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这东西,常常是不靠谱的。就拿这越来越淡的年味儿来说,很多人有种莫名的惆怅甚至怀念过去那浓浓的过年味道,因之鞭炮的禁与放也成了争论不休的话题。仔细想来,年味越淡说明平时的日子越好,过去浓浓的年味儿是平时的贫乏逼出来的。
以前过年最重要的是吃:“小孩儿小孩儿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接着是腊月廿三过小年,以送灶王爷上天汇报“言好事”为由头,可以吃顿猪肉馅儿的饺子;到了年三十直至初五,更是可以放开肚皮大吃大喝;初七吃面条,理由是拴小孩的脚,怕意外死亡;一直到二月二,把剩下的猪头送下肚,猪被吃光年才算过完。除了主食,唯有过年时,才可以吃点水果或花生瓜籽类的零食。一年的节省,都为了过年那几天的快乐。饥饿一年的人们,终于可以吃饱且有荤菜细粮下肚,无论年龄性别岂有不祈盼并热热闹闹操办之理?年味儿自然十足!
其次是穿。短缺经济下的基本生活无保障,吃不饱必然伴随着穿不暖。“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不是雷锋的简朴专利,是多数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过年首先满足吃的需求,如果略有剩余,便为孩子们换上一件新衣裳,当然女孩优先,男孩儿穿得寒碜点可凑和,女孩儿爱美要打扮得漂亮些。因之女孩盼过年也是盼穿新衣美一把……
其三是玩儿。忙忙碌碌一年到头,大人们终于可以歇歇脚,放松一下身心,出去扭扭秧歌或看看秧歌,是东北最普及的娱乐方式。孩子们正放寒假,可以无忧无虑地放开了耍。男孩最大的快乐是放鞭炮,他们放弃了新衣但不可以放弃鞭炮。当然,属于自己“财产”的鞭炮十分有限,更多的是看别人点燃,自己在旁边听响声看热闹过把瘾……
其四是希望。平时过得辛苦压抑,唯在过年的欢乐中给自己一个新的祈盼和希望,贴春联祭先人拜神弄仙皆是图的吉利,为自己谋个好未来……
其五是团圆。过去的人虽守家在地,很少分隔,但每家都人丁兴旺,农村父母健在时已婚的兄弟不分家,老少几代大人小孩几十口在一起过年。加上出嫁的姐妹们约定日子回来探亲,更显得亲情可贵热闹非凡……
如今的吃、穿、玩儿与平常日子相伴,没有了需求和祈盼自然也就没了吸引力。小家庭结构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也让那些凑热闹的春联和鞭炮成了鸡肋。尤其是鞭炮的噪音和空气污染,更为多数人所诟病。过去的城市较小,楼房少也不高,空间比较开阔,且鞭炮数量和威力都远逊于现在,因此它哄托年味的正能量更大些,随着时代的发展,所有传统都可能成为累赘被淘汰,何况鞭炮乎?
现今唯一的年味是团圆,只是它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如今农村没几家人平时是生活在一起的,春节几乎成为全家人团圆的唯一理由,因之春运的流动大潮举世独有。那些民工输入地,春节时变得冷冷清清,而民工输出省,春节则热热闹闹,城市与农村的年味淡浓的区别与以上相似,年味越浓的地方说明缺失的东西越多,年味越淡的地方人们生活越幸福,但自己似乎并不快乐——感觉影响着思维,过剩产生的厌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