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水灯载去我的祝福》:回归乡土与阳光写作

时间:2010-06-13 09:54来源:半壁江 网 作者:为梦想而来 点击:
处于喀斯特地区的贵州山地到处都是奇特风光,而且因为水山峡洞、林石瀑泉的密布保存着原生态的风情民俗,从农耕传统向工业文明过渡的中国正在不断消失的乡土文化在贵州还成片地存在,它的古朴和土气,以及这里的人们围绕这片土地聚村而居、渔樵耕读、和睦安

  处于喀斯特地区的贵州山地到处都是奇特风光,而且因为水山峡洞、林石瀑泉的密布保存着原生态的风情民俗,从农耕传统向工业文明过渡的中国正在不断消失的乡土文化在贵州还成片地存在,它的古朴和土气,以及这里的人们围绕这片土地聚村而居、渔樵耕读、和睦安定、终老是乡的生活传统和文化性格,使人们看到了人类生存与繁衍的过去。因此,贵州是一片原始的、神奇的、多彩的土地。最近,喻莉娟教授刚出版的散文集《水灯载去我的祝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4),正是对原始贵州、神奇贵州、多彩贵州的实录与描绘。作者艰苦穿行贵州30多个县市,几百处景区的行迹和体验里,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自然和乡土的真味,体会到一种透明与纯净的书写。要说这部长达20万字的散文集的内在价值,从我阅读的视角和经验看来,它已超越了文学本身,传达给人的是一种写作心态、写作行为、写作方式的触探与转换。
  
  阅读这本散文集,始终被一种乡土文化的浓郁氛围所笼罩和浸染。“乡土”成为这部书的一个关键词。所谓“乡土”,按禹建湘先生的说法,就是“人们生长、居住或是与个人发生强烈情感认同之地,是涵盖所有的自然与社会人文背景及历史文化,对个人具有高度生活意义及使命感的地方。”(禹建湘:《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乡土想象》,载《吉首大学学报》)当然,我们在理解乡土时,不应把它单纯当作地理的、经济的概念,而更应作心理概念和文化概念的思考,应该包含更宽广的风光、风情、风俗等物质与非物质的客体存在,以及主体的故乡情结、乡土意识、民族意识和家园意识的精神指向。乡土的特征是泥土,以及由泥土带来的土气与土俗。我们的民族成长和泥土分不开,从泥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因而土气与土俗,是最值得尊崇的一种传统,是乡土文化的本质。仔细考察“乡土”,乡土与人有着十分微妙的关系。我们大多数人曾经出生于乡土,后又一批一批逃离乡土,然而我们即使游历在四面八方,落脚在都市,实际上仍然背负着乡土、忘不了乡土。乡土的精魂不时在我们的梦里萦回着,在血液里流淌着,写在我们的神态上,刻在我们的气质里。一旦有一天受到某种因素的触发,乡土的怀念、寻找或者慰藉就会一同袭来,牵动着你的灵魂。这种情结或情绪转移到我们的精神活动和文字书写中,就出现不断的还乡心态和乡土情景。因此,从心理和文化上来看,人与乡土是永远不会分离的,乡土文学也是不会终结的。正如喻莉娟的《水灯载去我的祝福》,作者对乡土充满着惊讶和敬意,当脚步踏上乡土,心灵便回归乡土,灵性的激发与书写的欲望便油然而生。
  
  作为一个生活在大地上的 ,与乡土始终有解不开的结,终究之,乡土文化就是这个结的核心,是维系这个结的纽带。我们向乡土致敬,就是向文化致敬,乡土文化是乡土文学的灵魂。因此在《水灯载去我的祝福》中,乡土文化始终是作者关注的重点,是这部散文集的灵魂所在。作者跋山涉水,进乡入村,每走一地都总是离不开文化的观照,它像一条红线,贯穿作者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使整部散文集充满浓厚的文化氛围。行走务川,她没有遗漏大坪镇汉墓群的考察;到了绥阳,寻访旺草讲堂遗址,在东汉学者尹珍开坛讲学的地方,感受先师血脉在黔北大地的流淌;在正安,为古墓碑上“孙媳乳祖”的古代孝文化浮雕而感佩,为川渝黔古盐道上留下的古老村镇、祠堂以及建筑、花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惊叹;在贞丰和余庆,也不忘去见证挽澜乡窑上镇具有几百年历史的民间陶艺和“草根艺术家”黄泽富的泥塑艺术;走进玉屏,一下子融入箫笛文化,联想到历代文学艺术中的箫笛描写,并回叙自己生活中一段情缘未了的箫笛故事;在龙里,通过岳家寨花红茶的采制叙述,告诉人们这个村寨就是岳飞第五代孙岳乾明代时作为镇南将军带领人马屯军这里发展而来;在三穗和思南,对历史悠久的竹编工艺和塘头斗笠情有独钟;在桐梓,追溯和探讨夜郎的历史与李白的夜郎诗歌;在娄山关,鉴赏毛泽东和李白的诗歌在两个时代、两种心境、两种认识上的不同;在台江,关注苗族刺绣和独木龙舟;跨越乌江时,联想到的是上游六广河畔的心学大师王阳明和乌江尽头处的理学鼻祖程颐,以及曾经诞生或活动于乌江流域的诗人、书法家、教育家、军事家,赋予乌江一条文化传承的江;走到普定,观察五指山古驿道上“反字岩”的含义,推测“重化村”的来历,考察讲义寨的屯堡文化;在贵定沿山镇,关注具有几百年历史的布依村寨的石寨、石巷、石房、石门槛,探访吴三桂屯田屯兵、暗建“皇都”的遗址;在福泉,写到张三丰在当地的传说故事;在镇远,看到的是水山洞石与古城建筑的巧妙布局,氵舞阳河上有“歌满船心,情满人心”的民族风情;在赫章,考察汉代可乐古墓群和对“夜郎古都”的寻找;在大方,拜谒明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奢香夫人墓园;在湄潭,感受茶文化在民间的流传,并回忆当知青时的制茶经历;在余庆,研究乡下的对联,考察当地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观察当代农村、农民、农业的景象……作者对乡土做了深入的、注重历史和人文内容的考察与描述,展示了贵州特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再现了一个保持泥土本色的现代乡村风貌。同时,对这种乡土文化的崇敬与融入、赞美和书写,不仅让作者自己获得了心灵上的回归与慰藉,同时也为读者找到了一个可带来欢愉与享受、可供舒展和畅想的精神家园。
  
  《水灯载去我的祝福》是一种阳光写作。所谓“阳光写作”,是一种透明、健康、优美、平和的写作姿态,它追求的是一种真味和本色。它放弃艰深、繁复、前卫,但不是清弹浅唱的代名词,不是一味的赞颂和歌唱;它放弃阴暗、偏激、残酷、变态、冷漠、颓废等所谓“审丑”时尚,而重视对自然美、人性美、爱心、智慧、信心、正义、真理、勇气、宽容、快乐的正面表现。即使有一些反映落后、困苦、沉重、灰暗的题材,也是用一种阳光的心态、阳光的基调进行科学分析和正确评判,而不是去有意渲染、展示、欣赏丑恶的一面,不是去抱怨社会、咒骂社会、激化社会矛盾。因此,我们阅读《水灯载去我的祝福》时,总感觉作者心境澄明,感情纯真,笔触细腻,文字纯净,给人一种轻松感和清新感。作者始终以一颗友善之心和开阔的视野,去对待眼前的人物、事物、环境和社会,因而满眼都是平和宁静、优美和谐的景象。同时又善于关注每一个细微点,每写一处,总是从农家、农人或某一个场景、某一次经历和故事入手,使人事景物等描写对象显得很逼真自然;写历史和文化,也总是放在当前的某一个空间、当代人的某一段生活和某一种活动、作者的行迹线索中去折射和透视,使抽象转为具象,仿佛可以让人踏入和触摸。这种细腻、明丽、宽容、具有质感、带给人轻松快乐的散文,正是阳光写作的体现。
  
  我说这部散文集超越了文学本身,是因为作者的写作方式、写作行为、写作心态的价值所在,对当今浮躁喧哗的文坛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阴阳之间:名家小小说

作者:霍桑等

《阴阳之间》共收集世界名 的52篇小小说佳作。最老的一位是《十日谈》作者,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重要 …

发布者资料
为梦想而来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0-06-13 09:06 最后登录:2010-06-13 10:06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