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看明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这本书是一本好书,很明显让我的阅读速度慢了下来,这也使我得已一字一句细心地将它看下去。现在终于看到了二分之一强的地方,也就是说,春秋已经进入了后期,战国时代马上就要开始了啊。
仔细的阅读澄清了我许多的问题,首先一个重要的就是赵、魏、韩三家分晋的事,按照我原先的知识储备,我想那是很早的事情,春秋中期就已经出现赵、魏、韩三国了,而且我认为,应该是赵武作主分的晋,想不到我大大冤枉人家赵武了,而且三家分晋的时间也搞错了,确切的分晋时间,应该是在春秋末而战国初的。
另一个重要的发现时,《东周列国志》已经看完了一半多了,可历史书上所说的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除韩、赵、魏此时为大国晋之外,怎么就感觉不到燕国的存在啊,书中只是隐约地说燕侵齐北鄙啦、要不是晋北鄙什么的,然后就是这些国家一出兵,燕人就撤退回国内了,说不好听点是逃跑了,把燕国说得那么不堪,这还是一个后来的大国、七雄之一的样子啊,七雄是需要累世的积累的,像齐有贤君恒公、晋有明君文公、秦有圣君穆公、楚有达君共王,可燕呢?没有,声名显赫的燕昭王还是后来战国时代的事情。因此,战国七雄这个大名单出来之前,燕国是一个略显神秘的国家,说它,有点不好说,要说得太少了。
近几天,翻看了一些历史书籍,查到了一些眉目,燕国在战国前的消声弥迹,源起于其落后的文化和与中原各诸侯国隔绝的状态。现在把资料列之于下,以备同样存疑者查看:
燕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北方的一个诸侯国。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前222年被秦国灭亡。
燕国的起源
中国先秦姬姓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又称北燕。周公东征后,周太保召公奭被封于燕,他自己留辅王室,而令其子就封,成为第一代燕侯,西周、春秋时期,燕的疆域主要包括今北京地区和辽宁西部的大凌河流域,都城在蓟(今北京)。同中原各国来往较少,国力一直不强。西周时期的燕国,共有11代燕侯。周的贵族和当地旧商的贵族以及当地土著建立了联合政权。最终使该地区原来的东胡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族。 春秋早期,燕国常常受到北方山戎的侵扰。燕桓侯曾一度把都城南迁到临易(今河北雄县西北,或疑为今易县)。公元前664年 ,山戎侵燕,齐桓公出兵相救,此后(或更早),燕的都城又北迁到蓟。
燕国建国以后与中原各地来往甚少,文化较中原落后,在春秋初年的外族入侵中更是险些亡国,凭借齐国“尊王攘夷”的军事帮助才得以保全,并进而在日后有了发展。
燕国的鼎盛
战国时期,燕在各大国中实力最弱,但在当时的列国兼并战争中也起过重要作用。燕与齐、赵、中山相邻,四国经常发生冲突,到战国中晚期,争战愈演愈烈。公元前323年 ,燕易王称王。易王卒 ,子燕王哙即位 ,相邦子之深受重用。公元前316年,燕王哙把王位禅让给子之,并由他决断国事,实行政治改革。公元前314年,子之行新政三年,将军市被与太子平聚众作乱,围攻子之。子之反攻,杀死市被与太子平。在孟轲的劝说下,齐宣王出兵伐燕,将燕攻下。燕王哙死难,子之出亡,被齐擒获而醢其身。中山也乘机攻占燕大片土地。公元前312年 ,秦、魏、韩出兵救燕,败齐于濮水之上。次年,赵武灵王召燕公子职于韩,派兵护送回燕,立为燕昭王。
昭王即位于燕破之后,立志报仇雪耻,卑身厚币招聚天下贤士,得乐毅等人 ,励精图治,燕从此强大。昭王即位后礼贤下士,筑黄金台,各国士人“争趋燕”。乐毅自赵国来,邹衍自齐国来,剧辛自赵国来。昭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又以乐毅为亚卿主持国政,经过二十八年励精图治,原本弱小的燕国成为一时之强。这一时期,燕国设有两个都城,上都为蓟,下都为武阳(今河北易县东南),但也有一说认为汉良乡县为燕的中都。燕将秦开破东胡后,将领土扩大到辽东,有今滹沱河以北的河北北部及辽宁之大部。公元前284年,燕联合秦、楚、赵、魏、韩5国伐齐 ,攻入齐都临淄,连下70余城,齐城不下者只有莒和即墨。燕引兵东围即墨 ,即墨大夫战死 ,城中推举田单为将 。双方相持长达5年。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死,惠王即位。齐国即墨守将田单施反间计,燕惠王中计猜忌乐毅,改用骑劫为将。田单进行反攻,以火牛阵大败燕军,收复丧失的70余城,齐国趁势复国。燕从此国势不振。到燕王喜时,又屡败于赵。秦乘燕、赵之间发生大规模战争,也不断攻取三晋之地。
燕国的覆灭
燕太子丹年轻时在秦国作人质。逃回燕国后太子丹并没有致力振兴燕国,而是寻找到一位叫荆轲的刺客。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前228年,秦国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逼近燕国。前227年,太子丹送荆轲和他的13岁的助手秦舞阳到易水之畔(现河北易县)。荆轲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后荆轲刺秦王嬴政未遂被杀。这一事件给了秦国一个进攻燕国的借口。
前226年,秦派王翦、辛胜击溃燕、代联军于易水以西,大将王翦率秦军直入燕境,占领了燕国的大半。前224年,王翦拔取燕都蓟,燕王喜迁都辽东,杀太子丹以求和。秦不许和。前222年燕灭于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