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贾政是否支持宝黛在一起?

时间:2013-11-27 08:27 来源: 作者:风之子 点击:
谁是《红楼梦》里最守妇道的女人? 这个答案,其实在第四回就已经浮出水面。这个人,就是李纨。所谓: 原来这李氏即贾珠之妻。珠虽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 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 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

  谁是《红楼梦》里最守妇道的女人?


  这个答案,其实在第四回就已经浮出水面。这个人,就是李纨。所谓:


  原来这李氏即贾珠之妻。珠虽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 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 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 至李守中继承以来,便说"女子无才便有德",故生了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 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 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批语:此时处此景,最能越理生事,彼竟不然,实罕见者。),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 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这段话,就把李纨的角色给定位了,那就是一个年纪轻轻即遵从妇道,守寡教子的妇人。我们不妨来仔细体味一下李纨的处境。


  第一,李纨守寡的年纪太轻太轻。


  小说中说了,贾珠是不到二十岁就死了,那李纨守寡的时候肯定不到二十岁,充其量十八九岁呀,正是青春年华好年纪呀。


  第二,更可悲的是,她已经有儿子了,贾兰,所以,李纨改嫁的可不能基本不存在了。她接下来的人生,就是夫在从夫,夫亡从子,用他十八九岁即开始的枯槁死灰一般的生活陪伴着贾兰慢慢成长。


  第三,李纨的家教,决定了李纨的悲剧人生和悲剧性格。


  前一篇文章,我说到李纨之父李守中和贾政是一丘之貉,有人认为我用笔不慎,但我想告诉大家的,像贾政和李守中这样的道学思想浓重的父亲,有的时候,真的是害人不浅呐。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真不是什么好东西。


  你看,李家也是书香门第,无论男女,皆一视同仁,诵读诗书,在那个时代,这是相当难得的。这和林黛玉家和薛家一样,对于男孩女孩的教育都非常重视。但是,曹雪芹笔峰一转,说“至李守中继承以来,便说‘女子无才便有德’”,也就是说家风一变,开始束缚女性的发展,所谓“便不十分令其读书, 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所以,在这种长期的家教影响下,李纨的人生人格已经被固化了,那就是“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 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 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这一段话,是有着很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的,千万不要以为作者仅仅是在交代李纨的家世,不是的,曹雪芹寥寥数语,却是在揭示李纨的悲剧人生。


  至于贾政,我说过了,贾政的假道学就是完全忽视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这一点,他和贾母不同,贾母是知道宝黛的感情而决心撮合,和王夫人也不同,王夫人是知道宝黛感情决意拆散,贾政的想法是这样的,咱家这孩子,那里配得上逝去的妹妹和妹夫(记住,我曾经说过,贾政和贾敏感情很好,和林如海引为知己互相赏识)精心教育出来的外甥女,贾宝玉娶林黛玉,简直就是糟蹋了人家,而且,其时贾府重孝在身,贾妃亡故,贾母猝死,国孝家孝,贾宝玉不能婚娶,很可能耽误了外甥女,他是从这个角度考虑而同意王夫人的为林黛玉另择佳婿的主意的。而就是这个好心办坏事的舅舅,本来可以成为林黛玉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贾政,彻底的毁掉了宝黛的幸福,毁掉了林黛玉,也毁掉了贾宝玉。


  在这个意义上,我说毁掉李纨一生的李守中和毁掉宝黛一生的贾政其实在本质上都是一丘之貉。好了,跑题了,回归正题。


  第四,而更不堪的是,大家可以想想,就像妙玉这样处女身的出家人见到青春年少的宝玉尚不免动了凡心,更何况李纨这样有过性生活还生过孩子的年轻女性呢,她的之后漫长的寂寞人生更加寂寞更加难熬更加痛苦。女性未尝婚姻性爱生活终老一生,因为不知道另外一种人生,虽然也痛苦,但相对还是容易的,只要习惯了就好。李纨这种守寡,才是最痛苦的,她有过一个完整女人另外的一种人生,之后又被打回孤独,这样的人生更痛苦更寂寞更难耐。


  这一点上,薛宝钗也很不幸。她和贾宝玉结婚却未同房,站在婚姻性爱的边缘,却被贾宝玉的出家硬生生的又打回地狱,也是相当的不堪。我们说《红楼梦》为我们展示很多优秀女性的不同的悲剧人生的意义,就是这样的,各有各的不幸。


  第五,所以,李纨的人生,就是这样的终老了,陪伴着贾兰的成长,青灯枯槁,枯木死灰。但是,那股青春的冲动,却也是难以按捺的。所以,才会有众姐妹喝酒中,李纨喝多了,情不自禁的把平儿摸得痒痒的,这是一个细节,却惊心动魄,说明压抑的李纨的性冲动和爱欲,已经被迫向同性转移了。这就是李纨,这个最守妇道的女人的一点点小小的冲动和出格。而惟其这样,更让人觉得心痛。


  一个女人,在丈夫死后,把自己的一生给予了儿子,儿子长大了,她在慢慢的衰老,等到儿子功成名就的时候,她披着诰命的华冠,走入坟墓,这样的人生,是中国古代封建礼教下千千万万寡妇的人生缩影。所以,在这一段叙述中,有这样一条批语:


  “此时处此景,最能越理生事,彼竟不然,实罕见者。”


  意思是说,李纨在这样十八九岁年轻的年纪守寡,又在大户人家,生活优裕,是最容易出轨的,或者与下人私通,或者与其他主子偷情,可是,李纨没有,她拼命克制住自己的青春激情,硬生生把自己置于槁木死灰的境地,非有大修为大境界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无论是曹雪芹写这段话,还是脂砚斋批这段话,在为李纨的悲剧感叹的同时,也都不约而同的赞叹这个奇女子的毅力和忍耐。这也是李纨可以列身金陵十二钗正册的重要原因,她对于贾家是有功的,是付出的,同时,又是极其薄命和悲剧的。


  这就是李纨,《红楼梦》中最守妇道的女人,一个寡妇的悲剧人生。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袁世凯发迹史:还原最真实的历史

    作者:汪衍振

    袁世凯平定了朝鲜甲申政变有重大意义,打退了日本的渗透势力,粉碎了日本趁中法战争之际谋取朝鲜的企图,推迟了中日战…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