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三国演义》之魏延谋反
时间:2010-11-04 00:20来源:半壁江
网 作者:流星 点击:
次
魏延,字文长,荆州义阳郡人(今河南桐柏),蜀国名将之一,官至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南郑侯,为人孤高、智勇双全。凡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魏延是一个反贼,其实不然,笔者细读《三国演义》后发现魏延谋反不过是罗贯中先生杜撰的一桩冤案罢了。 魏延先
魏延,字文长,荆州义阳郡人(今河南桐柏),蜀国名将之一,官至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南郑侯,为人孤高、智勇双全。凡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魏延是一个反贼,其实不然,笔者细读《三国演义》后发现“魏延谋反”不过是罗贯中先生杜撰的一桩冤案罢了。
魏延先后二次投奔刘备,第一次投奔刘备也是他在演义中首次登场是在刘备兵败新野之时,刘备被曹操率军一路追击到了襄阳城下,时荆州刺史刘表病亡,其次子刘琮早有献荆、襄九郡于曹操之意故拒绝放刘备入城,这时魏延引数百人杀死守城将士打开城门欲放刘备入城,然而刘备顾忌百姓生命而放弃襄阳转投江陵去了,魏延与刘琮手下大将文聘苦战得,后寻刘备不见一个人很没面子的去投奔了长沙太守韩玄,魏延给读者的第一印象是深有大志且善择明主,勇武不凡,虽然有背主之嫌,但是中国人的思维:你反好人就是叛贼,可是反坏人就是弃暗投明,应该鼓励的。
第二次是刘备命关羽攻取长沙郡,因黄忠与关羽“英雄惜英雄”故在交战时黄忠手下留情,韩玄欲斩黄忠,危急之时魏延挺身而出,砍死刀手,救起黄忠,大叫曰:“黄汉升乃长沙之保障,今杀汉升,是杀长沙百姓也!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当众共殛之,愿随我者便来!”众视其人,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乃义阳人魏延也,自襄阳赶刘玄德不着,来投韩玄,玄怪其傲慢少礼,不肯重用,故屈沉于此,当日救下黄忠,教百姓同杀韩玄,袒臂一呼,相从者数百余人,黄忠拦当不住,魏延直杀上城头,一刀砍韩玄为两段,提头上马,引百姓出城,投拜云长。魏延此举不仅为后来的蜀国保存了一员虎将也为刘备取汉川扫除了一道屏障,足可见其投奔刘备之诚心!
然而,就在魏延初投刘备帐下,孔明却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且曰:“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后是刘备发了话才免了死罪,难道仅仅是因为魏延的长相有问题吗?如果以此为标准,刘备军团叛将多矣,何故就对此人耿耿于怀?看了《三国志》才知道此乃虚构,可见这不过是罗贯中先生为后来的“魏延谋反事件”埋下的伏笔罢了。
魏延投奔刘备后,先后担任牙门将军、扬武将军、汉中太守、镇北将军、征西大将军等职,可谓一步一个脚印,由刚开始的降将一跃成为仅次于关张赵三大猛将的重要人物。在攻取西川时,在雒城战役中他二次活捉敌将泠苞,并助张飞于金雁桥擒获汉川重量级人物张任,刘备自领益州牧后封他为扬武将军;在攻取汉中的战役中,魏延又与张飞精诚合作,先袭取了南郑接着同赵云、黄忠等一道攻占了阳平关,令曹操饮恨而归,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封魏延为汉中太守,封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为五虎上将,魏延虽不在“五虎”之列,但刘备命魏延总督军马守御东川如同关羽镇守荆州之故,均是独挡一面,可见刘备对魏延是信任有加的。刘备兵败白帝城后,五虎上将陆续而亡,此时魏延、赵云、马超成为诸葛亮仅有的可依靠的武将,平南战役中魏延曾先后擒拿孟获以及祝融夫人等重要人物立下赫赫战功,后随孔明北伐中原,魏延于陈仓口斩杀魏国大将王双、于剑阁蜀道射杀魏国名将张合,真可谓威风八面、勇武过人!笔者纵观魏延戎马一生,其效命刘备之心不可为不忠!
综上所述,如此忠诚的良将有什么理由要选择谋反呢?在此笔者不得不提与“魏延谋反”有着紧密联系的一个人——诸葛孔明。
《三国演义》中孔明曾不止一次对人言:“魏延素有反相,吾知彼常有不平之意,因怜其勇而用之,久后必生患。”其实此话并无依据,仅仅是孔明的主观判断,魏延固然恃才自傲却不见其有背蜀之心,只是他素与尚书令杨仪不睦,而杨仪又是孔明的“贴身参谋”故孔明有所偏见。
在蜀国后期,孔明独揽大权,但其智谋却并非《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无所不能”,譬如赤壁之战中的“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巧借东风”等都故事只是罗贯中先生编造出来“智化”诸葛亮的,细读《三国演义》便会不难发现孔明的计谋不过“三板斧”——“诈败—埋伏—火攻”,这一计谋可谓“屡试不爽”,从孔明刚刚出道时的“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到平南战役的“火烧盘蛇谷”再到北伐中原时的“火烧上方谷”都如同一辙,如果这三招不奏效,孔明恐怕只能望天长叹:“谋事在天,成事在人”了。而在孔明的“三板斧”计谋中充当诈败这一角色的恐怕只有魏延出场的次数是最多的了。看官试想一下一个能征惯战的将军若是经常败阵(即便是“诈败”),是不是很损威名呢?像魏延怎么会没有怨言呢?有怨言也应该是在情理之中的吧。
直接导致孔明与魏延有隙的是北伐中原时的‘兵出子午谷’的战略方案之争,时魏延向孔明献策曰:“延原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孔明却曰:“此非万全之计也,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杀,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决不可用。”魏延再与相争曰:“丞相兵从大路进发,彼必尽起关中之兵于路迎敌,则旷日持久,何时而得中原?”孔明曰:“吾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忧不胜!”遂不用魏延之计,魏延怏怏不悦。后来的实战证明魏延的计策是绝对可行的,就连诸葛孔明的对手司马懿也说:“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非无谋,但怕有失,不肯弄险。”一伐中原因孔明不用魏延之计而轻信马谡致使街亭失守最终以失败告终。再说二伐中原,孔明率军直奔郝昭把守的陈仓口,命魏延围城死攻,连日不能破,魏延说城难打,孔明大怒欲斩魏延,此时孔明已有杀魏延之心。后来孔明亲自督战,用尽“云梯”、“冲车”之法昼夜相攻二十余日亦无计可破,此时的孔明真可谓“黔驴技穷”,自己也无颜再骂魏延“无能”了。
为了加深读者对魏延“反叛”形象的认识,罗贯中先生又在书中的孔明临死之际“自编自导”了一出“孔明祈禳延命,魏延踏灭主灯”这一好戏,末了孔明长叹曰:“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故在临死之前,孔明有意命魏延领兵迎敌,而将姜维、杨仪、马岱等留于帐中嘱托后事,其中最为阴险的是让马岱暗中干掉魏延,其心不可为不毒!
诸葛亮死后,魏延与杨仪彼此攻击,谁对谁错无人知晓,惟一让读者明白的是魏延是不肯做长史杨仪的下属,要求自己独立率军北伐,而杨仪则是伙同了更多人反叛魏延,魏延曰:“丞相虽亡,吾今现在,杨仪不过一长史,安能担此大任?他只宜夫柩入川安葬,我自率大军攻司马懿,务要成功,岂可因丞相一人而废国家大事耶?”话中实在找不出魏延要谋反的意思,他的意思最多是不想让诸葛亮的心血白费。但为了给魏延戴上“谋反”的帽子,罗贯中先生笔下又借魏延与马岱商议之口曰:“我等投魏,若何?”真可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魏延临死之前与姜维二军对峙,姜维高声大骂:“反贼魏延!丞相不曾亏你,今日如何背反?”延横刀勒马而言曰:“伯约,不干你事,只教杨仪出来!”短短数语更可见魏延只是想杀杨仪而非谋反,然后魏延便被马岱从身后一刀斩于了马下。
后来魏延一门被夷灭三族,而魏延的死对头杨仪也没落得什么好下场,《三国演义》中说:“杨仪自以为年宦先于蒋琬,而位出琬下;且自恃功高,未有重赏,口出怨言,曰:‘昔日丞相初亡,吾若将全师投魏,宁当寂寞如此耶!”后主大怒,命将杨仪下狱勘问,欲斩之。蒋琬奏曰:“仪虽有罪,但日前随丞相多立功劳,未可斩也,当废为庶人。’后主从之,遂贬杨仪赴汉嘉郡为民。仪羞惭自刎而死。”
魏延死了,蜀国最后的五虎时代猛将消失,以致后来出现了“蜀国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凄惨局面。
《三国志—魏延传》末尾说:“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由此可见《三国演义》之“魏延谋反”实乃一冤案。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