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读项丽敏《金色湖滩》
时间:2012-10-07 23:36
来源:
作者:晚乌
点击:次
项丽敏就是项丽敏,如果拿她跟别人类比,未必恰当。 这是我读《金色湖滩》时,脑海里跳出的命题。 读项丽敏的文字,我会有忧伤。然而,在低沉的另一面,我又能读懂尘世生活的满足、安宁与幸福。俗世生活,本来就不圆满,谁能说在尘世里,我们获得的快乐一定
项丽敏就是项丽敏,如果拿她跟别人类比,未必恰当。
这是我读《金色湖滩》时,脑海里跳出的命题。
读项丽敏的文字,我会有忧伤。然而,在低沉的另一面,我又能读懂尘世生活的满足、安宁与幸福。俗世生活,本来就不圆满,谁能说在尘世里,我们获得的快乐一定比悲哀多。项丽敏的文字,让我或许还有我们感受到了凡间的细微,细微的万物,细微的情绪及细微的幸福与寂静。
我在前几天的一篇心情里说:目前,谁能按守寂静,或许他就获得了自我与自由。人生到底是什么呢?在这里,我想借用项丽敏的文字表达我的看法。
读《金色湖滩》,令我忧伤的是一个女孩在青春最需绽放的年代,容忍了湖边的寂静、乏味或许还有如泱泱湖般的落寞。在《重返金色湖滩》、《像散文一样生活着》、《时间是一片海》等篇章里,项丽敏是让人疼痛的,一个女人回忆了她的二十芳华及对生活的种种设想。项丽敏在文字里说,曾想过出家。读到我这篇文字的人啊,你有过这样的想法吗?我真的有过这种想法,包括现在,我依然有。项丽敏那些信札似的短简,写给谁的呢?写给你,写给我,或许还有她自己,那些文字,在深夜读来让人落泪。可是,大项,就是大项。她没有停留在对无边寂寞的抒怀上,她渐渐低入湖边的草丛,贴着泥土及生活的表面,开始了自由自在的呼吸。
人生是一场修行,砍柴担水,行走坐卧皆是道,也是禅。项丽敏的修行,不成仙,不成道,而是抵达自我及凡尘粗糙表皮之下的宁静而平和的微光。藉那孱弱的光芒,我们可以安心地活着,这已足够。
修行要慧根,项丽敏有。在任何环境及生存空间,衣食无忧地活着,远不够,精神的富足与饱满才促人独立,强大。然而,并不是所有人能从他的空间里找到精神之擎。在湖边生活的人太多了,或许他们大多数依然苦闷地过的,项丽敏与人不同的是,她借助凡胎肉眼,穿行在湖的内心、上空及周遭,她找到可以丰足一辈子的栖息之所,这何其难得。我在认识她的时候,便称呼她为“大项”。这不是戏谑,而是我从她的文字里读到了一种可以抗斗生活的乏味及苦楚的强大力量。那些文字,虽朴实、简单、真实,却温暖。
我能理解,项丽敏是如何找到能让自己安稳走路,齐整生活的那些灵光片羽。她的图片,她的絮语,她的文字片段,带给她一段段独立时光与寂静。我举个我自己的小例子,一天黄昏,我在小区的草丛里,发现了一窝正在开花的鱼腥草。它们生着墨绿的叶子,四瓣的花,中间卧着黄蕊。一个小学女生,走过我身边问我:这些有什么好拍的呢,拍起来美吗?我笑笑,她摇摇头,背着大书包走进楼道。我该怎么解释呢?如果我说,我在拍小花时,获得了宁静,获得了超出生活的满足,她能理解吗?我大胆揣测,项丽敏可能跟我有同样的感受。这种无法对外人言说的内心情绪,一片一片,一段一段。项丽敏在湖边生活,久了,摄影、独自言说,外人懂也罢,不懂也罢,它们集合成了她的生活的一部分,跟吃饭穿衣同样重要,不可或缺。
项丽敏的修行,穿过内心,穿过寂寥,穿过湖水,她抓住了维系呼吸的本质的东西。她皈依生活,在湖边行走,在湖边看雪、听风。《金色湖滩》里,我读到了一个写字人的心路。在当前的文字圈,敢于坦露内心让读者见到自己的写作者最值得信赖,不是吗?我不知道别人会不会跟我一样产生一种错觉:项丽敏就住在自家隔壁。
我想,我该回到我开端的命题。项丽敏是她自己。有人把拿她比梭罗,这听起来像傍大款。这样比,或许有些依据,但又没依据。他们只是在表达的内容与题材上有某些相似罢了。我觉得,梭罗是在尘世中选择,捍卫自我及简单的生活。他28岁选择了瓦尔登湖。而项丽敏,是她选择了湖,还是湖选择了她呢?她青年时代的不自主或者无意识,在一开始未必给她带来了快乐和富足。她的可贵在于:容忍寂静,然后喜欢热爱寂静,用文字表达了这种热爱。还有人说,太平湖成就项丽敏,也害了她。这样的命题,或不会带有功利性?任何 或者写作者,如果能痛快表现生活的某一方面,就够了,自己写自己的!还有人说,项丽敏的文字少了生活的气息,其实,也未必。目前,她的《民间器物》系列,我想是她的另外一面,文字里的烟火、人气,读起来扑面而来。当然,说这些话的人,一定是爱她的,懂她文字的。
对文字,我个人觉得,写自己爱的,写普世的,别的可以不管。如果,文字能让写作者本人觉得安稳,找到现世生活的意义与美,找到爱这个世界的缘由,然后把种感受递给读书的人,修行就满了。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