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已经历时10届,举办方每年推陈出新,如今已经是有一定世界影响力的书展。2014年的上海书展即将到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创精英已经齐聚上海,将带给读者一场阅读的狂欢。 这些精英们有偶像级的80后、90后 ,也有资深的老学者,我们注意到还有这样一位特别的作者和演讲者。从年龄上看,他属于85后偶像派;从学识上,又有众多老专家认为他的学识达到了高龄才能具备的水准。这就是为了努力引导阅读深度国学,清华大学出版社策划出版的系列丛书《国学旨归》的作者。不同于当今书市众多 写手的高频率出书模式,作者廖彬宇写作这部著作历时八年之久,每动一笔就能感受到来自国学的心灵震撼。他的BLOG签名:“每临大事有节气,不信今时无古贤。”让很多人感受到了不同寻常的清新之气。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这句话特别形象地比照了当今人类的生活。我们身处这样的环境,已经安静不下来了。为什么呢?最近我们特别有幸在2014上海书展之前采访了《国学旨归》一书的作者周易玄,届时,他将在上海书展为各位书友及国学迷们进行《国学旨归》讲座。 近段时间,名人吸毒事件备受关注,从中国好声音走出来的李代沫到编剧宁财神,再到张国立之子张默,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怎么才能用国学寻得自己的本心,不受不良外界的干扰和影响呢? 周易玄老师对此种社会现象用国学文化进行了深度的解读,“我记得小时候读《老子》,就总在思考其中的一句——‘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这句话我一开始怎么都理解不了。就觉得圣贤应该提倡嘛,那是榜样的力量。老子怎么说“不尚贤”不崇尚贤德呢?后来我去医院,就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于是彻底警醒了我。什么现象呢?现在的医院,把医生也分成三六九等,于是我们看到有专家门诊、主任门诊、普通医生门诊,就是连专家都还区分成省级专家、国内专家、国际专家等等。而就诊者的心理,普遍都希望自己能遇到最好的医生。所以挂号,普遍都会蜂涌而挂医院里最好的最贵的医生的号。实际上最贵的医生是不是就是最好的医生呢?不见得。所以后来爆出很多医院丑闻,这种推荐最贵的医生实际上变成了医院的营销方式。这就是老子讲的‘尚贤’,标榜出一个被追捧的人,实际上是破坏了良好的生态、秩序。 那么医院如此,娱乐圈更甚。现在社会上搞得很多评奖活动,都有这样的现象。其实这样的活动奖品不是评出来的,是在背后买来的。这就是‘尚贤’而使‘民争’。争的时候,各种弊病就出来了。明星吸毒,有人说是寻求艺术的灵感,我认为这纯粹乱讲。如果灵感还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求,说明本身就是有问题的。这是人生失去了方向,心灵陷入了迷茫,自卑堕落的表现。中国文化是关于心的文化。一开始中国文化就让我们立雄心壮志,只有立志了,才不会迷失方向;同时立志了,就会坚定不移;立志了,才会有崇高的追求和不懈的动力;还有立志了,格局就打开了,就会逐渐具备民胞物与之量,就会超越自我,回归本我,成就大我。这个回归本我,就是回归本心。所以儒家讲‘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你看,这种话说出来,多么有气魄!立了远志,发下雄心,就自然能做到诚意正心,做到了诚意正心,就不会妄想、妄为。不妄想妄为,就回复到心性本真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心经》里讲的‘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自然就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了。你一妄想,各种欲望就来了,也难免不妄为。《易经》里说:‘妄作,凶!’我在《老子汇通》和《干支哲学》里都有过深刻的论述。” 在《国学旨归》尚未出版前,周易玄就被称为 “少年国学奇才”“21岁在清华人大做客座教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该系列丛书后,他更被聘为“国家易学联合会执行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拥有这么多头衔的周易玄却透着一股淡泊名利的傲气,令人惊讶,他说:“白居易有首诗,其中一句:‘名为公器勿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我自己也写过一首诗,其中有几句是这样的:‘多少般数人,百计求名利。蝇营觅荣华,狗苟贪富贵。形受物之役,心为欲所迷。行将朽木后,万事成一绝。’所以孔子讲:‘富贵于我如浮云。’但是孔子在国际上奔走,也有名声啊。所以我又写过一首诗,是跟这首诗相对的:‘心中无我求,一般拿名利。只是为道用,谁解其中意?不受庸夫指,何成千秋业。百花丛里过,哪曾沾些泥?’名利在有道之士那里,只是一种工具。或者只是一种表法。你想想,一个人微言轻同时又乳臭未干的毛孩子,他说话有谁会听呢?但是这个毛孩子一旦成为最年轻的教授就不同了,立马就成了奇才,就受关注了,说的话也开始有人会听了。但是光有奇是不够的,奇要与正和,这是孙子兵法里讲的。当然老子也这样讲:‘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光求奇而不求正会误入歧途,奇与歧同音。只有守正,才能出奇。正是体,奇是用。头衔对我的压力只有一个,就是自己必须要自强不息,不断努力奋进,否则就是奇而不正了。” 关于国学,本次书展也非常关注传统文化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比如大量阅读和写作这门沉闷的内容,会不会显得老气横秋,缺乏生气?会不会和时代脱节? 对此,周易玄老师并不担心,他仍引经据典以国学解说:“孔子说,君子取四重,重言、重行、重好、重貌。君子不重则不威。这四个重,‘言重则有据,行重则有德,好重则有观,貌重则有威’。言论的厚重,是在于他不是信口开河和出言不逊;行为的厚重,是在于他人格品性的修养,举止的得体;而通过一个人的嗜好就可以观察这个人是否厚重,还有容貌也需要庄重。人,更应该厚重点。厚重与老气横秋,是两码事。厚重的人不会轻浮,厚重的社会不会动荡。老子讲‘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这句话就回答了你的担心。我们不但不会与时代脱节,反而能够更好地与时俱进,更好地驾驭这个时代的潮流,驾驭我们今天这个物质和物欲都几乎泛滥成灾的社会!新闻报道里,说我们国家许多城市都是雾霾重重?如果按《易经》同声相应的原理,雾霾的意思,就是说被物质和物欲所埋,简称雾霾。《易经》里讲,‘天垂象,见吉凶’。雾霾,不是我们的眼睛被雾霾遮蔽了,而恰恰反映了我们的人心被雾霾遮蔽了。传统文化,则如甘露,既可洗净我们内心的污垢,又能滋养、润泽我们的灵魂与生命。心静自然天下正!这是老子的教诲。也是中国文化所传达给我们的信仰!” 现在的网络文学盛行,严肃文学很少有年轻人喜欢,国学热也就是读读《弟子规》《三字经》之类的经典,一般国学书即使大家写作也没什么人看,国学热更多是媒体热捧出来的,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策划编辑张立红老师也表示:“刚出版《国学旨归》这套丛书时压力确实非常大,同样是80后,和当年很多人看好韩寒郭敬明不同,没有人看好《国学旨归》的作者,觉得他写的东西太深沉了,没几个人看得懂,自然也不会有销量。但是,我记得孔子说过‘言之不文,行而不远’。我们仔细研读了这套书,看了三遍后,感觉非常有价值。作为出版人,我最看重的是两点:创新和传承,这套书都具备了。我认为深度国学的著作虽然不能畅销,却一定会常销,一定会传世。尤其是书中有多处作者的文言文点评,第一遍虽然不容易看懂,但是很多读者反映,看三遍就能看懂了,并且能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清凉,收获很大。我们调查的一些大学生,硕士生都表示非常喜欢这类连接古今的深度思想作品。事实上,这套书出版半年,已经在第三次重印。 ” “‘今求善者寡,不强说人,人莫之知也。’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欲念杂生,真正发自内心主动从善的人日渐减少,作为国学学者,我们有义务和责任主动向今天的人们灌输一些来自老祖宗的、颠扑不破的真理与智慧。这也印证了北宋大哲张载的千古名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首先有为天地立心的发心,为生民立命的大愿,才会真正做好为往圣继绝学的事情。而我们为往圣继绝学,目的就是要能够发扬远古圣哲的宏愿——为万世开太平。总之,撰写这部书的目的也在于将国学的精髓思想传递给当今的国人,给大家更多人生的思考与启迪。”周易玄谈及创作《国学旨归》这部书的初衷这样说。 还甚至有人说,受过良好教育的现代人阅读本书,可以不必等待五十而知天命的时候,才去规划和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那你是不是真的了解了周易玄这位“国学奇才”和他的国学原创作品呢?让我们去2014上海书展寻找答案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