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看西游记:写的是神魔故事,反映的是社会现实
时间:2013-02-04 16:38来源: 作者:史凡 点击:
次
诚然,《西游记》写的是神魔故事,可反映的却是明代的社会现实。今天读来,仍然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在如今的社会中,我们不也常常看到类似“阿傩”、“伽叶”之类的小人物吗?他们不甘于佛界清冷,眷恋红尘,心怀贪欲。仗着衙门大,便店大欺客;仗着是首长左
看过《西游记》的人大概都不会忘记这样一个情节:唐僧师徒四人来到西天“极乐”世界求取真经时,由于如来手下人讨要“人事”,从中作梗,竟只拿到数卷白纸,即所谓的“无字真经”。
按说这取经是一桩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由神、佛、人各界有关领导精心策划、亲自布置而付诸实施的,岂能儿戏?想不到在佛界最高领导人的眼皮子底下,竟然发生这样的事。这不折不扣的“灯下黑”,对神圣的西方净土无疑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再说唐僧四众伏魔降妖、千辛万苦、历时十四载,行程十万八千里,方达雷音,确实不易。可竟因为无“人事”可奉送,取经大业几乎付诸东流。原来这“小人物”作起怪来,其危害也忽视不得。
诚然,《西游记》写的是神魔故事,可反映的却是明代的社会现实。今天读来,仍然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在如今的社会中,我们不也常常看到类似“阿傩”、“伽叶”之类的小人物吗?他们不甘于佛界清冷,眷恋红尘,心怀贪欲。仗着衙门大,便店大欺客;仗着是首长左右,便狐假虎威;仗着手上的一点实权,便弄权索贿。你若上门办事,确有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办之虞。甚至跑断腿、磨破嘴、气破肚子也没人补。有时还须花钱买贡品,绕圈托熟人。正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当然,就我们干部队伍而言,绝大多数是好的,“难缠”的“小鬼”不过是个别人。可就是这个别人,影响却极坏。他们的所作所为蒙蔽了领导的视听,离间了党和人民的关系,削弱了党的威信,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反腐倡廉,当然要抓大案要案。可对上述“小鬼”的恶劣作为也不能漠然置之,要知道小泥鳅有时也能翻大浪。此等小鬼对下耀武扬威,对上却百依百顺,极尽吹牛拍马之能事。因而,他们极有可能擢升,变成“阎王”,对我们党和人民造成更大的危害。
笔者曾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到一部门办一个手续。进到该办公室后,只见一伙人正在打扑克闲谈,便陪着笑脸,挨个上烟,问了半天,方有人不耐烦地回答,“管公章的人不在,改日再来”。当时等办手续的人有好几个,有的还是从乡下远道而来的,当天还要赶回去,便问他们“管公章的人什么时候能来”,又半天才从那吞云吐雾的口中甩出三个字:“不知道。”后来经熟人指点,才知那管公章的人就在其中,于是只得忍气吞声默站一旁,等这群掌权握印者过足了牌瘾再说。当时在门外等得心急火燎的几位忍不住嘟囔道:“社会都是叫这帮人给弄坏的。”
这话说得是刻薄了些,可也道出了几分真实。可怕的是,这类事情人人恐怕不止一次的遇到过。此等风气不除,确实不得了。老百姓办事,毕竟和“阎王”打交道的不多,更多的是找一般办事人员。若是遇上“难缠”的“小鬼”,可真是有苦难言。
“十八大”后,党中央出重拳惩治腐败、整顿作风。虽见成效,但远未普及。虽然见不少“阎王”倒灶,但仍然有许多“小鬼”作祟。我们应该把扫帚伸进机关单位的各个角落,把种种不良风气一扫而光,把那些贪污腐败、作风不良的“阎王”“小鬼”清除出我们的党和干部队伍。不如此,党的“十八大”的宏伟目标就难以实现。更为严重的,还会有亡党亡国的危险。
在《西游记》里,因阿傩、伽叶“贪财作弊”,不肯“白手传经”,唐僧无奈只得献出了那只“沿途化斋”的饭碗——“紫金钵盂”,方才作罢。而佛祖如来听到后,只是付之一笑,进而为手下辩解:“你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卖贱了,教后代子孙没钱使用。”领导不管不问,手下人尚且胡作非为呢;何况领导如此怂恿,手下人岂不翻了天。难怪阿傩、伽叶有恃无恐,一再刁难索贿,却是难为了办正事的取经人。我们的社会主义天下远非吴承恩所处的黑暗的明王朝可比,我们党的各级领导也不全是“宽宏大量”的如来佛,几个小人物的胡作非为、弄权作梗也绝非一般的职业道德问题。我们相信,随着党的整顿作风的深入开展,这种“小鬼难缠”的现象终究会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的。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