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每日新闻》2月8日报道,日本 村上春树因在其短篇小说中描写了一名来自北海道中顿别町在东京工作的24岁女子,在驾车时将点燃的香烟扔到车窗外的相关场景,被中顿别町町议会指出其作品使居民感到屈辱。村上在7日通过刊载其小说的《文艺春秋》杂志社发表相关声明,称其深表难过与歉意。也表明会在发行单行本时不使用“中顿别町”这一名称,改换其他名称。 村上春树,世界级的着名 ,诺贝尔文学奖的大热门却又总是和诺贝尔奖失之交臂。这是村上的尴尬---但诺奖名份对其也许并不那么重要,因为他的作品已经得到了文学界和读者的充分信任。但因为一篇描写北海道某地吸烟的小说,却让当地居民感到了屈辱。村上不得不为之道歉,并承诺在发行单行本时不再使用此地名称,改成其他名称。 有些不可思议!文学作品中出现实际地名,不过现实主义的背景,何必较真?可当地人就是那么拧,而村上春树竟然妥协了。文学与现实的边际模糊,很有意味。 是日本人不懂文学,还是自尊过度?这可能是复杂的社会心理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像村上这样的大 ,尤其他的作品相当畅销,如果说他小说中的人物,有不良行为,而且将文学背景放置于某地,可能给读者造成误读,甚至通过文学传播给当地造成顽固性的负面影响。即如村上“也许在中顿别町大家对于乱扔烟头已习以为常了吧”,人们或许就会以为“中顿别町”就是烟民特多的地方。吸烟不文明,那么此地也被贴上了不文明的标签。 由此逻辑,文学与现实的边际还真的不能模糊。 的文学家言一不小心就会造成地域歧视,容易引发争议。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人们因为权利意识强而对现实和文学两界的表达或描述,都很敏感。西方社会经常因为名人们的一句不当言论引发特定地方、族裔和群体的抗议,甚至造成社会动荡。也许正因为如此,谙熟西方文化的香港电影总是习惯在片头缀上“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纯属巧合”字样,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侵权麻烦。 但在中国内地,人们的权利意识并不见强。文学家对于地域乃至真人的描述,往往有着主观化的自由表述,中国人也默许了 们的这种“特权”,甚至赞为“敢言”。譬如 林语堂,对于湖北人就很不客气,“在汉口南北,所谓华中地区,是信誓旦旦却又喜欢搞点阴谋诡计的湖北人。被其他省市人称作‘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南方与北方至汉口南北,所谓华中部分,居住有狂噪咒骂而好诈之湖北居民。”(见《吾国与吾民》) 这几乎成了人们嘲弄湖北人的证据---既然文学大师都不待见湖北人,那湖北人真的是有问题了。 可见,文学家应该谨言,不可随意褒贬某人某地,否则“一家之言”会变成谬种流传的公论。即使是客观中允描述,小说家言也会带来困扰,现代人就曾因为古典小说中的虚拟人物,而为功利因素争得不可开交。 西方社会一方面强调言论自由,另一方面又对名人名言约束严格,这看似矛盾,却也是照顾到了权利与义务的辩证平衡。所以,村上春树怕犯了众怒而不得不道歉了事。 这也给了中国 和其他文艺工作者以警示,必须要重视文学艺术和现实生活的边际性。在文艺创作中,也不可给予某地某人以主观偏狭的评论。地域歧视造成的社会割裂已经让人不安,拥有话语影响力的 们应该像村上春树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