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书《藏地密码》已经摧枯拉朽般地出到第六本了。 读者的神经从最开始主人公要去寻找一条在照片上看到的藏獒,到现在主人公已经决定要调查清楚希特勒当初为什么要两次派人进入西藏的历史真相,其跨度之大,中间故事之曲折,早已让一个普通读者的脑子根本不够用了。不过不管出多少本,《藏地密码》始终坚持不懈地就打一个旗号:“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这实在是一个高招,一本书只要披上了“百科全书”这个外衣,里面怎么穿就不关别人的事了,作者想怎么来就怎么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谁也没法管。你说有谁能规定《大英百科全书》写什么内容吗?《藏地密码》也是一样,只要是关于西藏的,都能进入作者的故事圈套,从这个角度而言,《藏地密码》写个百八十本都不会是问题,你要是选择了《藏地密码》,感觉就会和套进了股市一样,一时半晌是出不来了。你要出来了,后面的“故事行情”会让你揪心得睡不着觉。
不过,《藏地密码》写到第六本,我们基本已经看清了作者的故事脉络,核心不是找藏獒,也不是西藏人文地理,而是一个全球都流行的模式:寻宝——公元838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登位,随即宣布禁佛。在那次禁佛运动中,僧侣们提前将大量经典和圣物埋藏起来,随后将其秘密转移至一个隐秘的地方,他们在那里修建了神庙,称为帕巴拉神庙。随着时光流失,战火不断,那座隐藏着无尽佛家珍宝的神庙彻底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在《藏地密码》这篇小说里,主人公卓木强巴纠集了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生物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开始了这场惊心动魄的寻宝之旅。
从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出发,开始了一场虚构的探险之旅,这正是作者何马的高超之处。连茅盾文学奖得主、藏族
阿来也不得不对何马表示“佩服”,在《藏地密码》封底的推荐文字里,阿来说:“《藏地密码》依托于至今仍有神秘感的西藏文化与西藏地理,找到了在真实与虚拟间往返叙述的自由,使这个故事有了心理基础。”可以说,阿来真正说到了《藏地密码》的点子上,《藏地密码》为什么这么红?最最重要的就是读者这个“心理基础”是确实存在的,不像一些玄幻穿越小说从一开始就是胡编乱造,没有任何事实基础。《藏地密码》的叙述基于一段真实的历史事件上(公元838年的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禁佛),而文中的这些大探险家们要寻找的佛教遗失珍藏典籍,也确实存在于西藏千百年来的传说之中。一头一尾,作者构建了一套自己独有的故事体系,在这个体系上,再填进来大量的关于西藏人文、军事探险、自然科学的知识,从而让一本普普通通的小说,不仅故事能讲得引人入胜八九不离十,还能让读书的人感觉自己从里面学到各种各样项目繁多的知识,读者的心理预期自然就能相当满足了——“又能了解西藏,又能学到知识,何乐而不为?”事实上,如果一本书里涉及的知识量实在太大,花两个晚上匆匆读完了,那些知识肯定又会毫无意外地原原本本还给作者本人,自己脑子里能落下一两句话就算是万幸了——我想任何一个在大学考试前有过恶补经历的读者都会知道这一点。所以,想通过阅读《藏地密码》而达到真正“了解西藏”的目的,绝对是读者的一厢情愿。
与其说《藏地密码》是一本书,还不如说《藏地密码》是一个完美的产品,这个产品抓住了消费者最普遍的心理需求,就是“想了解西藏”。在中国,想了解西藏的人实在太多了,根据相关藏学研究机构的统计,在中国想了解西藏的读者,不低于3000万。而了解西藏的门槛又实在太高,大部分人一想到去西藏都会两眼抹黑产生高原反应,更别说深入神秘莫测的藏区,了解《藏地密码》中的雪山、圣湖、墨脱、象雄、密修苦僧、传唱艺人、帕巴拉神庙、古藏仪式、千年兽战、神秘戈巴族、死亡西风带……这些常人难以想象的事物了。《藏地密码》系列小说实现了带领广大读者对西藏展开一场规模盛大的集体意淫,让很多一辈子都不会去西藏的读者,靠在枕头或者坐在马桶上,便有了一次纸上西藏之旅,并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取了前所未有的快感,因为这场纸上之旅,惊险程度远远超过任何一支登山队登上珠穆朗玛峰或任何一支探险队横穿可可西里荒漠。阅读《藏地密码》的体验就和看一场大片电影差不多,只不过这场大片实在太长了,到现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这一切只能怪西藏实在太神秘了。千百年来,西藏一直被一种神圣而又神秘的氛围所笼罩,接受着全世界范围内对其怀有向往之心的人们的虔诚仰望。即使今天西藏已开放为全球旅游胜地,成为大众谈资、文化符号,我们依然对这片土地的历史知之甚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长达160万字的探险小说《藏地密码》在人们的视野中突然出现,并迅速踏上了风光无限的畅销之路,据说累计销量已将近300万册。
任何一本畅销书都伴随着令人眼花缭乱的流言蜚语。让我们抛开商业炒作,抛开作者何马神秘莫测的身份,抛开《藏地密码》要改编成好莱坞探险大片的花边新闻,老实地回到一个切切实实存在于广大人民群众中的问题:人民迫切的想了解西藏。说到底,这才是《藏地密码》这部通俗小说能红的根本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