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哭》、《光阴》作者、著名专栏
申赋渔,用身边形形色色普通人描绘时代烙印。“世界最美图书”大奖唯一华人得主、《蚁呓》《蜗牛慢吞吞》《不哭》《不裁》设计师朱赢椿再次超越自我巅峰之作,每天一页设计《一个一个人》。一本新书故意做旧,岁月斑驳爬上字里行间。小人物被遗弃、被损害的命运,与封面设计的破旧感互为衬托。黄金搭档申赋渔、朱赢椿第四次合作。打造最具个人特色的纪传体断代史;1979-2012的中国微叙事,还原过去三十年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时代气息的物品,小人书、“大前门”烟盒、磁带歌纸、虫子、墨迹、水渍……岁月的一切,都忠实显现。
《一个一个人》是一部纪实散文集,时间跨度三十年,从七十年代末到今天,记录了作者一路走来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身上都带着所属年代的烙印。他们出现在作者的各个人生阶段:乡村生活、求学经历、打工生活、记者生涯。他们来自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农民、工人、电视台记者、商人、诗人。小人物的生活正是大时代的碎片,一幅幅肖像构成了一个长卷——中国社会的画卷。
《一个一个人》由著名书籍设计师朱赢椿装帧设计。书名及腰封文字由古琴演奏家成公亮题写。他的琴声曾被德国《法兰克福评论》称赞为,“从大自然中偷听来的音响和动静”。
《一个一个人》设计灵感源于“破损斑驳的旧书”,喻指光阴的流逝。《一个一个人》的内容、外观皆为时间所打磨。时间碾过微渺的凡人,只留下一些终会被遗忘的故事。书中小人物被遗弃、被损害的命运,与封面设计的破旧感互为衬托。尽管如此,书和人都保留着自己的性格,以及在岁月之中,对善良和真挚的一些坚持。
在《一个一个人》里,你还会看见过去三十年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时代气息的物品,比如小人书、“大前门”烟盒、磁带的歌纸、照相馆简陋布景的黑白照,作者的相片也从黑白逐渐过渡到彩色,伴随着服饰的变化,最终是人的变化。《一个一个人》最初是泛黄的纸张,最后是明亮的纸页,暗示着岁月的积淀。朱赢椿通过设计,将时间感、书籍之美、哀而不伤的尊严融合在一起。
阅读小贴士:这是一本崭新的“旧书”。请查阅出版日期,你会发现它不是来自旧书仓库。书中的破损、水渍、墨迹、各种夹带的小纸片,包括鸡毛信里的海娃、磁 带包装、瓜子、小虫子等等,都来自设计师的精心构思和印刷厂的特殊工艺。如果你在过去三十年珍藏过一本书,它会是这个“模样”。
作者简介:
申赋渔
著名专栏
。1970年11月生于江苏泰兴。金陵报告文学学会会长、江苏省
协会签约
、中国作协会员、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师、南京日报专栏记者。长期进行“新新闻主义”写作。2008年,出版纪实文学《不哭》,被评为当年“中国最美的书”。2009年,出版生态文学作品《逝者如渡渡》,该书获得了“冰心儿童图书奖”和“金陵文学奖”。2010出版《光阴——中国人的节气》。《不哭》和《光阴》,由著名设计师朱赢椿担任装帧设计,使书本兼具了艺术品的气质。《一个一个人》是两位创作者的第三度合作。
书籍设计师简介:
朱赢椿
朱赢椿所设计图书曾数次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其中《不裁》被评为2007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蚁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德国委员会评为2008年度“最美图书特别奖”。先后有十几部作品在国内国际书籍装帧展上获奖,作品连续两次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十多部作品获得“中国最美的书”称号。
获奖记录(部分)
2007年《不裁》《没有脸的诗集》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
2007年《不裁》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
2008年《蚁呓》《真相》《小猫茉莉》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
2008年《不裁》的设计理念在《装饰》杂志发表
2009年《蚁呓》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德国图书基金会颁发的《世界最美图书》特别制作奖
2009年《不哭》《私想着》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
2009年《蚁呓》《不哭》《信封》获第七届全国书籍设计展“最佳书籍设计奖”
2009年《私想着》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设计类提名奖
2010年《私想者》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
2010年《私想着》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书籍设计奖”
读者推荐:
每一个人。这本书从作者小时候对父辈的印象开始说起,说着自己的耻辱感,说着自己迫不及待想要逃离的渴望,然后在自己的流浪里,用迷惑而清醒的眼神看着同样是一个个找不到归属感的人。
——读者
全书采用编年体顺序,一个又一个消失于茫茫人海、却驻足在作者心中的人跃然纸上。
——读者
图书出版信息:
书名:《一个一个人》
作者:申赋渔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书号:9787540456764
定价:36
上市时间:2012年9月
上架建议:文学纪实散文
点击免费在线阅读《一个一个人》://www.mcdurieux.com/book/1/yigeyigeren_1979_2012dezhongguoweixushi-77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