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中国大营救》揭开中犹友好的初始
时间:2012-10-29 13:20
来源:
作者:风行天下
点击:次
翻开《1938中国大营救》,我的灵魂似乎都被震撼,作者用自己的笔将那个黑暗而悲惨的时代记录下来。二次大战给全世界人民带来的伤痛都是难以磨灭的,许多人在这场战争中丧失了人性变成了野兽,但更多的人依旧保持着理性与清醒,本书的主人公任可博士就是其中
翻开《1938中国大营救》,我的灵魂似乎都被震撼,作者用自己的笔将那个黑暗而悲惨的时代记录下来。二次大战给全世界人民带来的伤痛都是难以磨灭的,许多人在这场战争中丧失了人性变成了野兽,但更多的人依旧保持着理性与清醒,本书的主人公任可博士就是其中之一,时任驻维也纳大使,在希特勒“水晶之夜”德军开始进驻维也纳开始,欧洲的犹太人的噩梦也随之开始,种族灭绝主义在欧洲大行其道,被迫害致死的犹太人不计其数,面对这样的惨状,任可顶住来自德国及其同盟国日本的强大压力,尽可能制造一切机会帮助犹太人逃离这个死亡之地,故事情节又穿插着暗杀、谍战、探秘等扣人心弦的情节,令人跟随情节的发展而心情久久不能平息,作者非常重视故事的真实性,穿插进了许多历史故事,例如希特勒派出专门的部队去寻找“圣杯”“约柜”等圣物,妄图用超越自然的力量对人的精神达到控制的目的。这些故事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该书是以真实的故事作为原型改编而成,真实的主人公就是何凤山博士,何凤山字久经,1901年9月10日出生于湖南益阳市赫山区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21年考入长沙雅礼大学,1926年考取德国慕尼黑大学的公费留学生,并以特优成绩获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他1937年任中国驻奥地利公使馆一等秘书,1938年奥地利被纳粹德国吞并后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被改为中国驻维也纳领事馆,何凤山升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直至1940年5月调离。二战期间,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的何凤山向数千犹太人发放了前往上海的签证,使他们免遭纳粹的杀害,被称为“中国的辛德勒”。何凤山到底向多少犹太人发放了签证,至今尚无准确数字,只是以找到的签证号码推算,至少是几千份。一位幸存者1938年6月得到的签证号码为200多号,另一位7月20日的签证号码为1200多号,而汉斯?克劳斯的签证日期为1938年10月27日,号码为1906号。1938年纳粹的“11月大屠杀”之后,申请签证的就更多了。到1939年9月,70%的奥地利犹太人已外逃,我国上海收容的犹太人就达1.8万人。由此推算,所发签证至少是几千份。古巴等地还有一本书中说,有4000名维也纳犹太人拿着到上海的签证逃到了巴勒斯坦。而何博士一生都很低调,并没有将这些事大肆宣扬,但是在老人去世后,他的女儿将这些事迹公布了出来,世界哗然,何凤山的名字才被人们所熟悉,虽然何博士的故事很少有人提起,他的名字也没有被人更多知晓,但是他所做的一切却一直在犹太人中传颂。
作者在发现这个题材后十分迫切地希望能让这个伟大的故事为更多的读者所知,因此才有了本书的出版面世,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色列馆,有这样一个情景,以色列制作了一面墙壁,上面是需要感谢的人们的照片所拼制而成,何凤山博士的照片赫然在目,因此这一切都促使着标志着中华民族与犹太民族世代友好,相互扶持的美好传统将延续下去。最后希望读者朋友们都能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将这个紧张而感动的故事一起传颂下去。
(责任编辑:冷得像风) |
------分隔线----------------------------