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的泛滥与经典的匮乏

时间:2014-04-23 07:23 来源: 作者:陈劲松 点击:
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的建构,一直是国内学术界热衷的“大事件”。早在1994年,钱理群等学者就曾发出“现代文学必须经典化”的强烈呼吁。如今,20个年头虽已倏然过去,所谓的现代文学经典却始终停留于争议阶段,非但未有取得共识,反而呈现出愈发焦虑的趋势

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的建构,一直是国内学术界热衷的“大事件”。早在1994年,钱理群等学者就曾发出“现代文学必须经典化”的强烈呼吁。如今,20个年头虽已倏然过去,所谓的现代文学经典却始终停留于争议阶段,非但未有取得共识,反而呈现出愈发焦虑的趋势。一个值得注意的迹象即是,在现代文学经典尚无定论的今天,部分文学评论家和学者又纷纷将目光聚焦于当代文学,忙不失迭对其进行类似于现代文学经典化的阐述与建构。前些时候,文学评论家吴义勤就忧心忡忡地指出,当代文学出现评价危机的重要原因,在于经典化的滞后。他说:“把经典的命名权推给时间和后人,这使得对当代文学经典作品的确认,成了被悬置的问题。”

几乎同一时间,学者程光炜在其《当代文学中的“鲁郭茅巴老曹”》一文中,不约而同地表达了他之于当代文学经典的看法:“对当代文学六十年,至少在我个人对‘后三十年’文学的评价中,贾平凹、莫言、王安忆和余华的文学成就,已经具有了经典 的意义。即使在1917年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中,他们的成就似乎也不应该被认为逊于已经被广泛认可的‘鲁郭茅巴老曹’”。从程光炜这段话中,我读出了两层意思:一是贾平凹、莫言、王安忆和余华可被认定为当代经典 ;二是认定参照的标准,乃是现代文学史上的“鲁郭茅巴老曹”。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我对“鲁郭茅巴老曹”的评价及对当代文学的判断,与上述看法有所差异。总体而言,我认为这是一个文学十分泛滥而经典却极度匮乏的时代。

一、文学经典背后的意识形态

1942年5月,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从属于政治的观点。受此影响,1949年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文学充当着政治宣传的工具。在此背景下,“鲁郭茅巴老曹”的经典 地位逐步得以确立。显然,“鲁郭茅巴老曹”这一排序的生成,折射的是1949年后某个时期内,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对于现代文学经典的选择性建构。对此,程光炜教授还曾撰写《“鲁郭茅巴老曹”是如何成为“经典”的》一文,文中指出:“鲁郭茅巴老曹”是经过文学史精心策划和“型构”的一个文学经典。故而,“鲁郭茅巴老曹”的命名与排序,并非传统文学意义上写作水平的高下,更大程度上体现的是政治意识形态在文学领域的渗透。

观照20世纪文学史,不难发现以下事实: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与重构,确乎离不开特定的时代、人群、环境,以及特定的意识形态。还以“鲁郭茅巴老曹”为例。被确立为经典 后,他们在文学创作上的表现,与1949年前竟然有着天壤之别,不禁令人唏嘘无比。譬如,其中的老舍先生,曾被誉为深受大众喜爱的“人民艺术家”。1949年后,他却站在时代和政治的立场上,全盘否定自己那些在现代文学史上早已形成定论的作品,并十分匆忙地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其进行修改;曹禺,这位23岁就写出《雷雨》的天才剧 ,却在39岁之后直到他去世的47年间,再没能写出一部令他和观众满意的作品。而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震撼力、最发人深省的例子,当数郭沫若了。他曾在1966年的一次会议上说过一句名言:“拿今天的标准来讲,我以前所写的东西,严格地说,应该全部把它烧掉,没有一点价值。”一句话,就彻底颠覆了自己昔日一代“文学巨匠”的声名。

近年来,学术界在对现当代文学经典的多次解构与重构中,亦形成迥然有别的各种文学经典版本:有将鲁迅与胡适平起平坐的;有将鲁迅、沈从文、张爱玲、周作人、穆旦、曹禺相提并论的;有将鲁迅、郭沫若、茅盾、丁玲、艾青、姚雪垠一视同仁的;有评选20世纪九位小说“大师”,将金庸排列第四,而将茅盾剔除在外的;还有编辑出版“世纪文学60家”书系,将贾平凹排在巴金、曹禺、郭沫若、钱钟书之前名列第六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由此,我想起了美国学者哈罗德·布鲁姆关于经典的看法:“经典的形成涉及一个深刻的真理:它不是由批评家、学术界或政治家来决定的。 、艺术家、作曲家们自己决定了经典性,因为他们把最出色的前辈和最重要的后来者联系了起来。”所以,随着时代变迁和意识形态变化,20世纪50年代确立的“鲁郭茅巴老曹”这一文学经典,亦会遭遇不断被解构乃至重构的命运。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意识形态原因而无法被列入此阵营的其他 ,写出漂亮文字及深刻作品的大有存在。譬如,在学者夏志清撰写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就至少还有沈从文、张爱玲、钱钟书、张天翼等 深受他青睐。换句话说,“鲁郭茅巴老曹”不过只是一种客观的文学存在,尽管曾贵为经典,却并不能代表中国现代文学的全部。

二、中国当代文学有无经典?

若仅从文学史书写角度予以探讨,我能理解吴义勤、程光炜等先生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呼吁和推动。但是,必须看到,文学经典的形成毕竟不是“此时的事物”,中国当代文学有无经典,亦非经典化就能化出来的。评论家王彬彬就说过,只有那些经得起反复细读的作品,才有可能经典化。“作品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处理得非常好,非常妥帖,富有文学意味,才是好作品。按这个标准,当今很多 的作品,都还达不到优秀。”这足以引起我们的 深思。

客观地说,当下中国文学面临的现实处境并不乐观。一方面,从事文学写作的人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激情越写越多,互联网的兴起更让文学几成泛滥之势,但面对时代的复杂与斑驳、荒诞和疼痛,多数 却“自愿放弃心灵对某种真实的探求,不去主动让灵魂抵达社会现实的最内部,抵达人的最真实的内心”,而是选择和市场同流,与世俗合污,以致出现“回避崇高,情感缺失,以量代质,近亲繁殖,跟风炒作,权力寻租,解构经典,闭门造车,技术崇拜,政绩工程”的恶俗景象。因此,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的好作品仍然匮乏;另一方面,耐着性子阅读文学作品的人越来越少。在当下许多人的阅读生活中,成功学、厚黑学、养生学类读物占据了主流,即使涉及文学,也基本局限于玄幻、盗墓、官场、职场为主题的类型文学。一言以蔽之:“务实性”成为时尚,“娱乐化”成为流行。所以,有论者认为,我们今天有小说、诗歌、散文等等,但是却鲜有文学,文学的本身存在方式被连根拔起,不再从其历史的土壤中汲取任何的营养,不再有存在的任何新发现,文学本身发展的历史停滞了,而依其惯性产生出来的只是非艺术性的文字作品而已。如此情形,敢问经典何在?

近日,当读到美籍华裔 哈金的《伟大的中国小说》一文时,我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现状及前景再次表示忧虑。哈金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伟大的中国小说”的概念,在他看来,“伟大的中国小说”应该是这样的:“一部关于中国人经验的长篇小说,其中对人物和生活的描述如此深刻、丰富、真确并富有同情心,使得每一个有感情、有文化的中国人都能在故事中找到认同感。”按照这个定义,哈金认为“伟大的中国小说”从未完成,也不会写成。果若如此,那么,谁是或将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鲁郭茅巴老曹”?

三、如何看待文学经典?

不可否认,真正的文学经典,对于社会大众有着极强的精神引领作用。但究竟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才能沉淀为经典?作为读者,亦或作为批评家,又该如何看待文学经典?

也许,文学写作的特殊性,导致评定文学经典的标准难以统一和固化,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唯有经过岁月淘洗和时间考验的文学作品,才能成为经典。或者换个角度,借布鲁姆的话来说,“一项测试经典的古老方法屡试不爽:不能让人重读的作品算不上经典。”文学经典如果有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就在于不同时代的读者,愿意对其进行反复阅读和阐释。而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在于它既塑造了经典的人物形象,譬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和祥林嫂,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和高老头;又积淀了丰富的思想,譬如曹雪芹的《红楼梦》和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还体现了独特的审美追求,譬如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刚去世不久的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从而达到文学性、思想性和审美性的完美统一。

正是通过不断地阅读文学经典,德国诗人歌德和美国 海明威后来在自己的写作生涯中才悉心体悟到,任何一个认真的当代 ,都不是同自己的同辈人竞争,而是同古代的伟大人物和死去的优秀人物一决高下。美国 爱默生亦曾说过:“只有传世之作才值得继续流传下去。”由此,我们当然可以想象,某个中国当代优秀 及其作品将来会成为经典 作品,但恰如布鲁姆所说,批评家并不能造就经典之作,“对经典性的预言,需要 死后两代人左右才能够被证实。”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四大名着,莫不如是。倘若没有足够的耐心,难免会有失偏颇。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空山:藏族村庄毁灭的开始

    作者:阿来

    那个疯狂迷乱的时代来临前,单纯明亮的孩子格拉孤独地死去,这只是森林中一个普通的藏族村庄毁灭的开始,几年后一…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