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水浒传》的读者觉得宋江不够英雄,觉得他的性格不似鲁智深、武松、李逵等其他好汉那样“痛快”。特别是他动不动“纳头便拜”,更显得没骨气。 这样看未免太表面化。
大家若细读可以发现,宋江的胆量其实不小。例如他被清风山燕顺手下小喽啰绑架上山时,只是暗自叫苦;当小喽啰“手中明晃晃拿着一把剜心尖刀”要取他心肝时,也只不过叹口气,并无一句求饶。被清风寨刘高捕获,面对刘高妻的恩将仇报,他还当面斥责:“恭人,全不记我一力救你下山,如何今日倒把我强扭做贼!”
当然,有时面临险境,他也有恐慌,这是人之常情;在有逃脱可能时,他也“好汉不吃眼前亏”,或是求情(对水匪张横),或是装疯卖傻(对蔡九知府)。这除了人的求生本能,还因他觉得自己壮志未酬,不能不明不白窝囊地死去。而当感觉无望时,他便不再多言。
常言道“男儿膝下有黄金”,这宋江动不动对人跪拜,确实让人觉得不爽,似乎有伤尊严。但仔细研究可以发现,他的跪拜其实很有讲究。他拜卢俊义、关胜、董平,是为表示礼贤下士。他跪拜的人物,除要重点利用的卢俊义外,多有朝廷命官身份。这是为将来求招安积聚资源。他拜宿太尉尚好理解,他拜高俅却惹得梁山众头领不快,因为林冲、杨志等人与高俅有死仇,宋江自己其实也很瞧不起高,而且心中将其视为“奸佞”的代表。但为了能让朝廷招安,他不顾众怒,并压抑下自己心中的委屈,还是对高俅“纳头便拜,口称死罪”,还谦卑地表示“万望太尉慈悯”,给帮个好话。高俅临走他再次叩首拜谢。
吊诡的是,宋江这一切牺牲自己尊严的言行,恰恰是为求得自己做人的尊严:作为一个刀笔小吏,他虽受江湖人尊敬,却难以得到体制内人士的青睐。两军对阵时董平脱口而出的“文面小吏”即透露出多数官场中人对他这类小吏的蔑视。为此,他心中一直抑郁不平,总想着能“去边庭上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而他认为招安是实现这一志愿的唯一途径。
如今好多人把多赚钱当作赢得尊重、过好日子的主要途径,做官就为捞钱。宋江不是这样:他不图钱、不图物质享受,几十年就这么过来了。老宋肯定也有捞钱的方式,但他只是把金钱当作赢取功名、赢取尊重的手段,敛财是为“疏财”,疏财是为“逞才”。
人总要有自己寻求心理平衡的方式。宋江对上级官员委曲求全、屈膝叩头,对此他内心深处肯定也会感到压抑。但这种压抑、这些“亏损”从手下人以及各路江湖人士对他的尊重、对他的仰慕参拜那里得到了释放或补偿。
为了个人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而委曲求全、牺牲尊严,甚至出卖灵魂或肉体,这是古往今来相当一部分“成功者”的晋身之路。有时,他(她)们必须自断脊梁骨,还要主动或被动地遵从“潜规则”。宋江拜访李师师,又是送重金又是奉承,也许有个人恋慕“国家级”名妓的个人性意识成分,但毫无疑问主要还是为打通通往最高层之路。虽然处身于山东烟水寨,却知道“今上有两个表(婊)子,一个李师师,一个赵元奴”,可见其信息之灵通——这该是“国家机密”啊,他居然一清二楚!也许徽宗皇帝做事太不谨慎所致?
宋江早年认真读过书,自称“自幼曾攻经史”。假设当年也有“学术界”,宋江专心研究自己自幼精通的“经史”,也许可以不必走这条艰险又艰辛之路?也许可以不必付出牺牲人格尊严的代价?
也许……?
话又说回来,非要那个“封妻荫子”、“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么?不能本本分分、老老实实、平平安安过一生么?“光耀”之后或“光耀”背后是不是有更大的耻辱呢?
可宋江就是宋江,他不可能像大量的张江、李江、王江那样生活。
张江、李江、王江们活得有尊严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