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日本人究竟是怎么看待“鬼子”这个称呼的

时间:2014-03-14 19:00来源: 作者:重庆青年报供稿 点击:
21世纪以后有了新的现象,电影中的“日本鬼子”由真正的日本人来演。电影中鬼子兵常常有两种面貌:一种是被中国农民抢救,在中国人面前大哭,一个平凡脆弱的人;另一种给予观众的印象是集体疯狂的日本兵。
“日本鬼子”的确是战争时期的媒体所创造的“敌人”的面貌,它一方面是愤怒的原动力,另一方面是重写的历史记忆。

时间:2014年3月3日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教学三楼3308

主讲人:田村容子(日本福井大学副教授)

“日本鬼子”的确是战争时期的媒体所创造的“敌人”的面貌,它一方面是愤怒的原动力,另一方面是重写的历史记忆。那么“日本鬼子”是何时出现在中国人的描述中?在之后的各个历史时期又出现了哪些变化呢?来自日本福井大学的田村容子从中国画报、连环画、电影中梳理出“日本鬼子”的形象,并归纳出它所呈现的变化。

中日“鬼”字的差异

2010年闹钓鱼岛风波的时候,日本网络上出现被“萌”化的“日本鬼子”和“小日本”。起源是当时不懂中文的一些日本人看到电视上报道的中国反日游行,标语牌上写着“日本鬼子”、“小日本”等。他们觉得很陌生,认为“鬼子”像日本女孩的名字,可以变成一个虚拟的美少女,这样也许能让喜欢日本动漫的中国人对“日本鬼子”产生正面的感情,因此在网络上大家开始画自己想象的“日本鬼子”。

他们制定了一个规则——就是跳开政治,不允许把“萌”化的“日本鬼子”利用在政治性的活动上。可以说,这些“萌”化的“日本鬼子”有捣乱或者颠覆政治性的、国家之间的关系的逻辑,而企图超越国境,引起喜爱“萌”文化的人们的共鸣。

汉语中的“鬼”有“人死后魂灵不灭”的意思,还有“边远地区、边远之地的民族”的含义。“鬼区”、“鬼国”、“鬼方”等词汇跟想象的“敌人”联系起来。清代时“(洋)鬼子”就是西洋人。清末十五年战争时期出现了“东洋鬼子”、“日本鬼子”。最后,“鬼子”单指日本人。

可是,汉语中的“鬼”跟日语中的“鬼”意思不太一样。日本人想象的“鬼”是民间传说中的怪物,头上有角、穿着老虎的皮衣、拿着棍子是最典型的形象。虽然有勇猛、魁伟、残忍的含义,但它不是幽魂。日语的“鬼”也象征女性的嫉妒心。日本传统戏剧能剧中有代表女鬼的面具叫“般若”,是因为嫉妒而变成鬼的女性角色。还有日本上世纪80年代非常流行的动漫女主人公也带有“鬼”的形象,她经常吃醋。

“净”“丑”化的日本鬼子

那么,“日本鬼子”怎样出现?如何改变了面貌?

日本北海道大学教授武田雅哉老师写过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叫《“鬼子”们的肖像》,主要的内容是通过《点石斋画报》中甲午战争的报道爬梳中国人怎样描写日本人的面貌。“点石斋”是1876年申报馆所附设的石版印刷机构,《点石斋画报》里面有大量的石版印刷的绘画。

《点石斋画报》中有关日本的报道在甲午战争期间增加,之前朝鲜“甲申政变”的时候有日兵和清兵冲突的报道。报道文本中把日本人称为“日兵”,画成八字眉、乖乖地排队、缩成一团的样子,而同一个画面中的清兵则很勇猛果敢。

这种把对立的两军放在画面两边的构图是传统的年画中常见的。从当时中国人对“敌人”面貌的想象中可以看出京剧的行当或者脸谱的影响。比如说,男性的角色分为生、净、丑,描写清兵的时候往往把他们的表情“小生”化,画得很英俊,而描写日兵的时候往往“净”、“丑”化,强调凶恶、滑稽。

总的来说,《画报》上甲午战争时期的日本人形象在文字上用“胆落”、“愚蠢”、“无廉耻”、“卑贱”、“淫荡”来表现,画图上强调了哭脸、残忍、丑恶等表情。

从小胡子龅牙到平凡人

民国时期的宣传画决定了“日本鬼子”的典型面貌:戴眼镜、小胡子、龅牙,一群残忍、好色、像禽兽一样的士兵。

中日战争结束以后,这些战争记忆变成了新中国的宣传画。文革时期的样板戏《红灯记》中的鸠山可以说是“鬼子”形象的一个总结性人物。这位在抗日战争时期确定的“日本鬼子”形象,新中国以后变成了“建国神话”中的反面人物。

21世纪以后有了新的现象,电影中的“日本鬼子”由真正的日本人来演。电影中鬼子兵常常有两种面貌:一种是被中国农民抢救,在中国人面前大哭,一个平凡脆弱的人;另一种给予观众的印象是集体疯狂的日本兵。

文、图/重青记者 罗欢欢


顶一下
(2)
50%
踩一下
(2)
5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新时期青少年情绪与情感读本

作者:谭棋介

优美的笔触传递青春气息,至深的哲理述说动感人生,专注聆听青春的脚步声,悉心体味青春的心灵独白。《新时期青少年情…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