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历代文人咋描写少女怀春和夫妻调情

时间:2014-02-25 06:52来源: 作者:李子迟 点击:
人的一对眉毛,分别位于人的脸部两只眼睛的上方,是人身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眼睛一道构成最佳组合,很鲜明地体现一个人的形象、个性;该男或女相貌是否英

人的一对眉毛,分别位于人的脸部两只眼睛的上方,是人身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眼睛一道构成最佳组合,很鲜明地体现一个人的形象、个性;该男或女相貌是否英俊、漂亮,也主要是看这个眉目的配合。眉毛可以美容、表情,反映人的复杂内心活动。

在中国从古到今的大量诗文中,许多都提到了眉毛,还留下了不少佳话。《旧唐书·酷吏传下·毛若虚》:“毛若虚,绛州太平人也。眉毛覆于眼,其性残忍。”苏轼《赠黄山人》诗:“面颊照人元自赤,眉毛覆眼见来乌。”宋朝刘克庄诗云:“贪与萧郎眉语,不知舞错伊州。”意思是说,风流的舞姬只顾了同情人眉语传情,连舞错了曲拍都不知道。曹禺《日出》第二幕:“她的眉毛是一条线,耳朵上悬着珠光宝气的钻石耳环。”

“柳叶眉”、“剑眉”分别适用于女子和男子,是两种非常好看的眉毛。“蛾眉”也是一种美眉,常常是“螓首蛾眉”、“蛾眉皓齿”联用。但古代也将“蛾眉”用作绝代佳人的代称。屈原的《离骚》中描绘道“众女嫉余之蛾眉兮”,白居易的《长恨歌》里“宛转蛾眉马前死”以代杨贵妃。就连汉语中一些美丽的字眼和词汇,也是由“眉”组成,如“妩媚”、“狐媚”、“门楣”等。

唐朝温庭筠词中“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是写一个女子因无人欣赏,连自赏的心情都没有了,这是古代女性共有的心情。唐玄宗专宠杨贵妃后就冷落了其他妃子,但又难免旧情难忘,便给梅妃江采萍密赐了一斛珍珠以示歉意,谁料个性强烈的梅妃竟把珍珠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并复诗一首:“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玄宗看到后虽然理解了梅妃哀怨后面的一片情愫,怎奈情随境迁,夫复何言?

眉与目经常是并列在一起的。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则眉毛就是窗帘;如果说眼睛是人生的一幅画,则眉毛就是画框;如果说眼睛是人的门户,那么眉毛就是眼睛的卫士,可见眉毛的重要性,在历代文人笔下绝不亚于眼睛。南朝宋鲍照《学古》诗:“嬛緜好眉目,闲丽美腰身。”清朝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朱某一婢,粗材也,稍长渐慧黠,眉目亦渐秀媚。”

“眉目如画”比喻人(通常是女子)容貌端正秀丽,长得好看。它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援自还京师,数被进见。为人明须发,眉目如画。”我刚上大学那会,有一阵子热衷于写诗歌,也曾写过一首题为《眉目如画》的小诗。

“眉目传情”指两个人(主要指一男一女)互相用眉目之间的微妙活动来传递深刻感情,与“暗送秋波”近义,按现在的话说就是美女给你“电眼”了,可绝不是“秋天的菠菜”哟。它出自元朝王实甫《西厢记》第3本第1折:“只你那眉眼传情未了时。”曹雪芹《红楼梦》第64回:“因而乘机百般撩拨,眉目传情。”清人邹熊诗亦云:“曲中眉语目传情,独光照面伴羞缩。”

徐士俊的《十眉谣》中有几句很动人:“……双眉如许,能载闲愁。山若欲语,眉亦应语。”古语讲“眉目传情”,眉目传送的自然也就是心里的私语。李清照《一剪梅》里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韦庄《女冠子》说:“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少女怀春,以眉目表达情意,也是如此含蓄婉约,令人怦然心动。

“眉来眼去”也有类似意思,但多用于贬义,指男女勾搭成奸。它出自辛弃疾《满江红·赣州席上呈太守陈季陵侍郎》:“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明朝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日渐情熟,眉来眼去,情不能已。”老舍小说《四世同堂》:“她即使在结婚和生儿养女以后,也不能学那些‘自由’的娘们那种和男人眉来眼去的丑相。”香港张国荣与台湾辛晓琪还合作有同名歌曲《眉来眼去》;刘镇伟影片《东成西就》中,张国荣和王祖贤的武功有“眉来眼去剑法”。

从古至今,爱美都是女子的天性。李商隐的诗作《无题》中写一个小女孩学大人画眉的稚态:“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等诗里的小女孩长大时,画眉除了自赏,也是为了让人欣赏。南朝子夜吴歌:“芳萱初生时,知是无忧草,双眉画未成,那能就郎抱。”梁简文帝萧纲《美人晨妆》诗:“北窗向朝镜,锦帐复斜萦。娇羞不肯出,犹言妆未成。散黛随眉广,燕脂逐脸生。”唐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诗:“洞房咋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间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都生动地表现了女子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展现出最美的一面的意愿。

说到画眉,最着名的就是“张敞画眉”的典故了。据《汉书·张敞传》记载:京兆尹张敞和妻子情深,在妻子化妆时,他为妻子把笔画眉,被长安人笑为“张京兆眉怃”。后来汉宣帝亲自过问此事,张敞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张敞的回答既巧妙又在情理之中,宣帝爱才,当然不会难为他,从此又多了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

张敞画眉实际上是画情,正因如此,才为后人所追慕。唐玄宗有首婉约小令《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希望那个姑娘能嫁一个好郎君。元朝邵亨贞《沁园春》:“扫黛嫌浓,涂铅讶浅,能画张郎不自由。”大约是诗人效仿张敞给夫人画眉,却不得法反被嗔怪。而性情中人张潮自然毫不掩饰:“大丈夫苟不能干云直上,吐气扬眉,便须坐绿窗前,与诸美人共相眉语,当晓妆时,为染螺子黛,亦殊不恶。”

清朝纳兰性德怀念亡妻的《齐天乐?洗妆台怀古》,怕是关于画眉所表达的最凄凉的情话了:“冷艳金消,苍苔玉匣,翻书十眉遗谱。”纳兰堪称张敞的知己,尽管他们相隔了1500余年。

画眉在古代也叫“扫眉”,它给古典文学增加了许多有趣的诗文典故,耐人寻味。唐朝张祜《集灵台》:“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温庭筠《南歌子》:“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他们都将画眉称为“扫眉”,大约因为古代女性画眉的工具是毛笔。古代文人又将有文才的女子称为“扫眉才子”,如唐朝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明朝程嘉燧《阊门访旧作》:“扫眉才子何由见,一讯桥边女校书。”

关于眉毛还有一个佳话,那就是“举案齐眉”。举案齐眉,指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它出自《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说的是东汉梁鸿和妻子孟光的故事。每当梁鸿回家时,孟光就托着放有饭菜的盘子,恭恭敬敬地送到丈夫面前。为表示对丈夫的尊敬,妻子不敢仰视丈夫的脸,总是把盘子托得跟眉毛齐平,丈夫也总是彬彬有礼地用双手接过盘子。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十分恩爱、婚姻美满。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爱玩的天性-500个游戏挑战思维能力

作者:关美红

 《爱玩的天性:500个观察游戏挑战思维能力》内容包括趣味性观察思维游戏,创新性观察思维游戏,智能性观察思维游戏…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