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志怪小说和民间传说很多都涉及人与妖的爱恋,譬如志怪小说之集大成者《聊斋志异》,就有很多这种“不伦”之恋的描述。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中也有一个半照顾到这个主题——一个是《白蛇传》,还有半个是《牛郎织女》。为何称其为“半个”,因为董永是人,而七仙女是“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妖”,但却有“妖”的部分特征——具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 说白了,所谓人与妖的爱恋,就是人与“超人”的爱恋。所谓超人,即可变成人形,且仿真度可达百分之百,其灵魂有的要比一般“人”都纯净、浩然很多,有的比一般“人”要变态、龌龊很多。其实,妖精就是人的一种特殊存在状况——或妖、或仙、或鬼、或怪、或魔、或僵尸等等。
作为古典神话小说的最高峰,《西游记》上也有很多人与妖相爱相恋的故事。唐僧、八戒就不用说了,他们总是艳遇不断,谱写了许多人与妖的浪漫曲。不过,两个人不同。八戒在取经之前的恋情都是作为妖精——“猪精”——而成为恋爱一方主体的。在取经路上,八戒的形象有点不伦不类——一只长得像猪的和尚,或一个长得像和尚的猪。
正因此,八戒失去了继续成为人与妖恋情的主体资格。委实,一只“猪”实在不适合再与一只其他动物变成的女妖精发生恋情。两只动物或曰野兽(猪八戒当初就是一只野猪)的恋情,从亲嘴到做爱,都是人类难以想象和不愿意想象的恶心场面。于是,中国古代的神鬼故事不愿在这个方面着墨。
而唐僧呢,他一直就是以一个“人”的面目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而且是一个从小做和尚的男性。这样一来,作为西去路上的主角,唐僧就不容置疑地成为“人”与妖恋爱模式的最佳男主角。
一路上,唐僧总是很被动,妖精总是很主动。女妖精们总是单相思,唐僧也从未上钩,两者的恋情根本就没有真实发生过。但是,读者喜欢看。即便什么都没有发生,即便唐僧再矫情和一根筋,我们依然喜欢看。第一是妖精太漂亮。第二是唐僧作为一个和尚,他在性欲方面的忍耐力或曰自残式的压抑,在女同胞看来却是一个优秀的男人。
大多数女同胞都觉得不被妖精所迷惑的男人,绝对是极品男人。男人们虽不这么看,但他们对唐僧的“恋情”,也兴趣盎然,似乎唐僧未能抱得美人归,是对他们感叹自己没有机会碰到唐僧这般艳遇的一种平衡和补偿。
“妖精”在世俗世界里本来就是“美女”的代名词。一般,一个女人称其他女人为“妖精”时,表面上是一种否定和嘲讽,而内心却带着很多羡慕、嫉妒、恨的成分。总之,醋意十足。当唐僧对这些女妖统统不感冒时,对于大部分不是美女或曰非“妖精”的女同胞来说,不啻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和鼓励。要不然,唐僧和妖精男才女貌的,你让那些禀赋一般的女人,怎么活呀。
每一个女人都认为,如果什么好事都被“妖精”夺去,那她们活着还有什么希望。因为每一个女人都相当觉醒地意识到:总有一个女人比自己漂亮,如果她勾引我丈夫和男朋友,而他却恰好具有唐僧的品质,那我就安全了。所以,唐僧的出现,就成了她们最为深刻、最具忧患意识的心理痛区的一根救命稻草。
这就好比超女李宇春能够在全民娱乐狂热的若干年前获得冠军,大都是一些女生发短信支持的结果。这些女生不管漂亮与否,都会把票投给李宇春,而不会投给比李宇春更漂亮的女生。漂亮的女生承认李宇春的唱功,同时觉得李在长相上不如我,于是投李一票不至于太难受。不漂亮的女生投李一票,获得了安慰——李宇春是我的同类人,我们不漂亮的女孩也能做一番以前专属于漂亮女孩的事业。
对中国亿万儿童和他们的家长来说,唐僧与女妖精的那些事,是非常适合他们坐在一块,共同品味的。譬如看电视剧《西游记》。因为,大人不会尴尬,小孩不会“学坏”,成人世界不至于过早地在孩子们的心中“性趣盎然”。
大家各取所需,唐僧“阳痿”得正合时宜、皆大欢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