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本书,都有她的生命。每一个生命,都有她的真谛。
《首善》,被誉为中国首部展现慈善运作规则的小说,所讨论的焦点,或者说,作为现实的载体,存在的意义在于,通过故事的缩影,引起大众对慈善的关注。更多层面上,是一种自我反省。因为,慈善,不是某个人的事情,也不是某个机构的义务,而是每个人都应该参与的宏伟事业。更通俗的来说,处于发展期的中国慈善事业,不是富人的专利,对象应定位为平民,要深刻认识到普通民众身上的价值和资源。
诚然,不可否认的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的过程。这个过程,许多时候,是痛苦的,是煎熬的。在老百姓手上的资源有限时,我们所看到的,投身慈善事业的主体,还是富人。
富人,本就是热门话题。二者相撞,难免会引起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应。在加上信息的爆炸化,无形中,慈善一词,被推向了风尖浪口。几乎所有的镁光灯和目光,都聚焦在了富人行善的目的上。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第一,把慈善作为义务,当成毕生的事业来经营,不图回报。第二,借慈善为幌子,通过慈善,牟取商业利益。不同的声音,不同的目的,致使慈善事业陷入泥潭之中,亦步亦趋。
归根溯源,这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的较量。
但即便是真正的慈善家,在前行的过程中,也会彷徨,也会迷茫,甚至于,会放弃。能坚持到最后的,少之又少。导向性暧昧,认可度不足,诸如此类的阻碍,比比皆是。
因此,万般无奈之下,衍生出了“暴力慈善”这条路子。意在借助高调行善,让更多的人了解慈善,参与慈善。不过,这种方式,也是饱受争议,甚至饱受诟病。所多人所追究的,依然是行善的初衷和目的。
清者自清!
当你怀着感恩社会,反哺社会的善心,去做慈善时。所谓的方式,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前行的过程,别忘了出发的目的。更深层次的,当你的价值观,影响到社会的普世价值观时,就是最大的善行。
慈善事业,是一个民族成熟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华民族的慈善史,源远流长。《魏书-崔光传》曾有记载“光宽和慈善,不忤於物,进退沉浮,自得而已。”既然是精华,就该继承和发扬。在不绝于耳的讨论和质疑声中前行,为每一个前行者打开一扇窗,这就是本书出版的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张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