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至第十六回,有两条批语,妙极,充分体现了不同批语者的心境和爱憎。 一条: 且说贾琏自回家参见过众人,回至房中。正值凤姐近日多事之时,无片刻闲暇之工,见贾琏远路归来,少不得拨冗接待,房内无外人,便笑道:“国舅老爷大喜!国舅老爷一路风尘辛苦。小的听见昨日的头起报马来报,说今日大驾归府,略预备了一杯水酒掸尘,不知赐光谬领否?”贾琏笑道:“岂敢岂敢,多承多承。”(批语:一言答不上来,蠢材蠢材!) 这条批语,说的是贾琏和林黛玉处理好林如海后事回来,王熙凤和贾琏夫妻久别重逢,王熙凤才思泉涌、对答如流,而贾琏无言以对,好不尴尬。 但是这条批语,我觉得有些过,那就是过于讨厌贾琏了。贾琏是大场面上的人,也是好机变的主儿,不至于无言以对。只是娇妻如此奉承,有点心花怒放又不好过于表露,所以,故作镇定,佯装淡定而已。 可见读书人如果带着先入为主的观念看问题,不设身处地的做情景分析,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矣。 二条: 一面平儿与众丫鬟参拜毕,献茶。贾琏遂问别后家中的诸事,又谢凤姐的操持劳碌。凤姐道:“我那里照管得这些事!见识又浅,口角又笨,心肠又直率,人家给个棒槌,我就认作‘针’。脸又软,搁不住人给两句好话,心里就慈悲了。况且又没经历过大事,胆子又小,太太略有些不自在,就吓的我连觉也睡不着了。我苦辞了几回,太太又不容辞,倒反说我图受用,不肯习学了。殊不知我是捻着一把汗儿呢。一句也不敢多说,一步也不敢多走。你是知道的,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们,那一位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说槐的报怨。‘坐山观虎斗’,‘借剑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油瓶不扶’,都是全挂子的武艺。况且我年纪轻,头等不压众,怨不得不放我在眼里。更可笑那府里忽然蓉儿媳妇死了,珍大哥又再三再四的在太太跟前跪着讨情,只要请我帮他几日,我是再四推辞,太太断不依,只得从命。依旧被我闹了个马仰人翻,更不成个体统,至今珍大哥哥还抱怨后悔呢。你这一来了,明儿你见了他,好歹描补描补,(批语:阿凤之弄琏兄如弄小儿,可怕可畏!若生于小户,落在贫家,琏兄死矣!)就说我年纪小,原没见过世面,谁叫大爷错委他的。” 这条批语说得触目惊心,说贾琏根本不是王熙凤的对手,王熙凤戏弄贾琏如同戏弄小儿,若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小户人家,贾琏非得被王熙凤玩死不可! 这条批语的价值观,让我想起潘金莲之于武大郎,有那么点意思。但是,这样的观点我是不赞同的。 第一,王熙凤不是潘金莲。我曾经多次说过,王熙凤计谋强于男子,也有些心狠手辣,但其实很传统很贞洁,是想和贾琏好好过日子的; 第二,贾琏更不是武大郎。贾琏是什么样的人物?开玩笑,什么场面没见过,什么事没干过。背着王熙凤和女人偷情,偷娶尤二姐,要休王熙凤,甚至一怒之下敢提着剑追杀王熙凤,这样的人,岂会是小儿?岂会被王熙凤弄死,开玩笑,这也忒小看贾琏了吧。 所以,贾琏和王熙凤的恩怨,不管生于大户还是小户,结果都是一样的,面对一个到处沾花惹草,偷娶二房的丈夫,王熙凤必然是会报复的,而贾琏也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我甚至觉得,王熙凤过生日发现贾琏奸情那场,如果不是有贾母镇着,如果发生在小户人家,贾琏醉怒之下,是很可能杀了王熙凤的,那么,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就这样毁掉了。 王熙凤再怎么强势,她毕竟是女人,贾琏一旦翻脸,那是强于王熙凤十倍的,他可以休,甚至可以杀死王熙凤,这就是《红楼梦》在华丽唯美的语言下面向我们展示的残酷人生。博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b813260102ec4l.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