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张金哥之死暗喻林黛玉之死

时间:2014-04-09 07:11 来源: 作者:风之子 点击:
林黛玉之死,小说里有太多太多的暗示。张金哥之死也是。 第十六回: 那凤姐儿已是得了云光的回信,俱已妥协。老尼达知张家,果然那守备忍气吞声的受了前聘之物。谁知那张家父母如此爱势贪财,却养了一个知义多情的女儿,闻得父母退了前夫,他便一条麻绳悄悄

林黛玉之死,小说里有太多太多的暗示。张金哥之死也是。

第十六回:

那凤姐儿已是得了云光的回信,俱已妥协。老尼达知张家,果然那守备忍气吞声的受了前聘之物。谁知那张家父母如此爱势贪财,却养了一个知义多情的女儿,闻得父母退了前夫,他便一条麻绳悄悄的自缢了。那守备之子闻得金哥自缢,他也是个极多情的,遂也投河而死,不负妻义。张李两家没趣,真是人财两空。

通过这段话,可以找到张金哥之死和林黛玉之死的相似之处。

第一,张金哥和守备之子定亲类似于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婚约。

第六十六回,关于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婚姻,贾琏的心腹小厮兴儿是这样说的:

“只是他(贾宝玉)已有了,只未露形。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

兴儿的身份值得考量:

1.贾琏是荣国府大管家,林如海之死是贾琏带着林黛玉亲自处理的后事,而兴儿是贾琏的心腹,从贾琏那里听到贾母关于林黛玉和贾宝玉婚事一星半点的意见是可能和可信的;

2.下贱如兴儿者,皆如此认定黛玉和宝玉的婚事,说明贾府上下皆已经认定这门婚事。

这样看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婚姻,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原因我之前多次说过),没有形式上的定亲,但其实已经是实际上的定亲了。这和张金哥与守备之子的定亲其实没有什么差别。

第二,张金哥父母的反悔类似于贾政和王夫人的反悔。

林黛玉父母双亡,八十回后力挺她和宝玉成婚的贾母身亡,这个时候形势发生了变化,决定林黛玉婚姻的就变成了贾政和王夫人。其时,贾府败象已现,贾政并不知道黛玉和宝玉感情,只是觉得宝玉配不上黛玉,所以就赞同了王夫人为黛玉另择夫婿的主张,导致黛玉自缢而死。这和张金哥在众人皆知与守备之子定亲和父母悔婚被逼自缢异曲同工。

第三,张金哥和林黛玉采取了同样刚烈的死亡方式自缢。

我经过多方分析,得出林黛玉自缢而死的结论,这和张金哥的死亡方式高度契合。

第四,林黛玉和张金哥一样,都是被一个众所周知的婚约逼死的。

张金哥如是,林黛玉也如此,八十回后,在贾府上下看来,黛玉和宝玉成亲,那是板上钉钉迟早的事情,可是,风云突变,那个时代,对于女子而言,不啻是一种羞辱。

所以,在我看来,第十六回一个不起眼的事件张金哥和守备之子殉情,其实暗喻着林黛玉之死。而且,其中意义,还非止一端。

第五,守备之子的投河而死,其实也暗示着宝玉的另一种“死”。按照佛教的说法,出家即是肉身死,度灵魂,所以,贾宝玉的出家,其实也是忠于和黛玉的爱情的另一种意义上的死。

第六,张金哥和守备之子的死是王熙凤导致的,其实暗喻了八十回后贾母死,王熙凤的某种程度的变节自保。

我说过,前八十回,王熙凤为保住自己荣国府内当家的地位,是支持贾母的宝黛婚姻计划而反对王夫人的宝钗婚姻计划的,因为宝钗成为宝玉妻子,搞不好王熙凤就得靠边,而黛玉成为宝玉妻子,无损熙凤格局。但是,八十回后,贾母一死,林黛玉这边的靠山倒了,其时王熙凤内忧外患,王夫人逼她表态,贾琏要休她,贾府被忠顺亲王弹劾也涉及到她,为自保,当贾政和王夫人质问王熙凤贾母生前是否交代过宝玉黛玉婚事时,王熙凤沉默良久,答曰:老太太从未提起过此事。这就打消了贾政心头的唯一揪心之处,默许了王夫人以不耽误黛玉为名,为黛玉另择夫婿的主张。

这些八十回后的情节,就是根据前八十回类似于张金哥之死这样的情节,按照“互为本文”的方式,一点一点还原出来的。这就是我所谓的红学文本研究,文本的问题最终还是要靠文本来解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新时期青少年艺术与审美读本

    作者:谭棋介

    艺术,是人类不断探索美好生活的结品。古往今来的文学大师们,以其洞察世事的深刻 思想、出神人化的写作技巧、…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