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古老儒家帝国的现代性蜕变

时间:2010-01-25 22:43 来源:半壁江 网 作者:雷达 点击:
《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是一部大书,不仅因为框架和规模大,长达八十万言,跨越四百年历史,更因为它的气魄,叙事风格,以及涵括力处处都透示出大气。此书自1970年在美国出版以来,已五次修订,销行世界多国,达数十万册,欧美学界对它的评价之

  《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是一部大书,不仅因为框架和规模大,长达八十万言,跨越四百年历史,更因为它的气魄,叙事风格,以及涵括力处处都透示出大气。此书自1970年在美国出版以来,已五次修订,销行世界多国,达数十万册,欧美学界对它的评价之高,异乎寻常。比如,说它是“公认的中国近代史的经典之作”,“目前还没有一本近代史的著作能超过这本书的成就”,“这是一本极具深远影响的经典力作”,等等。此书作者徐中约(1923—2005)自194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后,一直生活在美国,且终生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早年曾获哈佛大学博士,是这个领域的权威学者,著作宏富。但尽管如此,我在拿到这本书时仍信疑参半,因为现在即使是严肃的学术著作也存在过度包装和过分夸张的问题。我想用我的眼光来鉴定它。一路读下来,我的感受是,它明彻,通透,底蕴深厚,有一种清晰而深刻的风格,其赏心悦目不亚于黄仁宇。至于它是否就是迄今“没有一本近代史的著作能超过这本书的成就”者,因所知有限,未敢妄下结论。但我想谈几点看法。

  首先,在徐中约笔下,近代史是主动史而非被动史。也就是说,它不像许多教科书所描绘的,只是一部任人侮辱,宰割,蹂躏的血泪历史,而是努力回到历史现场,发现并突出我们许多历史人物曾经作出的积极回应和悲壮的失利。肯定这种主动性在现代转型中的作用。徐中约强调说: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的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
  此书的客观性,广涵性,折中性,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里的折中性并非贬义,而是在复杂的历史问题面前不贸然下结论,客观地引述各方意见,让读者自己去求寻可靠答案。例如,究竟是从鸦片战争还是从1600年揭开了近代中国的序幕,作者就持有非常谨慎和新颖的见解。不忽视难以把握的历史潜流,不回避尖锐矛盾,坚持正面的从容的剖析,让史实说话,不轻下结论,是它的又一特点。在我看来,它吸引我的还有一个长处是,作者能对一系列重要历史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动机,展开一种机智的、暗含幽默感的、富于独到见地陈述甚至于刻画。黄仁宇擅长于此,而徐中约也以其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风格擅长于此。
  当然,给这部书带来巨大声誉的,也许是欧美学界对它的“超越意识形态,阶级,党派、种族和文化的眼光”的称赞。但他也许并不可能彻底做到这一切。应该肯定的是,徐中约确实基本做到了对各色历史人物抱以宽容、同情,善意之心,尽可能公平公正,客观冷静地看待历史。这是他取得成功的根本。所以我们可以说,它是“以中国人的身份对近代中国发展进程的看法”。另外,这本书的译笔精良,流畅,灵动,在最大程度上扫除了中文读者的阅读障碍,也很值得一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教育是一种大智慧:培养孩子的能力

      作者:关美红

      教育过程中给与孩子宠妃的爱河自右是最为重要的,爱是孩子生存的理由,自由的本质是形成自我。爱会给孩子构建以个完美…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