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校学费“涨”声一片。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83人进行的一项题为“大学学费该涨吗?”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中82.0%认为当前高校学费较高,76.1%的明确表示反对。(7月24日 中国青年报) 大学学费到底该不该涨?根据目前大多数省份的情况,学费13年没有调整,但教育成本不断提高。不仅是中国,大多数国家的在教育上的投入也不断加大。除此之外,受到物价、通货膨胀的影响,涨学费说起来应该是大势所趋。那为什么大多数人还是反对“涨”声一片呢? 首先,涨是有条件的。公众有权利也必须明白一点,高校既然要涨学费,总要拿出一本“账单”来算一算吧,晒一晒高校每年的预算、实际支出情况、支出结构合不合理等,没看到公开具体的财务状况,就确定涨幅怕是不合理,也难怪大家反对。再者说,每个学校的状况不一样,是不是一本“糊涂账”还需要透明化的监管和审查。但仅仅是涨学费就够了么?不,还需要“涨”质量,质量要跟上才是关键。质量有保障才能掌声一片。这里的“质量”,指的不仅仅是教学的质量,当然还包括就业的质量。要把教学和就业结合在一起,相互衔接,相互贯通,增加实践,紧接地气,这样学费的投入和就业的回报才能成正比。反之, 若是虚度四年光阴找不到工作以致助学贷款都无法偿还的话,学费自然就成为了一个该不该上大学的考虑因素之一。 什么时候中国的大学能够有像梅贻琦校长说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没有豪华的门面,有的是一流的大师加上一流的学生,到时学费才是真正有质量的体现。 其次,学费该怎么涨?就目前中国的贫困人口的情况,保证贫困生不因学费望而却步是必须的。中国高校穷人孩子的比例只占到10%~20%,要防止这个比例继续减少,就要在资助政策上和制度上首先保证寒门学子能够上大学。对于优质专业是否应该“优质学费”这一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每一个专业都有其不同的属性和设施设备的需求,不能一概而论,但差距必须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对于艺体类和文理科类学生的学费,适当的拉开差距,也是专业性差异的体现。 要让掌声响起来,必须要使教育经费的‘来路’和‘去处’更加透明,必须让质量和数量同步前行,必须保证寒门学子大学之路的通畅。唯有如此,才能得到公众信服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