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语并不过时年轻人该多读

时间:2014-02-05 07:45 来源: 作者:张颐武 点击:
近年来,着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在微博上解读人生警语,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的关注。近日,他将这些解读集结成册,出版了新作《年轻时:张颐武解说人生警语》。 张颐武称:“今天的多数年轻人所面临的问题,与过去的年轻人不同,更多是衣食得以保障之后,

  近年来,着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在微博上解读人生警语,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的关注。近日,他将这些解读集结成册,出版了新作《年轻时:张颐武解说人生警语》。


  张颐武称:“今天的多数年轻人所面临的问题,与过去的年轻人不同,更多是衣食得以保障之后,幸福感的低迷和成长发展面临瓶颈的焦虑,虽然问题不同,但困扰和苦恼却并没有减少。本书的初衷,主要是梳理我年轻时代积累的知识感悟,当下80后、90后年轻人遇到的很多问题都能从书中得到解答。”


  不同时代并非隔绝


  《年轻时》以年轻人的问题和困扰为主要讨论对象,在一个个具体的事件和现象中,找到共同的解决方案。


  然而,不同时代的年轻人所面临的环境、社会、人际关系等也都不同,包括年轻人自己的教育、生活经历等也都不同,张颐武说:“今天的80后、90后年轻人的生活其实远比当年的起点高,也比当年的基本生活条件要好得多。他们也显示出了比当年的我们更强的能力和更高的基本素养。当年我们很多人面临的是基本生存匮乏的困扰,而今天大多数的年轻人是衣食得以保障之后的幸福感低迷和成长发展面临瓶颈的焦虑。”


  但不同的境遇并非表示一定有不同的问题,张颐武说:“我年轻的苦恼与困扰,比如有跟人沟通不畅、学习方法存有问题、宿舍作息时间矛盾等,我想这也是今天年轻人同样有的问题。”


  成绩论成败的一代


  作为老师,张颐武对于年轻人所遭遇的困扰有着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他说:“今天的年轻人是独生子女的一代,是在中学和大学以考试成绩论成败的一代,又是中国历史上最富裕时期的一代人。他们成长于一个消费社会的环境中,诱惑和追求快感的吸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年轻人有影响力,一夜成名的示范和迅速积累财富的欲望也从来没有今天这样放大。于是,他们对于自己的期许极高,但完成这些期许的能力和可能的路径却并不明确。”


  现代化高速发展的社会,信息的发达、传播的畅通等使年轻人更加容易掌握知识和信息,但同时也面对着无数的挑战,张颐武说:“不少年轻人有挫折感,生活和他们的期望往往并不一致。其次,他们往往有和长辈、同事和朋友沟通不良的问题,缺少人际合作和交往的训练。第三,家庭和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很高,但年轻人往往缺少承受力和面对现实的能力,常常用逃避来应对。第四,互联网的兴起、游戏文化和消费性的“用过即扔”文化流行,今天的不少年轻人耐力不足,不能专注地做好一件事,难以持之以恒,坚持到底,难以树立恒心和雄心。”


  “古语说”并不过时


  在《年轻时》一书中,许多文字多以“年轻时”开头,又以“古语说”结束,而在张颐武的微博上,这个格式甚至成为了一个标志性的语境,他用格言式的写法,囊括当下的问题与传统的人生警句。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独特的,但又非独立世外,现代化的社会中,传统的智慧依旧在发生着作用,张颐武说:“年轻人困惑,比如对社会‘调试不良’、很难忍受挫折、易颓丧等,说起来还是缺乏待人接物的基本路径。”而这些待人接物的基本路径,并非需要每一代人都独自去磨砺和尝试,“中国传统的儒家礼节周密严格,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有一整套规范,但现在这些东西继承下来的很少。而且目前连对长辈的基本尊重,有些年轻人都淡漠了。比如看到长辈,坐着的年轻人应起身迎接,就是这样简单的礼节,我们都有缺失。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阶段往往会偏重学业,而对这些传统的东西反而无感。因为,他们在教育程度、能力等方面均胜过先辈,但吃苦耐劳的精神却有所匮乏,而这些精神在过去的传统古语中均能看到。因此,多读读这些古语,相信现在的年轻人会收获很多。”


  人生经验并非独得之秘


  一本格言警句式的书籍,却非说教式的灌输,张颐武表示,自己解读名言警句并非是把课堂搬到网上,只是想把自己的经验和年轻人分享。


  张颐武说:“一方面,每个人都是从年轻时走过;另一方面,年轻的人们处在同一个环境中,很多问题其实是相通的,这一点,在我跟学生沟通的时候感触深刻。作为一个同样经过年轻时代的人,这些年来,我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吃过的亏,得到的经验教训,并不想把它当作独得之秘,而是想分享给更多的年轻人。”


  不论是作为老师,还是作为长者,他们的分享是否真的能被年轻人所接受?张颐武说“其实在学校里,学生往往会对老师更加挑剔,甚至有时会对老师的说教反感,但是一旦他们走进社会,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老师说的是有道理的,尽管那些道理可能是老生常谈,但并不意味着没有价值。就我的感觉来说,师生关系在学生进入社会之后,反而会变得更好,很多学生毕业后再回来,再跟老师谈他们的遭遇,和在学校的时候往往不同,因为他们并非仅仅是从道理上去听老师说什么,而是真的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但同时,每一个人都不能独立存在,张颐武表示,分享自己的经验心得,也是想让年轻人少走一些弯路,不必再跌跌撞撞重新尝试一番。


  张颐武说:“钱钟书先生讲过一个笑话,一个人从来没有见过伞,有一次下雨,他就自己琢磨,拿了一根木棍子和一块方布,用木棍顶住方布,遮住头顶挡雨,回到家后他觉得自己应该把这一发明公之于世,就去专利局申请专利,结果人家告诉他早就有人发明雨伞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很多时候,前人的经验是有益的,他让我们不必再去重复尝试和总结,不必再一次次地碰壁,不必再走弯路,不用再撞到南墙之后才回头,如果一个人能够提前得到提示,绕开南墙,他可能会发现,原来自己走的更快更稳了。”


  在解读人生警语之外,张颐武同样也推荐年轻人多读书,他说:“阅读文学作品可以让我们观察人性;读哲学书可以让我们的大脑做‘思想的体操’,变得更灵活,更深刻地认知人性状况;读历史书则可以让我们知道,人性在古今中外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因而受启发,而这些都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多读一点,多了解一点,对于年轻人来说,一定会有难得的收获。”


  改造社会从自我做起


  一部《年轻时》,不仅仅是张颐武自己的人生见解,也是他对于无数传统智慧的体悟和解读。张颐武每每告诫年轻人要不断地提升自我,但同时,他也并不否认社会环境对于人的影响。


  张颐武说:“今天的社会,确实有一些不好的东西,年轻人走上社会之后往往也会发现,社会原来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社会的不公正当然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但却真实存在。社会确实需要改造,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但另一方面,仅仅抱怨是不够的,改造社会其实也需要从每个人做起,从每一件事情做起。”


  如何从每个人自我做起?张颐武说:“当年有一位跳水教练说过一段话,他说中国的运动员在国外比赛,往往会遭遇不公正的对待,被人刻意地压低分数,这时只有一办法,就是把自己的水平提升到很高,高到他们再也没办法不公正。社会现实中,这么做当然很困难。但只要每个人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能一点点地改变现状。社会是由个体所组成的,不正当的风气终究也是一个个事情渐渐的累积而成。因此,改造社会,根本的还是要从每个人、每一件事开始。我们对社会的改造、批评和监督是应该的,不能放弃,同时提升自我的修养同样重要,也是改造社会的方法。不能说等到社会变好了,我再变好,这种想法是没有道理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破译性格密码:成功性格的真谛

    作者:徐昌生

    为什么有人认为性格决定成败?为什么有人说偏执狂才能成功?为什么乔布斯这种自负、唯美的人能改变世界?为什么索罗斯…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