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卫子夫》:汉武时代女人的风采和情怀
时间:2012-08-06 18:11
来源:
作者:戴玲玲
点击:次
陈峻菁的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写法,在现实与过去之间穿梭,以青春和暮年互为映照,曲折徘徊,角度独特,让我们读懂了这位汉宫第一皇后的内心,爱,是爱,是五十年来绵绵不绝而又无望的爱,让她始终守在汉武帝的身边不离不弃,她为他奉献了自己,奉献了家人,奉献
谁要是以为《我,卫子夫》的传主只是卫子夫那就错了,我读陈峻菁的这本历史小说,不光读到了卫子夫一生的悲欢离合,也看到了王太后、馆陶长公主、平阳公主、陈阿娇、钩弋夫人、李夫人、王夫人、卫长公主、诸邑公主、阳石公主等一群汉宫女人的际遇浮沉,她们在爱情、亲情、权力和富贵之间挣扎着,既被权力异化,又脱离不了女人天生执着于爱情、为爱自我牺牲的本能,这一组群像,在卫子夫的故事里出入着、缠斗着,向我们充分展示了汉武时代女人的风采和情怀。
有些女人生于富贵,也深通权争之道,像废后陈阿娇、馆陶公主、平阳公主、卫长公主,但一旦为爱沦陷,便会失去理性。馆陶公主为了年轻的情人董偃,几度牺牲女儿陈阿娇的利益;平阳公主明知卫家大势已去,仍拼命回护卫青之子和卫子夫;卫长公主下嫁了一个口灿莲花的方士,并因此离弃父母,隐居海边。在她们眼中,易得千金宝,难得有情郎,再贵重的宝物,再辉煌的人生,也比不了一段荡气回肠的感情。
有些女人,出生寒微,为飞黄腾达不择手段,史书上关于钩弋夫人的记载至少存在着两个骗局:一个是她自称天生残疾,握拳十几年,见到汉武帝双手才能展开,露出手心的玉钩,所以会受封“钩弋夫人”;另一种是她说自己和尧帝的母亲一样,怀孕十四月才生下幼子刘弗陵,其时汉武帝已是年近七十的老人,宫中绝育多年,而怀孕十四月明显也违背现代常识,难怪后来燕王刘旦认为汉昭帝刘弗陵不可能是汉武帝亲生儿子,曾一度起兵造反。但这两件异像都很好地迎合了晚年汉武帝求仙问道的迫切心态,他相信这世界上有奇迹,更相信这些奇迹都仅仅为他而存在。当“尧母门”三个大字高张在钩弋夫人宫门前时,太子及皇后被废、卫氏被杀戮几乎就已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应该说汉武帝没有傻到底,他临终前赐死钩弋夫人,就是看透了她的骗局。钩弋夫人的两次骗局都十分高明,不可能是一个少女能够想出来的,背后一定另有高人,十有八九就是钩弋夫人家族里的阴谋家,所以当汉武帝想明白这一点,他索性就让刘弗陵成为一个根本没有外家亲戚的太子。由于当时等级制不明显,汉宫里的大部分女人都是出身寒微而有野心的,如李夫人、王夫人、李姬,只是她们运气不够好,生子不是早夭就是性格怪戾,家族里也缺乏人才,才无法取代卫子夫和卫氏的地位。
也有些女人,隐忍而奉献,只为了坚持心底里的一份真情。如果从现代婚姻角度来看,卫子夫其实与汉武帝共过不少患难,她家族里几乎所有人都为汉武帝的王图霸业做出了贡献,卫氏制衡了王窦田三家外戚的势力,平定了匈奴,巩固了汉武帝的帝位。而卫子夫并不精通权力斗争,也正因为这一点,她才能在汉武帝身边待足了五十年的“金婚”岁月,某种意义上,她更像是个朴实的家庭主妇,相夫教子,生儿育女,谦和隐忍,不怎么过问政事,有种随遇而安的感觉,但这是真正的卫子夫吗?有那样英雄的弟弟和外甥,她不可能是这么个平庸的角色。
陈峻菁的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写法,在现实与过去之间穿梭,以青春和暮年互为映照,曲折徘徊,角度独特,让我们读懂了这位汉宫第一皇后的内心,爱,是爱,是五十年来绵绵不绝而又无望的爱,让她始终守在汉武帝的身边不离不弃,她为他奉献了自己,奉献了家人,奉献了一生的真情,最后她在听到汉武帝死讯时,才竭尽全力要与迫害卫氏的势力抗争,虽然她的最后一击既仓卒又短促,但毕竟让我们看到卫子夫刚强自立的另一面,而一旦汉武帝重新出现在长安城下,她就不战自败了……
她一生的情与爱都被碾成了粉末,随风而逝,而不管汉武帝有过多少宠幸,最爱他的那个,只能叫作卫子夫。
这本书以前曾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热销一时,如今由作者精心增订后重新出版发行,卫子夫真实的后宫传奇,比《甄嬛传》里的故事更为惨烈惊心。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