的传统,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传下来,从有学问和没有学问的人们那儿采集了比喻和情绪,把学者和贵人的思想,重新带给群众。”这是爱尔兰诗人叶芝对《吉檀迦利》的评价,来自东方的诗圣的哲思令他惊叹。

泰戈尔生于1861年,卒于1941年,一直活到了80岁高龄。他留给世人的,是一位白胡子老人的印象。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读他的《飞鸟集》与《园丁集》了,并且从插画里见到了这位美髯飘飘的老寿星。我当时还暗自感叹呢:泰戈尔不用化妆,就可以扮演给孩子们送礼物的圣诞老人。尤其是他的《新月集》,照耀着一个天真烂漫的儿童世界。或许,泰戈尔从来没有遗失过那颗斑斓的童心,而这正是爱的最初萌芽。直到他很老了,仍然能够写出鲜嫩欲滴的诗句。在透明的诗人面前,世界也变得透明了。

“假如我变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哈哈的在凤中摇摆,又在新生的树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没有比这更单纯的哲学了,也没有比这更沉重的了。有人说,泰戈尔的诗就像安徒生的童话一样,具有一种不可测的魔力——它会使人脱胎换骨,使人沉浸于其中而忘却了灾难、痛苦、战争以及邪恶。

“真、善、美”这三个字,是最适宜用来形容泰戈尔的,而且并不会显得概念化。他是为真而生,为善而活,为美而死的。但说到底,真正的原动力还是基于爱。爱使他的人格与诗风没有任何杂质。泰戈尔,一块诗歌的明矾,净化了周围的一切。

1912年,泰戈尔亲自将诗集《吉檀迦利》译成英语,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是亚洲的第一位获奖 。

泰戈尔曾经访问中国,并且和新月派诗人徐志摩、林徽因成了忘年交。

在中国,受泰戈尔影响最深的 是冰心。冰心的早期作品《繁星》、《春水》,很明显有泰戈尔的影子。她在《吉檀迦利》“译者前记”中也正式表达过对邻国的这位诗翁的尊敬:“在我到过印度之后,我更深深地觉得泰戈尔是属于印度人民的,印度人民的生活是他创作的源泉。他如鱼得水地生活在热爱韵律和诗歌的人民中间,他用人民自己生动朴素的语言,精炼成最清新最流丽的诗歌,唱出印度广大人民的悲哀与快乐,失意与希望,怀疑与信仰。因此他的诗在印度是‘家弦户诵’,他永远生活在广大人民的口中。”

从这一点来看,泰戈尔有点像中国唐朝的白居易,属于为百姓写作的诗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气场:一本抵到心灵的珍贵礼物

作者:侯伟

我们的使命是调整气场,你的、我的、任何一个人的,当你有需要时,你可以通过了解自身的神奇达成所愿。木桶的容积取决…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