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德为才之帅”。有才是好事,但要建立在无德之上那就适得其反了。 在《三国演义》中,有两个看似不是很重要的人物,却极容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尽管,这两个人物的出场次数不是太多,也无涉大局。但因为两人都有一手过目不忘的“绝活”,端详起来也就显得与众不同了。 这两个人,一个是荆州刘表帐前上宾王粲,一个就是西川刘璋手下别驾张松。两人都堪称当世之奇才。但可惜的是,这两人的本事都没用到正地方,共同的特点就是卖主求荣,事主不忠。 要说王粲,年幼的时候就已经很出名了,即便是当时的大儒、左中郎将蔡邕对其也是异常敬重。或许蔡邕看重的只是王粲的学问,因此当听说年幼的王粲前来拜见自己的时候,蔡邕竟然不顾身份,“倒屣迎之”,此举引得一座高宾大惊失色,无不诧异,纷纷问道:“蔡中郎何为独敬此小子耶?”蔡邕却说:“……有异才,吾不如也。”连蔡邕都为之折服,可见王粲当时之名气。后来,王粲投靠荆州刘表,素有“江夏八俊”之称的刘表也是“待为上宾”。 那么,王粲又是靠什么闻名于当时的呢? 据《三国志通俗演义》里介绍:“粲博闻强记,人皆不及。”说有一天王粲与人同行,路上偶然碰到一块石碑,王粲看过之后,竟能背诵,不差一字。此外,王粲还精通算术,本事同样了得,“举笔成章,无所改抹”,曾着诗、赋、论、议、垂六十篇。 但就是这样一个学贯古今、名扬天下的大学问家,却在关键时刻丧失立场,走向背叛。当曹操大军杀奔荆州的时候,王粲这位受人尊敬的大才子,不是想办法帮助刘琮保住祖宗基业,报答刘表曾经的恩遇。反而昂昂然立于大殿之上,穷尽说辞劝刘琮“卷甲倒戈”,投降曹操。最终刘琮架不住王粲的连哄带吓,一纸降书献出了荆州,落得个身首异处的悲惨命运。 荆州之失,虽说是天命所归。但从道义上讲,却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食人之禄,忠人之事。很难理解,这个当年刘表的“座上宾”,坐享富贵数十年,到了危急关头,却不念旧情,不思报答,甚至是推波助澜,定要让人家孤儿寡母将祖宗基业拱手送人。如此行径,不仅为天下人所不齿,也亵渎了自己那满腹的好学问,怨不得后来裴松之作注时,对其一力贬低。 无独有偶,如此的事情同样发生在了西川之主刘璋的身上。 刘璋手下别驾张松,也是才具非凡,过目不忘。或许就是有了这样的本事,才熟记于心,精心绘制出了极其详尽的西川地理图,并时刻想着出卖国家利益,谋得个人荣华富贵。后来,借着到许昌觐见曹操的机会,想将此图献给曹操。 怀揣着宝贝来的,说话自然是底气十足。不料想,曹操根本就没把这人当回事,见张松人物猥琐,说话狂妄,一甩袖子就走人了,搞得张松很是难堪。亏得杨修素知张松有才,就及时与之叙谈。期间,张松还是对曹操表现出了极大地轻蔑。为说服张松,杨修就把曹操体《孙子十三篇》,结合平时作战经验写的《孟德新书》拿出来给张松看。不料张松看完,却说是战国无名氏所作,并一口气将书背诵了一遍。至此,杨修才知道张松有过目不忘之才,又赶紧向曹操引荐,并将张松之语告于曹操。但曹操心里嫌弃张松,一听此事,干脆把自己的《孟德新书》也付之一炬。由此,曹操对张松更是恨之入骨,后来因一同观看曹营阵势,言差语错,曹操还是将张松乱棒打了出去。 在曹操这里碰了一鼻子灰,张松还不死心。结果返回的路上被早已瞅准机会的刘备请到了营中,一番虚情假意,讨价还价,张松随即将西川地图献给了刘备,并答应做刘备的内应。这一来,引得刘备是一个劲地感谢,当即表示:“青山不老,绿水长存。他日相期,必当厚报。”在曹操那里没得到的东西,在刘备这里终于如愿以偿。有了西川地理图,加上张松等人的里应外合,刘备果然轻易取得西川,为三国鼎立形成了军事上的优势。 王粲和张松,在当时都是具有非凡学识和智慧的人,按说应该成就一番大业。 但偏偏,此二人不仅没有彪炳青史,反倒很快消失在历史的滚滚烟云之中。即便时至今日,也很少有人提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