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尤其那句流传久远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让诸葛亮成为了历代宰辅的不二楷模。 诸葛亮穷其一生,致力于“兴汉安刘”,虽知道天命难违,却仍然苦苦支撑,为的就是彪炳青史,流芳百世。这样的结局,对诸葛亮来讲是再理想不过的了。但透过历史和小说,我们却不能不遗憾的认为,诸葛亮也并非是无可挑剔,甚至瑕疵很多。只不过《三国演义》里如此描写,我们也只能听之任之。 在罗贯中先生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神化了的诸葛亮,走上神坛的诸葛亮。就如鲁迅先生曾经评价的——“诸葛亮智而近妖”。这一切实际都得益于罗贯中老先生的神来之笔。而这神来之笔,似乎应是从刘皇叔的“三顾茅庐”开始的。 “三顾茅庐”,写得精彩,堪称经典。但依我看来,与其说这是为了表现刘皇叔的求贤若渴,倒不如说是为了把诸葛亮捧上云端,让这个躲避战乱的乡野小子一跃成为刘皇叔帐下的第二号人物。其实,也就是刘备饥不择食,被人打得快不行了,才怀着一种买彩票的心理,过去碰碰运气。这一去不打紧,一路之上到处都是有关诸葛亮如何了得的传闻。人还没见到,就已经吊足了刘皇叔的胃口。怎么就会那么巧,刘备所遇之人无一不在为诸葛亮大唱赞歌,倒像是提前串通好了似的。当然,诸葛先生拿捏得够了,也就半推半就地出山了。 为什么诸葛亮会有如此的姿态和用心,我想多半还是对自己没有把握,更不知道刘皇叔到底会不会重用自己。但当时的刘皇叔已经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不用诸葛亮,还能用谁呢?徐庶让人家挖跑了,目前的部门经理又不堪大用,请诸葛亮出山实际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对此,手下众将分明还是不太服气的,尤其是那关张二位兄弟。赵云是老实人,领导怎么说,他就怎么办。所以,后来诸葛亮用着赵云也是最顺手的。实际上,关张二将的顾虑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想弟兄三人拼杀半生,尚且无立足之地,请来了一个白面书生,就能挽回败局? 很显然,诸葛亮的心机与智慧,不是一般人能看得出来的。身为董事长的刘皇叔尚且是雾里看花,更何况一般人等。 要说诸葛亮的智慧,其实并不在于用兵,过人之处还是理政。但要神化诸葛亮,仅仅体现在理政上,也就显得平淡了。历朝历代都不乏理政之人,完全描写诸葛亮的理政才能,自然不足以体现诸葛亮的异于常人之处。因此,罗贯中老先生把视角放在了治军打仗上。打打杀杀总是热闹得多,增加了看点,小说也得以畅销。 其实,诸葛亮有很多败笔。只不过被一层光环所笼罩,我们也只能想当然的认为。 别的不说,就说诸葛先生娶黄承彦的女儿吧。想那诸葛亮本是一翩翩少年,腹有诗书,精通谋略,甘于追随者自然也众。而诸葛亮分明就是心高气傲,哪个也没看上。后来仅仅因为黄承彦的一句话,竟然让这个美男子娶了一个黄毛丫头。当然前提是——丑女有才。其实也就是这么一说,丑则丑矣,才却并未所见。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对于这样一门亲事,诸葛亮反倒是一口应承下来,继而就娶回了家门。 到底是什么力量让诸葛亮如此冒然和武断,对自己的终身大事表现得如此轻率。要知道,诸葛亮可是以小心谨慎着称于世的。反复思考,答案无非一个,那就是当时的黄承彦是一个能够影响诸葛亮命运的人。无奈之下,委曲求全。这一点完全值得商讨。而事实就是,丑女不仅没有助诸葛亮一臂之力,反而在诸葛亮的内心深处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这种阴影,让其在后来的行为做事中总是反其道而行之,甚至听不得任何不同意见。 按说刘备集团,应是以刘备为核心的。刘备是董事长,诸葛亮只是总经理。但后来的发展却是,诸葛亮始终左右着刘皇叔的视线。一应大小军政事务,都是总经理在发号施令,董事长反倒成了陪衬。当然,刘备能忍也是出了名的。问题是刘备手下的那些弟兄们却并不情愿,而经常与之唱反调的当然就是那心高气傲的关羽关将军。对此,诸葛亮嘴上不说什么(碍于刘备的面子),但内心却是恨得咬牙切齿的,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赤壁之战,华容道上。诸葛亮明明知道关羽一定会放走曹操,却在排兵布阵时独独留下关羽,并设下圈套让老关往里钻。这还不算,为了保险起见,又让关将军立下“军令状”。你要真是知道关羽不能胜任,直接派赵云或张飞去不就完了吗?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呢,居心叵测可见一斑。而偏偏,关羽真就放走了曹操。等到关羽垂头丧气地回营缴令的时候,这时的诸葛亮先是脸色一变,接着就下令斩首。后来还是在刘皇叔的亲自求情下,诸葛亮才不得已饶过了关将军。想杀没杀成,此时的诸葛亮反倒卖起了“关子”,说什么“曹操命不该绝”、“只是让关将军做个顺水人情”之类的,直接把刘皇叔说的是“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看看,这不是把人家兄弟玩弄于股掌之上嘛! 没杀成关羽,这个过节却是留下了。关羽一介狂徒,并不计较这些琐碎。但人家诸葛亮却不这么想,老是跟我过不去,早晚有你的好果子吃。后来,机会终于来了,当听说庞统阵亡,刘备要让自己进军西川的时候。本来诸葛亮也知道,以关羽的秉性定然是守不住荆州的。但临行之时,却偏偏要将其留下,独挡一面。如果仅凭刘备派关平前来送信,就能推断刘备是想让关羽镇守荆州,无论怎么说都显得有些牵强了。我想,诸葛亮的本意无非就是,把关羽放到荆州这个“火炉”上慢慢烤,烤到一定程度也就死无葬身之地了。试想,按诸葛亮的心机与智慧,怎么会不知道荆州乃兵家重地,关羽又心高气傲,这从来可都是用兵之大忌啊!之所以这么做,无非还是为了公报私仇。后来果不其然,关羽丢了荆州,败走麦城,被东吴所杀。 猛然听到这个消息,诸葛亮内心其实还是很紧张的,怕逃脱不了干系。但后来听到廖化说“刘封、孟达不肯救援”的时候,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然后说了一句不阴不阳的话——“刘封、孟达可杀”。刘董事长憨厚,不明就里,后来把自己的义子刘封也逼得自杀了。从这一起事件来看,诸葛亮应是最大的赢家,政敌不在了,罪名也洗刷干净了。而代价却是——国土沦丧,生灵涂炭。当然,诸葛亮内心分明还是有愧的,以至于后来,对关羽之子关兴总是关爱有加,屡屡提拔。说到底,还是为了还债。 似乎这么说,还不足以说明诸葛亮的不“亮”。但后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诸葛亮所表现出来的那可真就有些肆无忌惮了。刘备死后,剩下孤儿寡母。虽说刘氏集团还是老刘家的,但实际权力却已完全掌握在总经理手中。这时的诸葛亮,说是一手遮天,一点都不为过。朝中大臣想用谁就用谁,想罢免谁就罢免谁,皇帝说了根本就不算。其他国事也是如此,皇帝说还是别打仗了,老百姓不容易,诸葛亮就上《出师表》。见还是不听,就把死去的老皇帝也搬了出来,说什么“受先帝之恩,无时不思念报答”之类的,搞得刘禅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无奈只好说,我年幼无知,亚父就看着办吧。到了此时,刘禅也是没办法,只能敞开国库,任由诸葛亮败坏了。 经过诸葛亮的一系列打击,此时朝中也没人敢望其项背了。人往往就是这样,没有了对手,就总想着找一个新的对手并打败他,我们姑且叫做假想敌。还好,诸葛亮手下有人,不难挑到敌人。也活该魏延倒霉,想刘备帐下除了关羽张飞哪一个不是降将,却唯独看着魏延不顺眼。为什么不顺眼?就是因为魏延有个性,有思想。有思想你别说出来啊,可偏偏魏延也想建功立业,得到提拔。要知道,那“五虎上将”的位子可是空缺了很长时间了。因此魏延时不时的就要提点看法,谈点意见什么的。对此,诸葛亮嘴上不说什么,心里却犯了嘀咕,你算个什么玩意,有我在还能轮得着你说话吗?是不是想取而代之啊!因此,魏延无论说得对与错,诸葛亮都是一概不理。如此一来,这就把魏延给惹急了,怎么回事?跟着你混的,连说话的权力都没有了。故而在工作中,魏延经常表现出一些不耐烦、不情愿。所有这些,诸葛亮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只是苦于身边无人可用,暂时留了魏延一条性命。 后来到了北伐的时候,魏延又来献计,建议诸葛亮从正面出击,自己带一只奇兵从小路直插长安,让敌人腹背受敌。想这么一条奇正相生的好计策,以诸葛亮之智,当然不会意识不到,但就因为此计先出自魏延之口,就让诸葛亮一口给否定了。魏延遇上这么一个领导,也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这还不算,诸葛亮活着的时候压制魏延,死了也没有放过他。最终,还是假杨仪和马岱之手取了魏延性命。 诸葛亮一生,为蜀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蜀国的提前灭亡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在其任丞相的数十年里,政治体制僵化,国民经济衰退,民生始终得不到保障。更为可怕的是,由于诸葛亮的事必躬亲和求全责备,导致西蜀后继乏人,国贫民弱。 可见,诸葛亮的“亮”,也只是自己的“亮”,并没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