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新作《天香》打响上海书展第一炮

时间:2011-08-18 23:26 来源:半壁江原创中文网 作者:深圳之窗 点击:
王安忆新著长篇小说《天香》今春一经面世,引起文学界高度关注,称赞者认为有《红楼梦》的风韵,可以与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比拼,批评者则认为读了有大脑神经绷断的感觉,甚至责问这算不算小说? 上海 协会为此特地举行研讨会,并作为今年上海书展的第一项

  王安忆新著长篇小说《天香》今春一经面世,引起文学界高度关注,称赞者认为有《红楼梦》的风韵,可以与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比拼,批评者则认为读了有“大脑神经绷断的感觉”,甚至责问“这算不算小说?”

  上海 协会为此特地举行研讨会,并作为今年上海书展的第一项活动,于8月16日下午举行。2011年上海书展于17日开幕。

  正如会议主持人、上海 协会副主席陈思和所说,自此消息公布后,他的电话几乎打爆,无论熟悉还是不熟悉的朋友,纷纷要求参加,以致上海 协会大厅无法容纳,后来者只能站在门外。记者见到,上海作协各位副主席悉数到场,二十余位 、评论家争相发言,甚至出现听众抢话筒为王安忆的情景。

  “这个小说太有意思了”

  对《天香》的赞美是整个研讨会的“主旋律”。作协副主席、《萌芽》主编赵长天抢先发言,他认为《天香》不仅是王安忆最好的作品,也是我读到的当代长篇小说中最好的一部。“人家说上海的小说不大气,这个小说还不大气啊?这个小说太有意思了,它比那种写社会的变革、写那种革命、写那种所谓人性,都有意思。她写出了一种市民阶层的心思。这种市民阶层在过去人眼里看不起的,但是她写得那么有生命力,我读了真的是很享受。”

  《上海文学》社长赵丽宏说他是带着挑剔的眼光来看《天香》的,因为他对顾绣等也很熟悉,甚至认为王安忆可能没他熟悉,也曾准备写,读了以后,看到王安忆写得如此之细致,而且这些描绘跟小说结合得非常有关联,感到由衷的钦佩。

   沈善增在《收获》上读了上半部后,就在博客撰文,谨慎地评论“这可能是一部经典”,读完全书,他更认为这是当代中国文学的一个高度,翻译得好,完全可以去竞争诺贝尔奖。

  “她是很有野心的小说家”

   陈村说:王安忆是很有野心的小说家,她一直在不停地变换写不同的东西,一直在结构、语言、空间、时间上做着她的那种变化。相比之下,我们只能算业余的,只好写写微博了。

  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赵昌平应王安忆之邀为《天香》所涉及的史料把关,他感到王安忆的小说写出来很漂亮,准备过程很充分。为此看过的书至少在300本以上,有形而上也有形而下的,涉及范围非常广。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新颖是研究王安忆的专家,他说:绣品这个东西应该说是很小的东西,应该说没有空间的。可是王安忆写小说又特别讲究体量,这么小的物怎么撑出一个长篇小说的体量?王安忆解决这个困难的方式是她懂了这个物是女工,能上能下,上是艺术品,下跟普通百姓的日用生活联系起来,连接两个世界。她的小说写出了不同的层次、细节的关系,物通人,物的背后是人,是人的性格、人的遭遇、人的深沉,从而写了三代女性的历史。还有一个更大的东西,比历史的气数更大的东西,就是天和地。

  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潘凯雄为这个研讨会专程从北京赶来,他是这本书的“终审”,责任编辑是资深编辑杨柳,潘凯雄说,“我读罢此书的感受和杨柳的审读意见一样:‘这是一本很小说的小说’。之所以这么说,我想背景一定就是说现在有很多“很不小说”,或者说“不很小说”的这么一些作品。在中国文坛,目前还是有一批 ,在那么默默的一直在致力于这种很小说的写作。”

  “她写得精致而不絮叨”

  好的小说离不开好的语言,评论家王鸿生说,“我感觉到这部作品的语言给我非常大的感动,就是说那种轻,描写三代女性的语言都很轻,而且执拗、安静。” 王周生认为,王安忆语言的塑造,在这本《天香》里面达到了新的高度。写作就像刺绣一样,一个个针迹就是一个个字,她写得“精致而不絮叨”,“王安忆用她的语言艺术塑造一个离我们几百年前的大户人家的东西。你从语言里面闻到刺绣斑斓的色彩,可以感到整个《天香》就是一幅很美的刺绣,这种快乐我们是有的,后人有没有,我们不知道。”

  《天香》必须慢慢咀嚼

  与会者普遍认为,批评《天香》的人往往看了头几页就夹头夹脑地打来一顿乱棍,这是很鲁莽的,对《天香》必须细读。评论家王鸿生也承认自己看前99页时,两次放下书读不下去,而下半部吸引他通宵读完。 王小鹰的感受颇有代表性:读第一卷时“如坠迷雾”,看第二卷时“初见端倪”,迫不及待地要来第三卷校样,看后是觉得“渐入佳境”,最后感到满口嚼香,感叹“写得怎么这么好”。沈善增认为《天香》里面对器物的描写,应该作为像《老人与海》里面的大段大段捕鱼的细节来看,这就是有意的一种形式,看上去是描写物、描写技艺,实际上完全是在写一个精神,所以对《天香》必须静下心来慢慢咀嚼。

  媒体是一个争论的平台

  刊发了两篇尖锐批评文章的是《文学报》,该报总编、评论家陈歆耕发言的第一句话就是非常感谢和感动,“在发了这两篇文章以后,不少读者或者是海外的发邮件过来,问你们有没有什么麻烦,受到什么压力没有。我可以很负责地说,迄今为止没有受到来自任何方面的压力,也没有任何人来指责我们。我非常感谢上海作协的领导,包括安忆主席表现的气度。媒体是一个平台,大家就一部作品进行讨论,这是非常好的现象。作为办报纸的人也是希望有人看热闹,有不同的观点,大家都会来看。实际上在大一统的情况下,最好的是谁都不去说好话,有争论、有批评,反而看的人更多。我们接下来还会发一些,包括高度评价的,也有批评的不同声音。让大家再进行继续的讨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越来越认识到《天香》的价值。”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把工作当回事儿:企业优秀员工读本

    作者:刘德荣

    工作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儿,是施展自我才能的舞台,是上天赋予我们的使命。因此任何一项工作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做! …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