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蒋泥:中国现在最不怕批判的 就是莫言

时间:2013-04-24 19:06 来源: 作者:蒋泥 点击:
莫言在建构、推进自己庞大的艺术世界时,有时粗糙,有时出格,有时泥沙俱下,是人都难免,没必要把它们抬到吓人的地步,也不能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的那帮老先生看错了人。我们在梳理自己的思路时,不能以偏概全,攻其一点,不计其余,那样的文章只会耸人听闻

  近些日忙,好几篇约稿都没有时间写。

  回来看到李斌、程桂婷两位博士快递过来的《莫言批判》,北京理工大学2013年4月出版。封面打上了我和王干、李建军等人的名字,加有惊人的“判词”:“火力集中”“地毯式轰炸”等等。

  其实,我很不喜欢“批判”一词,总感觉它是文革词汇,火药味、血腥味过于浓。但是,从吸引眼球的角度看,这些惊人的词汇,可能又是难免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向来是广告者的策略。能够接受,不必当真。

  《莫言批判》收有我2003年写的长文《莫言的文学世界略评》,流传甚广,因那本《与魔鬼下棋———五 批判书》当年太火。这次我进行过修订,收在我的书《大师莫言》(安徽文艺出版社2012年12月)里。

  我在《大师莫言》中,不仅介绍了莫言的生活、阅读、创作经历,获奖过程、为何获奖,而且对其作品既有商榷,也有赏析。譬如我偏爱《白狗秋千架》、《也许是因为当过“财神爷”》,就专写一章,《莫言小说章法研究》,进行入微入里的解读,认为这都是难得的经典。

  我力求客观、全面。但由于时间很紧,许多来不及说的话,尤其是自己特别喜爱的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就没有写成文章。这是不小的遗憾。

  观《莫言批判》,里面有说服力的文章却不多,随感就占去不小的篇幅。其中王干、邓晓芒和我在军艺时的导师朱向前等人的文章,很不错,值得一看再看。这些文章,莫言本人也都看过。

  我相信,理性探究莫言小说成功和不成功的方面,当然有价值,莫言是不怕批的。

  但是读到李斌博士给《莫言批判》所写的序言,总结莫言创作中普遍存在的九点问题,说是“醉心写脐下三寸;热衷写酷刑血腥;沉迷于丑恶事物;迷失于民间立场;放逐道德评判;漠视女性尊严;语言欠缺修炼;叙事不知分寸;写作限于重复”,又读到《扬子晚报》等上面的报道,也是以这“九宗罪”为榜,大力宣传,我觉得值得探讨。

  所谓“醉心”“热衷”“沉迷”“放逐”“漠视”“迷失”,你可以说是一种病,也可以说是莫言之为莫言的原因,是他的特色。

  艺术是邪活儿,四平八稳那不是艺术,那是桌子。艺术就需要“醉心”“热衷”“沉迷”“放逐”“漠视”,甚至是“迷失”。

  脐下三寸、酷刑血腥、丑恶事物不是不能写,需看怎么写。只要是存在的,越是离奇,越是值得写。

  莫言不仅仅写,还把他们写到极至和极境,写到所有人都达不到的程度与地步,换一个角度看,难道这不是他天才横溢的标志?

  何以为“罪”?

  至于语言和叙事等枝节上的问题,对莫言来说,都不是多么了不得的大问题,因为莫言小说中精致、生动的描写,太多太多了。人物的、景色的、场面的,应有尽有。《红高粱》《透明的红萝卜》就都是精致、生动的绝好例证。

  莫言在建构、推进自己庞大的艺术世界时,有时粗糙,有时出格,有时泥沙俱下,是人都难免,没必要把它们抬到吓人的地步,也不能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的那帮老先生看错了人。我们在梳理自己的思路时,不能以偏概全,攻其一点,不计其余,那样的文章只会耸人听闻一下子,多数情况下是没有多少说服力,没有多少生命的。

  (原文发表于《海南日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银湖宝藏:卡尔·麦最棒的探险小说

    作者:[德]卡尔·麦

    一个古老的印第安部落收集了无尽的珍宝,为了守卫这些珍宝,他们精心构筑了防御工事,还给后人留下了藏宝图,但藏宝图…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