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看春秋

时间:2010-01-23 23:35来源:半壁江 网 作者:鲁石 点击:
西方一哲人说:一个始终把自己置身于历史中的人,相比于一个经常与历史割断的人,在行动和选择上要自由得多。 事实上,一个人既不能完全与历史割断,也不能与永远与历史合一。 所以,人有时应该忘记历史,有时又必须进入历史之中。 我是一个经常怀念历史的人

  西方一哲人说:一个始终把自己置身于历史中的人,相比于一个经常与历史割断的人,在行动和选择上要自由得多。
  事实上,一个人既不能完全与历史割断,也不能与永远与历史合一。
  所以,人有时应该忘记历史,有时又必须进入历史之中。
  我是一个经常怀念历史的人,当然是我自己的历史,因为也只有这些我才敢于思考。
  但我却不自由,是由于未来常常是与历史割断的。
  几乎所有的生活都不是随意选择的。
  
  人生是一个自有人类以来的固有主题,注定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因而也就没有所谓的成功与失败。
  在大连参加一个会议期间,与一位出了三本诗集的农民诗人相遇。席间,在后生们大谈人文哲理、人生理想时,诗人一杯“五粮液”下肚,言道:思考了近四十年的人生,无非就是“饿了能吃饱饭,困了能睡着觉!”众人皆无语。
  
  赵本山可以靠一个笑话活半辈子,多数人却不可能靠自己的任何一个坚守,来应付这变化无常的世界。
  始终按照同一个旋律在吟唱生活之音的人,肯定听不惯现代社会的交响乐。
  谁都想把自己的人生写成一首诗,可完稿总是一篇应用文,想修改都无从下笔。
  不过这篇文章总是配着音乐被朗读的,而乐曲正是《命运交响曲》。
  
  一位学者说,现在的年轻人是失忆的一代,没有历史感,没有时间感,只有现在。
  还有人说,人类历史是复仇的过程。生活和人生,不要报仇,但要记仇。
  西方人信奉:我可以原谅,但我不忘记。
  几乎所有的历史都被颠覆,如果人们还有什么不能忘却的话,那是因为这种颠覆还不够彻底。
  几千年的历史还要继续背负吗?
  
  小说是经过思考的人生,是艺术化了的生活。
  有一种观点说,中国的小说源自散文,西方的小说却来自戏剧。
  莎士比亚对戏剧作了一种限制:要让好人做坏事,允许坏人做好事,才有戏剧冲突。
  他还认为,最好的戏剧,一般是在亲人之间产生仇恨,或在仇人中间产生友爱。
  事实上的人生和社会又何尝不是这样。
  
  戏剧必须有集体合作才能搬上舞台,直接面对观众;散文却可以单独和寂寞地完成,孤灯一盏,沉思面壁。
  戏剧要顾及公共性,散文只可能是读书人,甚至只是所指定的“知音”。
  是把人生写成戏剧,演给别人看,还是作成散文,让少数人读或者只是为了自己读。
  就象哈姆雷特总在问:是活着,还是死去?
  这确是一个问题。
  
   贾平凹写了《五十大话》,知天命才敢说“大话”。
  还是先想想算了。
  但,多少春秋,却上心头。
  世事沧桑。
  看看就是了!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骑士的崛起:骑士阶层的崛起和衰落

作者:阚天下

中世纪时期的欧洲在欧美被普遍称为“黑暗时代”,在这个时期,宗教严苛,战乱频繁,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同时…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