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城》讲述城市变形记
时间:2011-11-18 17:00来源:半壁江原创中文网 作者:山西晚报 点击:
次
起先简直完全读不下去。 开卷是在中午,漫长得没完没了的、恹恹欲睡的时间里,看到的又是这样完全不知所云的文字,心中充满了不耐。点头就是点头,什么叫我对她们点我的头?通常这么做,不是刻意炫技,就是患了语言癫痫症。面对着一个只顾自己絮絮叨叨,不顾
起先简直完全读不下去。
开卷是在中午,漫长得没完没了的、恹恹欲睡的时间里,看到的又是这样完全不知所云的文字,心中充满了不耐。点头就是点头,什么叫“我对她们点我的头”?通常这么做,不是刻意炫技,就是患了语言癫痫症。面对着一个只顾自己絮絮叨叨,不顾听者感受亦不做解释的作者,沟通失效,心中闷极,恨不得当场睡去。
不知道读者与作者之间是不是存在一种类似于“不打不相识的”情形,非得经过一番不虞之隙,才能产生互动,深入了解。手上放下了,心里还惦念着。终于挑了个下雨的周末,一鼓作气读完了全书,生怕那口气中断了就再也连不上。如此冲锋陷阵,也算是罕有的阅读经验。于是云开雾散,那文字渐渐成了可读甚至可视之物,也终于可以跟作者握手言和了。
西西是香港
,《我城》的成书时间是在上世纪70年代,我城指的自然是香港了。不过,即使隔着三十年的时光,此书看起来也并不显得古旧,可以作为时代标识的东西在叙述中都呈现出一种隐约的状态,而不是直接跳出来发声。
可以作为类比的文本是伊塔洛·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作者写了那么多城市,其实无非是自己心中那座城的一千种面貌。而《我城》的母本虽然是香港,却几乎可以当作任何城市的代言。年轻人毕业了,走上社会了,做着普通的工作,或者为实践心愿去环游地球……这本是许许多多人的共同经验,也是阿果、阿髪、麦快乐、阿游等人的真实生活。他们是70年代的香港市民,也可以是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当然区别也还是有的,比如只有“城籍”没有“国籍”的人,可以理解为香港人的身份焦虑;一堆量字的尺争相判定一堆字纸是这主义那主义,字纸却自己认定自己是“胡说”,未尝不是对“文化沙漠”的一种含蓄而温和的影射,在这些部分,分明看得出作者是香港人。这样,叙述者和文本的主人公就形成了一组镜像,同时淡入淡出。
《我城》诞生的年代,先锋主义还没有在国内文坛崭露头角,现实主义一统天下。而香港文坛却诞生了这样一朵奇幻的花,隔着三十年的时间,仿佛依然嗅得着那丝丝缕缕奇异的幽香。最理想的阅读体验大概就是这样:过去未来消失了界限,任阅读者在其中自在神游。
(责任编辑:冷得像风)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