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有不同的解读法,很多人认为它是记述佛道相争的作品,孙悟空的大闹天宫把满天的道教神仙打得落花流水,也和道教的祖师老君不行尊重,和地仙之祖称兄道弟,甚至把三清的塑像推入茅厕,在行文中作者对于道教可谓大为不敬,然而对佛教也是颇有微词,特别是比如金池长老的贪财好宝,阿傩伽叶势利,无不都是贪婪奸伪之人,更有甚者,西行路上的妖精,几乎全部都是佛道两家的私人势力,有人说西游记是三教合一的作品,是揭秘全真金丹道的修炼长生之道书。这说法也只对了一半,无可否认西游记的神佛构成是三教神佛的集合,但它宣扬金丹道的教义即使有也是非常隐晦,我发现西游记百回目录中出现中频繁的一个字:“禅”它分别组成“禅心,禅性,禅主”居然整整出现在十四回题目当中。这让我忽然想到,中国的禅宗,是很推崇三教合一的佛教宗派,而吴承恩生活的明代,禅宗虽显微势,但是些时禅净合流其实使禅宗达到了鼎峰,而无意科仕的吴承恩,很可能选择禅宗作为它的向往的目标。那么西游记就是一本“禅书”。 如果说到禅宗,又名佛心宗、达摩宗、无门宗。它是汉传佛教的主导宗派,与华严宗,天台宗并称三大中国本土佛教,它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指以菩提达摩为初祖,探究心性本源,以期‘见性成佛’之大乘宗派。其中达摩祖师,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都知道它与少林寺的深远关系,在民间附会中,它是少林功夫的创始人。对于达摩祖师,暂且放后文再述,现在先看下六祖惠能的故事。 六祖惠能有人也写作慧能,但是南禅宗似乎并没刻意把它分清楚,这六祖有一个与其它高僧不同的特点,他不认识字,不会读经,作为一个和尚不念经,那还叫高僧么?可是人家确实是公认的六祖。他为何不识字?得从如下看起:惠能其父本为官,被贬到岭南,至惠迁至南海时,已为普通百姓,靠卖柴度日,一日卖柴,听到有人读《金刚经》不识字的他就立即开悟,于是他安置了老母,顺着砍柴人的指引来到了湖北黄梅东禅寺,拜见了禅宗五祖弘忍。到这里你会不会忽然想到孙悟空拜师学艺的过程:“猴王在于南赡部洲,串长城,游小县,不觉八九年馀。忽行至西洋大海,他想着海外必有神仙。独自个依前作筏,又飘过西海,直至西牛贺洲地界``````乃是一个樵子,在那里举斧砍柴`````这个词名做《满庭芳》,乃一神仙教我的”樵夫,闻经,外出学艺,这两个情节何其相似,而且从樵夫口中说出了一句话“我一生命苦,自幼蒙父母养育至八九岁,才知人事,不幸父丧,母亲居孀。再无兄弟姊妹,只我一人,没奈何,早晚侍奉。如今母老,一发不敢抛离。却又田园荒芜,衣食不足,只得斫两束柴薪,挑向市廛之间,货几文钱,籴几升米,自炊自造,安排些茶饭,供养老母,所以不能修行。”这个樵夫说的身世,是不是跟六祖的身世完全相同? 再下来我们继续看六祖的故事,惠能见到五祖发生了如此一番对话:“五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再看菩提与孙悟空对话:“孙悟空:祖师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说个乡贯姓名明白,再拜。”猴王道:“弟子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祖师喝令:“赶出去!他本是个撒诈捣虚之徒,那里修甚么道果!”祖师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这个獦獠和鄙陋,都是形容丑陋的词汇,可是尽管都是嘲笑,然而五祖云。这獦獠根性大利。菩提也暗喜道:“这等说,却是天地生成的。可见嘲笑只是表面,但从心底喜欢。但却是一个让六祖差惠能破柴踏碓。经八月余。而孙悟空也是“闲时即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干了一些粗活,美名也叫劳作双修。 更惊人的第三幕雷同展开了,弘忍集合门人让所有人都写一个偈子,这时惠能托人代笔,把大师兄神秀的偈子改为广为流传的”菩提本无树”名偈,五祖听闻,心中大惊“五祖潜至碓坊。见惠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五祖乃问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而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祖师闻言,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最后的结局出现了,五祖在传与心法衣钵之后,五祖知道惠能身份卑贱,必然有人加害,忙命他回到他的老家岭南去,以普通民众的庄稼汉在民间足足隐性埋名了15年。而孙悟空也是在众师兄面前卖弄功夫,变成棵松树,而菩提祖师见到了之后,如下对话发生了“叫:“悟空过来!我问你弄什么精神,变什么松树?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悟空叩头道:“只望师父恕罪!”祖师道:“我也不罪你,但只是你去罢。”悟空闻此言,满眼堕泪道:“师父,教我往那里去?”祖师道:“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就是了。”悟空顿然醒悟道:“我自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来的。”祖师道:“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间断然不可!”悟空领罪,“上告尊师我也离家有二十年矣,虽是回顾旧日儿孙,但念师父厚恩未报,不敢去。”祖师道:“那里什么恩义?你只不惹祸不牵带我就罢了!”孙悟空被遂出了师门,后来在五行山下压了五百年。 至此,孙悟空的原型应该出来了吧,没错,它就是禅宗六祖惠能,那些孙悟空原型印度神猴哈曼奴或巫支祁专家们,我不否则它的原型就是他们,但是孙悟空的精神,就是六祖惠能,如果觉得理同不充分,请看如下两条证据:六祖惠能一直都是以行者的身份出现在民间,直到十五年后,在广州法性寺,听闻两僧讨论风动还是幡动时,惠能才出来说是心动,到此时值印印宗才帮惠能剃发,又请名僧为它授具足戒,自此惠能在菩提树下,开示禅门,说般若波罗蜜法。而孙悟空呢?它从五行山下出来后,唐僧说”你这个模样,就象那小头陀一般,我再与你起个混名,称为行者,好么?”悟空道:“好,好,好!”自此时又称为孙行者。”而六祖惠能,一直是以行者行世,再被充一条证据,孙悟空在天宫吃仙丹偷蟠桃,成就了一个金刚不坏之躯,而六祖惠能,它的肉身至今仍在“南华寺”供奉。它可是十大肉身菩萨,这不是金刚不坏之躯是什么? 上面一大段说明了六祖惠能跟孙悟空的关系,可以顺便解释一个大问题,种种迹象解释,六耳弥猴是孙悟空的二心,为何是六耳?不多又不少,而六祖惠能其实也是六耳弥猴,但这么说真有大不敬之嫌,既然我们弄清楚了,孙悟空的原型,那么再看下孙悟空的师父,须菩提祖师。现在很多解西游不惜引经据典,考证菩提祖师跟太上老君以及如来佛祖的关系,最终结论不一而同,有人说菩提就是太上老君,有的说就是如来佛祖,甚至有的从封神的准提和接引的关师引申出菩提是如来的师弟,回到我们原文的开头,如果说西游记是禅书,那么禅宗的祖师就是达摩,达摩的全名叫菩提达摩,英文叫Bodhidharma,在六祖面前能够称得上祖师的,也就是禅宗前五祖,可为什么不说是弘忍而说是达摩祖师呢?请看达摩的身世,它是南天竺人,刹帝利种姓。他的名字原本叫菩提多罗,成年之后依照习俗更名为达摩多罗,这说明,达摩祖师的籍贯就是在印度,而西游记原文里记得非常明白“须菩提所在的位置是西牛贺洲地界。这分明就是印度。 但这还不足以证明,那就再看另外一条:达摩祖师引为神通的一个典故之一就是“一苇渡江”不同的解读宣示了达摩祖师的神奇,我们再来看孙悟空“只是折些枯松,编作筏子,取个竹竿作篙,收拾些果品之类,”果独自登筏,尽力撑开,飘飘荡荡,径向大海波中,这跟达摩的“一苇渡江”何其相似。有人在问,为什么南赡部洲和西牛贺洲相隔着漫漫大海,为什么唐僧取经过程中没见过什么大海,其实,西行途上,确实无海,可是有大河大江,比如通天河,唐僧是凡人,自然没有菩提达摩和孙悟空的“一苇渡江”的神通了。再有,孙悟空在山上扫地七年,修行三年,而达摩祖师则是“面壁九年”也有十年之说,这是几乎相等的时间了。另外,悟空的七十二变,在达摩始传的少林七十二艺是否同源,这就有侍可考,毕竟这是近代才提出来的名词,但是种种迹象表明,悟空之法与达摩之法一脉相承。 到这里,似乎问题都已经一个段落,菩提祖师就是菩提达摩祖师。可是问题还不只,这菩提祖师自第二章之后就再无踪迹,孙悟空的师父就成了唐僧,可是就凭着让它从五行山下出来之外,唐僧这个师父之名其实名不付实,我们得来看一下唐僧这个西游第二主角的前身:在第一百回从如来口中说:“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做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谩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可见唐僧前世就是金蝉子,这个金蝉迷惑了许多许多人,有人把它当作金知了,取金蝉脱壳之意,有人把它说为金蟾了,说它与玉兔精的关系,其实回到我们书的开头,西游记是一本禅书,西游目录中出现的禅主,禅心,无一都是指的是唐三藏,因此,“金蝉子”的正确读法就应该叫“金禅子”这个蝉跟禅与惠跟慧的道理几乎是相同的。那么二徒又是从何解读,其实回到禅宗的本身来看,如来佛祖正传的为九乘佛教,而禅宗则被喻为第十乘,从某个教度来讲,他源于佛教,又不同于原始佛教,因此,称为二徒,轻谩大教,故要转生东土,而这一直接实施人就是菩提达摩,从这个角度来讲,菩提达摩祖师就是金蝉子,也就是唐僧的前世。这就是为什么唐僧让孙悟空死心塌地追随的原因。 最终我得出如下结论,西游记处处都体现出禅宗的味道,特别是南禅宗,它的最大特点的讲究其心性论是明心见性论,所谓一切法尽在自身中。这在菩提祖师传法给悟空时就说了“祖师云”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性命无他说。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请看取经三人组的名字,分别是悟空,悟能,悟净,这个“悟”字,其实是禅的最高解读。菩提祖师最初曰:“或看经,或念佛,并朝真降圣之类。都不是长生之法,”也就是在说,在最后几回,唐僧一行人千辛万苦到灵山取经得却是一部部的无字经书,也正好印证了这一说法,在禅宗之内,念佛读经是没有用的,无字经也是真经,相反,一行人发现之后,用紫金钵作人事换来的有字真经,其实连通天河的老鼋的年寿归着都解释不清,还不如直接拿它丢到河里去泡水。整部西游记中真正有用的经书,其实就是在第十九回时,无缘无故地插入一段乌巢禅师传授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短短的五十四句,共计二百七十字。才是唐僧若遇难避害的真正宝典,可是这典,却是用口头传授的,而传授而也刚好是一位禅师,这禅师住在哪里,树上的一个草窝,书中说它是香桧树,唐代秦望山,有长松枝叶繁茂盘屈如盖。遂栖止其上。故时人谓之“鸟窠禅师”。何必纠结于树种如何呢?香桧,松叶,菩提本来都不是树,我用一段六祖坛经的名偈加个标题来说明并作为本文的结尾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