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文学刊物《收获》明年将呈现新气象 记者日前从纯文学刊物《收获》杂志获悉,该刊即将于明年开年呈现给读者一番新的气象。其中,上海女 王安忆的最新长篇小说《天香》已经完稿,并授权在《收获》以连续3期连载的方式,全文刊登《天香》三卷。据悉,王安忆新长篇的写作首次涉及明清题材,以清雅而富情趣的细腻语言,描绘了明代的一幅清明上河图景,关注了时代变迁中的人物命运,同时试图从源头来梳理上海这个城市的文化来源。 近年来,王安忆的长篇小说,深入到上海的内在肌理,梳理着从这个城市的移民、市民阶层到干部子弟的精神世界的启蒙时代。《天香》从时间间隔上来说,向历史的另外一边延伸开去,明代江南沪上地区的子弟中了进士,出去做官,往往也就是几年就卸任回家,余下的便是游冶玩乐,于是都要兴土木造园子。明代嘉靖三十八年,上海的申家开始建造园林,取名天香园,园林奇妙转折,气象华丽奢靡,子弟玩耍的把戏令世人慨叹;而园林里一代代人的情感故事,也在不动声色中有一份绝然,有死亡,有出家遁世,有子弟的繁衍;制墨工厂、绣楼、家常和年节的排场、来往的世家和殷实人家、娶的农户女儿…… 《天香》第一卷结尾在明万历五年,那些不同风格的园子扩建,已经和周围的市井商肆接壤,道与街、街与巷、巷与坊织成的关系网越来越细密。市井声息在拨弦吹管唱曲中萦绕,王安忆写道:“沪上的清雅就是杂在这俗世里面,沸反盈天的。老庄也好,魏晋也罢,到此全作了话本传奇。” 从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开始,《收获》的文化散文专栏一直受到读者喜爱。明年,学者李辉将在《收获》新辟名为“绝响谁听”的专栏,把目光投向上个世纪80年代的文化老人。这些老人从“五四”走来,走过上世纪的30年代,他们苍老的身影构成了上世纪80年代精神内核中最重要的风景。据了解,以“在场主义”的方式、亲历的细节、丰富的佐证,李辉力图触摸他们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而首期锁定的文化老人即是一代戏剧大师曹禺。据李辉透露,他将从曹禺挚爱的兄长巴金和他们在文化事件中不同的立场切入,同时又从黄永玉写给曹禺的信中坦言他“为势位所误”的批评,体现剧 曹禺的复杂性格——彻底的内心清醒与精神苦闷。正是这种内心的清醒与面对现实政治,依惯性而行的曹禺,导致他终究没能在晚年再写出一部伟大作品。而这一切又何尝不是一次对中国知识分子痛切的内在观照? 与此同时,台湾 张大春也将在2011年的《收获》上开辟专栏,讲述民国的那些人和事;“一个人的电影”栏目则将目光锁定台湾导演蔡明亮的深度访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