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布兰登·斯坦顿与他的《人在纽约》:不断地付出,你一定有回报

时间:2015-03-13 18:22 来源: 作者:董江波 点击:
布兰登·斯坦顿与他的《人在纽约》在中国也广受关注。早在2012年9月,新华网摄影频道发表文章及组图《万人肖像 恍若环球旅行》,介绍布兰登·斯坦顿以及他所做的事; 2013年12月4日,《青年参考》发表文章《布兰登·斯坦顿:渔夫般遨游人海》;2014年1月26日

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是不断地付出,你一定有回报。——丁磊

2013年底,一个叫“假装在纽约”的网友在一条微博中,介绍了一个叫Humans of New York(人在纽约)的账号,这条微博一个月内转发的网友达到了14万多,“被感动”是提及最多的词。

布兰登·斯坦顿,美国80后摄影师,2010年7月,由于一次交易失误,他丢掉了收入不菲的证券交员工作,当即决定,“在人生的下一个阶段,我要去做一份我能享受和珍视其本身的工作,而非只求它带来的报酬。”而摄影成了他几乎是不假思索的选择。

起初,斯坦顿只是拍那些他认为好玩儿的事物,后来在不知不觉间他更多地把镜头对准了人,形形色色的人。在《人在纽约》(Humans Of New York)一书的前言中斯坦顿这样描述2010年8月他初到纽约时,第一眼看到的“人”给他带来的震撼:“道上全是人,那些迷人的高楼下面,是那些更打动我的人,潮水般的、来去匆匆的人。那个晚上,我为那个纽约的新文件夹起了个好名字:‘人在纽约’。”

就这样,斯坦顿决定留在纽约。举目无亲、囊中羞涩的他,所能做的只有拍照,每天都去拍照,去采访。他尽可能为每张照片配上一故事或图中人物的一句话。这种图文结合的举措使得“人在纽约”在短时间内人气飙升,先是每天都有数百个新的粉丝,然后是每天上千……三年,上千里路,在路边与上万个陌生人交谈,他说 “虽然常常为此筋疲力尽,但每一刻我都乐在其中。”

不断的付出迎来了回报的那一刻。2013年10月,斯坦顿的摄影集出版,此书上市前即预售了三万余册,出版后当月即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他本人也被《时代》杂志评为“30位30岁以下改变世界的人”之一。2014年2月,脸谱网为了庆祝网站成立10周年制作了系列视频短片,其中一部就是介绍斯坦顿和“人在纽约”的。

布兰登·斯坦顿与他的《人在纽约》在中国也广受关注。早在2012年9月,新华网摄影频道发表文章及组图《万人肖像 恍若环球旅行》,介绍布兰登·斯坦顿以及他所做的事; 2013年12月4日,《青年参考》发表文章《布兰登·斯坦顿:渔夫般遨游人海》;2014年1月26日,《扬子晚报》发表文章《街拍“人在纽约”击中人心》; 2014年2月16日,CCTV-13《新闻周刊·故事》播出了布兰登·斯坦顿拍摄“人在纽约”的故事; 2014年3月13日,《环球人物》杂志发表文章《“80后”小伙斯坦顿,用镜头讲述“人在纽约”》……

2014年5月,重庆出版集团北京华章同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下了本文的中文简体版权。2015年4月,《人在纽约》中英双语版上市。与英文精装版不同的是,本书采用了锁线平装,开本亦更显精巧,以便于读者携带、捧读、翻阅。在设计上,不同于英文版以彩图铺满页面、突出视觉冲击的版式,本书页面采用了大量的留白,更加突出了人文的主题,也更希望读者在翻阅的间隙能获得更多的思考和感悟。无所谓创新与突破,也无所谓谁高谁下,但不可否认,这是一本与原版有着不一样味道的《人在纽约》。

斯坦顿曾说:“我不过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尽量用一张照片传递出这个故事的诸多信息。这份工作使我能够接近别人的故事,撩开一角,瞄一眼里面的精彩世界。”如今的斯坦顿每周工作6天,在继续用他的脚步与相机,讲述这个世界上美丽且精彩的故事,带给我们更多美丽而温暖的瞬间。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发现小说:中国文学理论的终结者

    作者:阎连科

    《发现小说》见证了阎连科自己的文学观,但同时又超出他个人文学观的阐释,重新界定了现实主义的内涵、边界和层次,也…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